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及减少降低费用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33例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n=61)、肠外营养(PN,n=54),及对照组(n=18)。前两组均营养支持8天。分别对三组病人测定术前及术后第8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血脂在术后第8天与PN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组术后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糖均无显著差异,13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EN组1例,PN组4例,对照组3例。EN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及对照组(P〈0.05),后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住院时间EN组明显较另两组减少(P〈0.05),住院费用也较PN组减少(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促进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食道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食道癌病人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探讨食道癌病人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选择食道癌病人115例,术前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n=38)、肠内营养组(EN组,n=38)及肠外、肠内营养联合应用组(EN+PN组,n=39),同时将只进行常规补液的食道癌病人42例作为常规补液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补液,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再比较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平均费用、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结果:术后第8天4组病人体重均较术前下降,其中常规补液组和EN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而PN+EN组和PN组下降幅度较小(P〉0.05),与常规补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PN+EN组和PN组病人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且与常规补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EN组病人的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但低于PN+EN组和PN组(P〈0.05),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高于常规补液组(P〈0.05),但与术后第1天相比无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8天常规补液组上述指标在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1天均无明显升高,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甚至低于营养支持前(P〈0.05)。常规补液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也高于其它3组(P〈0.05)。PN组的日均营养支持费用、住院费用高于EN组和PN+EN组(P〈0.05)。EN组和PN+EN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PN组和常规补液组(P〈0.05)。PN组、EN组和PN+EN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常规补液组(P〈0.05)。结论:食道癌病人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可避免单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并可降低手术和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达到最佳的费用效益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支持,PN组患者使用肠外营养支持,并观察记录各项营养指标和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第7天体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N组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增加更明显(P〈0.05),EN组的临床指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半流质时间)均比PN组短(P〈0.05),且EN组的并发症比PN组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作为首选的理想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65岁以上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38例,术后随机分为PN组(n=20)和EN组(n=18)。检测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氮平衡,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各种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2组患者之间的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组内营养指标如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显著升高(P〈0.05);2组术后第8天营养支持后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较PN组降低(P〈0.05)。2组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给予EN比PN更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术后的价值。方法:将4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血清水平、留取24 h尿计算氮平衡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N-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得到纠正。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浦嫚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2):44-44,47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ICU中55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0例)、肠外营养(PN)组(25例),对比观察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及肝功能情况。结果病人应用EEN后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较PN组明显升高(P〈0.05),而PN组与营养前比较肝功能改变高于EN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EEN)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行EEN治疗更安全,是危重症病人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7.
覃丽玲 《海南医学》2010,21(17):60-61
目的研究喉癌术后进行早期营养支持促进机体恢复防治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42例喉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组。EN组术日清晨留置硅胶鼻胃管,术后持续胃肠减压6h后,由输液泵持续均匀滴注肠内营养液。PN组配置静脉营养液术后6h由静脉输入。监测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和第10天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明显增高(P〈0.05),视黄醇结合蛋白明显增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肠内营养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将8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n=45)和肠外营养(PN组,n=41)两组,分别监测术前、术后5、10d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计数(TLC),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血清A1b、PA、TF和T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间没有差异,EN组较P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提示EN和PN均能给予术后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EN安全有效、价廉效佳。  相似文献   

9.
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使用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作用。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8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46例,肠外营养(PN)40例。EN组通过液囊空肠管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PN组给予静脉营养。检测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术后EN组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较PN组上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 术后住院时间EN组较PN组短(P〈0.05) 并发症及营养治疗费用EN组较PN组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日、减轻营养治疗费用,液囊空肠管应用有安全、无并发症及便于护理优点。  相似文献   

10.
李雪飞 《当代医学》2010,16(28):33-3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比较肠内营养支持(EN)和肠外营养支持(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肠内营养(EN)组30例;全肠外营养(PN)组30例,将两组患者的早期临床恢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术后第10d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P〈0.05)。结论术后EN较PN能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EN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