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3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X线分析,完全型骨折64例,肘白线断裂60例,占93.75%,青枝型骨折36例,肘白线断裂或变形26例,占72.2%,潜隐型骨折30例.肘白线变形18例,占60%,并指出肘白线异常是肱骨髁上骨折的直接X钱征象,对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高、低位肱骨髁上骨折,观察肘白线无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191例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诊断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超  王仁法 《放射学实践》2001,16(4):267-269
目的:回顾性研究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诊断,方法:收集儿童肘关节创伤X线资料191例,其中骨骺损伤60例,髁上骨折112例,肘关节脱位12例,尺骨鹰嘴骨折并桡骨小头骨折2例,和桡骨小头脱位5例。结果:肘关节囊脂肪垫X线征阳性109例;53例骨骺分离合并有干骺端骨折;髁上骨折愈合复便发现肘内翻畸形24例,骨化性肌炎11例,结论:肘关节囊脂肪垫X线征阳性是肘关节骨折或脱位的一个重要间接征象,出现率达575;肘关节骨骺损伤中大多数合并有干骺端骨折(88.3%);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低,而骨化性肌炎较常见。  相似文献   

3.
儿童肘部肱骨髁上骨折在X线上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一些不完全性的青枝型骨折和X线上肉眼无明显骨折线的潜隐型骨折往往可能漏诊,本文测量了儿童100例肘关节侧位片的前肱骨线,发现前肱骨线对肱骨髁上青枝型和潜隐型骨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肘关节常见骨折DR片的诊断经验.方法:有确切肘关节外伤史伴肿胀且DR诊断为3种常见骨折的患儿114例.其中肱骨髁上骨折81例,外侧髁骨折20例,内侧髁上骨折13例.观察明确显示的骨折线、肱骨前线征、肱桡小头线征、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及有无前后脂肪垫征、泪滴变形.结果:肱骨髁上骨折中明确显示骨折线比例为97.5%,肱骨前线征为92.6%,泪滴变形为81.5%,前后脂肪垫征为21%;外侧髁骨折中明确显示骨折线比例为85%,肱桡小头线征为65%,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改变为25%,前后脂肪垫征为20%;内侧髁上骨折中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改变比例为76.9%,明确显示骨折线为23.1%,前后脂肪垫征为15.4%.结论: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和外侧髁骨折主要依靠直接显示的骨折线,诊断内上髁骨折主要依靠肘部骨化中心位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肱骨前线征、泪滴变形、肱桡小头线征、脂肪垫征都是十分重要的辅助诊断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垫征对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53例经X线检查无明确肘关节骨折的儿童进行追踪随访。按脂肪垫是否翘起分为脂肪垫征"阳性组"和"阴性组",按随访结果将患儿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借助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隐匿性骨折发生的概率和好发部位。结果经随访证实并有明确诊断的115例中,脂肪垫征阴性42例且均无骨折;脂肪垫征阳性73例,其中隐匿性骨折29例,占39.72%(29/73)。骨折发生率脂肪垫征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2=22.31,P0.05)。29例隐匿性骨折中28例为单个部位隐匿性骨折,1例桡骨颈并尺骨鹰嘴骨折。29例共30个部位隐匿性骨折发生率:肱骨髁66.67%(20/30)、桡骨头/颈23.33%(7/30)、尺骨鹰嘴10%(3/30)。结论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发病率高,其好发部位为肱骨髁,脂肪垫征对预测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价值。对脂肪垫征象阳性患儿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上骨折系小儿肘部骨折最常见类型,该骨折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且后遗症较多,位居肘损伤的首位,传统的手术方法多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但创伤大,术后易并发严重肘关节功能障碍,我院自2001—2003年采用闭合复位,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严重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儿童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婴幼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病例资料,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例患儿经X线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骨折线,均报告为肘关节脱位不能排除,超声检查准确诊断为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并完全排除肘关节脱位,避免了误诊。远端骨骺向肱骨背侧滑移的“阶梯”征象及“尺骨鹰嘴消失征”为其特异性超声表现。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儿童肱骨远端Ⅰ型骨骺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因骑车摔伤致左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 h,于2014年1月26日14:00急诊入院。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肘内翻。查体:左肘部轻度肿胀,皮肤完整,髁上压痛明显。术前测量肘关节呈21.2°内翻畸形,轻度内旋。关节被动活动度0°~130°。X线影像显示:左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图1)。术前行对侧肘关节X线检查以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儿童肱骨内髁骨折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1981年-1991年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9例Kilfoyle-Ⅲ型肱骨内髁骨折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主要为切开复位、丝线或可吸收线加压缝合+单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结果 全部病儿肘关节功能均能达到满意的活动范围,肘部外观基本满意,X线片提示有3例干骺端形态异常。结论 儿童肱骨内髁骨折易误诊,骨折有移位者应尽早争取手术及良好的内固定,即使陈旧性骨折也可手术治疗。术中是否作尺神经前移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解剖复位有利于预防肘外翻的发生。强调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比较从肱骨内上髁至尺神经沟不同进针点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稳定性,为临床减少肘内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具尸体20个肱骨标本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分A、B两组。A组:从肱骨内上髁至尺神经沟平分取5点向对侧某点打入克氏针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B组:以尺神经沟为始点向对侧5个不同方向打入克氏针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定。临床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随访1年以上。结果A组与B组一致,随着克氏针与骨折线成角越大,应变越小,位移变化越小,应力强度越大,轴向刚度越大,抗扭能力越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46例患者,肘关节功能良好,无肘内翻发生。结论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复位后将尺侧克氏针从肱骨内上髁移至尺神经沟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增强,减少了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3岁。摔伤左肘2小时来院,检查:患儿哭闹不安,左肘肿胀。行X线片示:左肘关节脱位。术前发现肘后三角存在,考虑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伸肘位手法复位-U 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方法 在伸肘位肘关节伸屈肌均处于无张力状态,因而也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与固定的最佳位置。局部血肿内麻醉下,由助手对抗牵引,令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矫正骨折移位。应用-U 形石膏夹板绷带固定,肘关节外翻20°~30°,确使折端桡侧皮质嵌紧,直至骨质愈合。3 ~4 周后去石膏,恢复屈肘活动。 结果 临床应用48 例,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为100 .0 % 。经6 个月~2 年(平均1 年2 个月) 的随访,肘关节伸屈功能均恢复正常,无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伸肘位手法复位-U 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达到理想的复位和维持稳定的固定效果,可有效地遏制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3.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骨不连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骨不连的治疗路奎元粟剑文良元王英民余存泰刘立志肱骨外髁骨折多见于儿童.由于多种原因有些骨折未及时治疗,若干年后肘外翻形成,尺神经受到牵拉,X线片显示骨折未愈合.此时的治疗是针对骨折还是肘关节畸形或尺神经麻痹?现就我院自198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西南军医》2010,12(2):273-274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后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显露肱骨内、外髁,采用经内、外髁逆行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3%。结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町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陈旧性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为2mm或1.5mm的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棒治疗陈旧性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经肘后正中“S”形切口,从肱三头肌两侧暴露,外侧由肱三头肌、肱桡肌间隙进入,内侧由肱三头肌与肱肌间隙进入,不破坏肌纤维及伸肘装置。切开复位后2~3枚钉棒内固定,术中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行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4周,2~3周后间断拆石膏进行关节功能训练,每3~4周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56例得到完全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3~36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38例,无术后骨折再移位。骨折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Volkmann缺血性挛缩、骨化性肌炎及继发性尺神经损伤,发生肘内翻畸形3例;术前检查有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均在2个月内恢复,无后遗症;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本组优4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4.6%。结论PDLLA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靠,效果理想,不影响骨骺发育。因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内固定,患者家属乐于接受,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9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片及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三维重组(SSD),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19例患者中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9例;X线片诊断准确16例,CT均诊断正确。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型: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2例;X线片诊断正确15例,CT均诊断正确。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片与螺旋CT扫描尤其是其MPR和SSD图像相结合,更能显示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的细小骨折以及对其分型更为准确,为骨科医师提供了立体、直观的图像,有助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漂浮肘的受伤机制及病理解剖类型,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2008年的20例儿童漂浮肘进行回顾性研究。肱骨干骨折5例,肱骨髁上骨折9例,肱骨髁部骨折6例(分别为Salter-Harris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2例)。尺桡骨双骨折9例,单纯桡骨远端骨折6例。对移位明显的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移位不明显的采用手法复位。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肢体、肢端血运。结果按修订F lynn表中对疗效作客观的评价。17例患儿前臂旋转和肘关节的功能正常;2例有13°肘关节欠屈,10°前臂旋转受限;1例有18°肘关节欠屈,15°前臂旋转受限。无肘内外翻畸形,无感染。结论对于漂浮肘应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肱骨下端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因此肱骨髁上骨折较常见。典型的髁上骨折诊断并不难,但对潜隐型、青枝型髁上骨折则容易漏诊,甚至可造成患者终身残废。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6.9%,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属于Salter—Harris Ⅳ型骨骺损伤,往往因为延误诊治而导致骨不连、肘关节严重畸形及功能障碍。我院于2003—2004年间收治了21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近期随访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6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人治疗的临床观察和分析,了解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结合外固定治疗该患者的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监视下,闭合整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达到满意复位后,自肱骨外上髁部位交叉向内钻入两枚克氏针至骨折近段,检查断端稳定后,将针尾留于皮外,行石膏外固定,后期改用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68例,解剖复位251例,近解剖复位17例,均I期愈合,随访1~24个月,肘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6例遗留轻度肘内翻畸形。结论: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能满足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