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尿动力检查明确前列腺增生伴膀胱出12梗阻情况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对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中36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者术前术后进行尿动力检查及症状评分。结果手术使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排尿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手术效果明显。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具有量化、精确等特点,是BPH患者术前术后一项极有价值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次数增多的原因以及排尿日记对其作用。方法72例6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记录排尿日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存质量评分,并测量前列腺体积及最大尿流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将结果与患者的夜尿次数进行比较。结果4例(7%)全天尿量在2500ml以上。23例(40%)夜间尿量〉全天尿量的33%。夜尿次数增多组(14例)夜尿量及残余尿量相对于夜尿次数正常组(58例)显著增多;而单次最大尿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年龄、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及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例夜尿次数增多者尿动力学检查显示35例(60%)有不稳定膀胱,其中24例(69%)夜问平均每次尿量〈100ml。结论患者的夜尿量以及膀胱功能是影响患者夜尿次数的决定因素,而详细的排尿日记对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增生症伴有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的认知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4例前列腺增生症伴有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处理及预后情况。结果:14例中行前列腺电气化9例,趾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1例,膀胱永久造瘘2例,药物保守治疗2例。电气化患者1例出现永久性尿失禁,1例术后1年又出现增生,经再次气化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排尿均明显改善,残余尿减少或消失。结论:前列腺增生症伴有原性尿功能障碍并不少见,通过细致的检验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排尿症状,减少永久膀胱造瘘,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症状未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及再次治疗的方法。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症状未改善15例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根据结果选择治疗方法。结果:4例患者存在不稳定性膀胱(4/15);副尿肌收缩乏力3例;膀胱出口梗阻5例;外括约肌痉挛2例;真性尿失禁1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有效13例,无变化1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症状未改善患者明确病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研究15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有明确膀胱出口梗阻者采取前列腺手术治疗;有逼尿肌功能异常者,应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结论尿动力学检查用于判断前列腺增生症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而且是选择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指征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0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流率测定、残余尿量测定、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一流率同步测定、尿道压力测定,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03患者行尿流率测定,25例不能自行排尿,78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5ml/s、平均尿流率〈10ml/s;逼尿肌稳定67例,逼尿肌不稳定36例;高顺应性膀胱11例,低顺应性膀胱22例,顺应性正常70例;膀胱充盈感觉减退21例,感觉增强23例,感觉正常59例;逼尿肌收缩有力78例,P/Q图显示膀胱出口梗阻66例,可疑梗阻12例,逼尿肌收缩力降低,未能排出尿液25例;103例患者均显示前列腺及功能尿道长度延长,75例患者显示膀胱颈压升高。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正确判断患者是否有膀胱出口梗阻,还可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1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了尿流率检查,对尿流率各种参数,特别是5种参数与症状、年龄、排尿量及残余尿量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讨论。其中相对排尿阻力、到达最大尿流率时间(TQ_(max))尿流率最大增值(dQ/dT_(max))和40ml充盈量时膀胱壁收缩速度估计值(dL/dT40)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TQ_(max)和dQ/dT_(max)与年龄有关。最大尿流率(Q_(max))和平均尿流率对排尿量依赖性大。另外,Q_(max)、校正最大尿流率、90%排尿量的时间和dL/dT40与残余尿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指导患者排尿在原位回肠膀胱术后上尿路损害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2例规律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接受排尿指导(A组)和29例缺乏规律尿动力学检查未接受排尿指导(B组)的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泌尿系彩超、排泄性尿路造影和肾功检查结果。结果术后1年,A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最大膀胱容量与B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A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B组[(150.5±88.7)vs(220.3±102.5)ml,P<0.05],A组上尿路损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指导患者科学排尿,有利于预防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上尿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超声测定残余尿量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内范围以研究两者关系。方法通过ALOKAα7型彩超对我院2012年全年收治的200例伴有不同程度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内并且合并有残余尿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按残余尿量多少将其分为Ⅰ、Ⅱ、Ⅲ、IV组。根据超声结果计算四组患者的前列腺突入膀胱内体积,评价残余尿量与前列腺突入膀胱内体积的关系。结果四组患者间残余尿量随突入膀胱内前列腺体积增大而增加。结论超声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突入膀胱范围与排尿通。度及残余尿量间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胃代膀胱术后膀胱功能。方法 :对 38例胃代膀胱术后患者行随访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38例患者中 ,排尿间隔时间 :3.2± 1.7h ,排尿量 :32 0± 112ml,最大尿流率 19.3± 7.2ml。贮尿期膀胱压 :11.2± 7.8cmH2 O ,排尿期膀胱内最大压 :5 8± 2 1cmH2 O ,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 :2 8± 13cmH2 O ,尿失禁及遗尿 12例 ,有残余尿者 11例。残余尿量 5 5± 34ml。结论 :胃代膀胱术后膀胱贮尿功能良好 ,其排尿功能主要是在腹压的帮助下完成 ,膀胱的感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患者尿失禁、遗尿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尿动力学是借助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尿路输送、贮存、排尿功能的新学科。为从尿动力学角度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功能变化的尿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35例老年BPH及继发逼尿肌功能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检查了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压力、膀胱感觉,观察膀胱容量压力相关关系,测定剩余尿量,评估膀胱的稳定性、顺应性及逼尿肌受损程度。结果 35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不稳定22例(62.9%),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8例(22.9%),膀胱顺应性改变5例(14.2%),表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采用铥激光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症状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经验及短期随访结果.方法:5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入组本研究,前列腺总体积34.2g~86.6g.手术以铥激光光纤依次将前列腺中叶、左.右侧叶向膀胱颈郎剜起,并留少许组织与膀胱颈部相连,以电切刀将各叶逐块切成细碎的组织块(Mushmom technique),并冲洗出膀胱外.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术后(1、3、6)个月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变化.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4.6min,出血量126.5ml.留置尿管2.4天.2例发生前列腺被膜穿孔,灌注液外渗,妥善处置后排尿顺畅,未再出现腹痛、排尿困难症状.术后6个月患者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变化均较术前有明硅改善.结论: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简便,安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而无需组织粉碎器等额外设备.  相似文献   

13.
报告应用非接触式Nd:YAG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9例,大多数病人在三周内恢复排尿,前列腺症状评分降低,最大尿流率增加,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激光治疗的功率与时间、前列腺腺体残留与脱落不全、膀胱逼尿肌功能状态是影响激光疗效的因素。认为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1~4],尤其适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病人。  相似文献   

14.
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下尿路梗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增生前列腺切除后仍有10%-15%的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无明显改善的原因。方法:采用Dantec Menuet尿动力学测定仪,按标准方法对78例由于前列腺增生症导致排尿异常的患者行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肌电图及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扎输精管及其静脉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结扎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输精管及其静脉,并与口服非那雄胺片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在手术前、手术后半年及手术后两年分别进行前列腺症状评分、测量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用B超测前列腺体积和膀胱残余尿量进行对比。结果:术后两年与术前对比,手术结扎输精管及其静脉组患者的IPSS、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前列腺体积以及膀胱残余尿量都有显著改善。结论:结扎输精管及其静脉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小、风险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BPH患者51例记为研究组,取同期健康患者40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排尿量、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检查,比较2组的区别,评价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与BPH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的常规检查结果明显不同,最大自由尿流率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3.2)mL/s、(21.6±4.1)mL/s,残余尿量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7±8.4)mL/s、(9.2±3.8)mL/s,2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最大自由尿流率与残余尿量呈正相关,对照组则无相关性.结论 用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来判断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怡  吴莹  李雨峰  朱世琼  刘昌桃  艾艳  余茜 《西部医学》2012,24(7):1311-1313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间歇导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加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以及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测定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检查77例BPH患者的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压力一流率测定,评估逼尿肌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功能障碍原因。结果77例BPH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62.3%(48/77)。无梗阻9.1%(7/77),可疑5.2%(4/77),逼尿肌不稳定35.1%(27/77),逼尿肌功能受损6.5%(5/77)。膀胱顺应性改变6例7.8%(6/77)。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产生下尿路症状的原因很多。尿动力学检查在其诊断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Xie P  Zhang X  Sheng C  Shen XH  Fu Q  Yang ZY  Qu QH  Hu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6):3281-3283
目的 通过对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患者手术前后尿动力学观察,期望发现影响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 30例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每例患者均进行6次尿动力学检查,即术前、术后l、2、3、6个月、1年.结果 手术治疗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增大、平均尿流率增大、残余尿量减少、最大逼尿肌压降低(P<0.05).无效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的有效方法,术后仍有排尿梗阻症状患者,虽然手术解决了解剖性梗阻,但此类患者可能合并有功能性梗阻,需进一步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女性尿失禁患者术前尿动力学参数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5年10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4例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0~82岁,平均(56.97±10.68)岁,病史1个月至50年,平均(8.44±8.85)年。尿动力学检查均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术前常规进行,分为非侵入性检查和侵入性检查两部分,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达到最大尿流率的时间、排尿时间、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逼尿肌压、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总容量、初始尿意、强烈尿意、急迫尿意和漏尿点压力等参数。按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比较,使用Kolmogorov Smirnov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14例患者资料,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膀胱总容量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残余尿量、排尿时间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最大逼尿肌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女性尿失禁患者随年龄增加,尿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量、膀胱总容量显著下降,残余尿量、排尿时间随年龄增加上升,最大逼尿肌压随年龄增加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