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 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千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 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7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 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崔仙  郑仙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14-5115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其通过率及影响听力筛查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 4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分娩方式、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74.84%,初筛结果与分娩方式的差异,高危因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结论:听力筛查应从新生儿开始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在先天性听力损失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对新生儿进行初筛、未通过42 d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诊断性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初筛率为96.11%,通过率81.96%;复筛率52.89%,通过率为83.04%;确诊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1.48‰。【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可行的听力筛查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30 641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了解厦门市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30 641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者,42天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3.5个月行再次复筛。第二次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半岁前行ABR、ASSR、声导抗等全面听力学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接受听力筛查的30 641例新生儿中,初筛通过26 431例(86.26%)、未通过4210例(13.74%);42天复筛未通过553例(1.81%);3.5月龄第二次复筛未通过220例(0.70%)。2010-2012年筛查的新生儿中,最终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包括单侧耳聋)的共有127例,发病率为0.4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可早发现、早干预。重点随访高危儿、定期追踪、有效的管理可提高复筛率与干预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妇幼保健所近3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意义,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做好听力筛查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应用耳声发射法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转诊到安徽省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诊断和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2643例,7例在该所几次复查均未通过(发生率为0.26%),拟诊为听力障碍,转省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确诊。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减少或避免其语言发育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听力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心理等方面发育,给家庭和社会在精神和经济上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我国已经普遍开展了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并尽早进行干预。现对2009年嘉兴市听力筛查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据相关资料,我国有2057万名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其中7岁以下聋儿有80万人,并且每年还将新增聋儿近3万人。为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我市从2003年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在全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现阶段本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现状,以期早期发现,主动干预,降低新生儿听力损伤。方法:采用瞬态声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所有正常新生儿进行初筛、复筛;未通过者,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初筛、复筛未通过者占总人数112%;听力损失者占总人数5.7‰。耳聋者占总人数的0.8‰。结论:新生儿听力损伤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避免语言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初步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西安市兵器工业521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出生的864例新生儿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于生后2~7d完成,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d复筛,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行听性脑干反应、声导抗等检查,并对外耳道发育畸形患儿行颞骨CT检查.结果 在864例(1727耳)新生儿中,初筛通过785例,初筛通过率90.86%,初筛未通过79例(157耳),其中,75例(149耳)接受复筛,复筛率为94.90%,复筛通过71例(142耳),复筛未通过4例(7耳),复筛通过率95.30%,总通过率99.07%.最终4例确诊为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听力缺失,确诊听力缺陷率0.46%.听力筛查结果与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5),与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1),与高危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P=0.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与新生儿病区顺利开展听力筛查,对及早发现听力缺陷、加强高危儿的监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611名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娟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6):67-67,69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国外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在0.1%~0.3%,国内调查表明,我国目前0-6岁听力障碍儿有74万,而且以每年2-4万的数量递增。为尽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2.
<正>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损伤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因此,听力损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对言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可使患儿获得语言能力和进入正常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的能力[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州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 241例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0~42天进行复筛,复筛两次未通过者于月龄满3个月时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进行确诊。结果:初筛通过率为68.41%,复筛通过率为87.15%,正常儿童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3%,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4%。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和早产儿为高危因素前3位。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工作,以便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未通过者在满月或产后42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查,仍未通过者,转诊用脑干诱发电位(ABR)技术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2006年7月~2007年11月共有新生儿1804例可供筛查,接受筛查1648例,通过1129例,初筛率91.35%,通过率68.51%。需42天内复筛者519例,实际复筛336例,通过315例,复筛率64.74%,复筛通过率93.75%。经ABR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3例(5只耳),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在本组资料中的发生率为1.82‰。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耳声发射技术适用于临床快速筛查新生儿听力。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及早干预,利于婴幼儿言语-语言及心理行为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正常新生儿和高危病理新生儿 (高危儿 )出生后听力障碍情况 ,对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开展了听力筛查 ,并对听力筛查阳性的小儿进行随访和复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761例 ,生后作听力检查 73 9例 ,筛查率为 97.0 1%。正常新生儿指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 ,出生评分≥ 8分 ,体重≥ 2 50 0g ,孕周 >3 7周 ,共 679例。高危儿指出生评分≤ 5分 ,有窒息抢救史 ,生后不久有气急、呻吟、青紫或出生后有感染发热症状或生后血清胆红素≥ 2 57μmol/L或有反…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听力筛查1 239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婴幼儿听力损失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形成。因此,听力损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对言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可使患儿获得语言能力和进入正常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的能力[1]。常州市钟楼区妇幼保健所对钟楼区1 239例新生儿在出院前进行了听力筛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5年5月~2006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其中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1 239例,其中男性642例,女性597例。体重为2 500~4 500 g,孕周为35~43周。1.2方法1.2.1筛查仪器采用美国GSI 70全自动新生儿耳声发射筛查仪,对新生儿进行诱发畸变产物耳…  相似文献   

17.
朴春姬  黄福今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74-4675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伤情况,为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新生儿3个月转到耳鼻咽喉科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2850例,6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21%。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使语言能力的发育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8.
曲延云  李文琴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17-3517,352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本地区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来我所儿保科进行生后42d健康查体的4467例婴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结果]实筛4467例,初筛通过率93.87%需复筛274例,实际复筛227例,复筛率82.85%,复筛通过173,复筛通过率76.21%,未通过54例,有51例进行ABR检查,另有7例初筛未通过直接做ABR检查,共ABR检查58例,9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或单耳听力障碍,其发病率为2.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重要,TE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42d初筛,3个月复筛,未通过者及时转诊,进行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从而为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儿语言发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1999~200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从1999年开始启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9年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年筛查量最大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现就浙江省1999~2007年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做一回顾,并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思考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5年射阳县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ABR)诊断.结果:实际筛查5 009例,筛查率为55.00%,初筛通过率为84.97%,需复筛753例,实际复筛538例,复筛率为71.45%,复筛通过率为95.17%.对复筛未通过的26例进行ABR检查,5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为1.00‰,初筛假阳性率为10.22%,复筛假阳性率为0.42%.结论: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DPOAE结合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