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7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询问调查方法,对随机选择的1691名留守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营养KAP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看护人的营养知识知晓率、积极态度持有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均较低,分别为59.9%、59.5%和41.8%,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看护人更低,分别为47.8%、55.4%和3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看护人营养KAP与看护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看护意愿及儿童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看护人营养KAP水平较低,应开展留守儿童看护人营养KAP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区留守儿童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麻疹相关健康知识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随机抽取10个镇,每个镇按照距镇政府所在地近、中、远距离随机抽取3个村,每个村连续调查10户7岁以下留守儿童看护人,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对儿童看护人及接种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00名儿童看护人,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6%,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为73.5%,看护人信息获取途径以接种医生为主(95.7%)。低学历是影响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的危险因素(OR=0.26,95%CI:0.11-0.76),看护人为汉族系保护因素(OR=2.27,95%CI:1.34-3.84)。结论留守儿童看护人麻疹相关知识知晓率低,需加强对接种医生麻疹相关知识、宣传技能的培训,以及留守儿童看护人特别是低学历、少数民族者的麻疹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农村2~7岁留守儿童1278名和对照儿童1273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3日膳食称重法和食物摄人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依据,评价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人状况.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膳食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留守儿童肉禽水产类、水果类及零食类等食物的摄入量低于对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留守儿童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及部分矿物质(钙、锌、硒、钾)和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农村留守儿童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能量摄入不足率在50%以上,蛋白质摄人不足率达80%以上,而钙、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1等维生素的摄入不足率达90%以上.蛋白质来源中,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仅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35%,而植物蛋白质占65%.此外植物性铁的摄入比例明显偏高,达到87%.结论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能量和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能量、蛋白质及铁的来源不合理,膳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两所中学的3 945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2 2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根据资料性质,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20.0%(445/2 230),性别、年级、母亲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等因素对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环境各维度评分显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和道德宗教观等因素对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父母之间的关系差、家庭经济状况差、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老师体罚、自尊评分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高等7个因素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和师生关系评分高2个因素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针对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5岁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从河北省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库提取农村地区所有≤5岁儿童信息(1022人),描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及其未就诊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以每百人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计算河北省农村地区≤5岁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6.67%(45/270),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0.77%(χ~2=6.39,P=0.011);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35.56%(16/4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3.70%(χ~2=22.92,P=0.000)。双亲外出务工类型(χ~2=24.03,P=0.000)、监护人类型(χ~2=25.94,P=0.000)、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距离(χ~2=14.11,P=0.000)、有无新农合(χ~2=6.89,P=0.009)影响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率;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群体发现,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距离≥3 km是3 km未就诊可能性的16.67倍。结论农村地区≤5岁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为"高需要、低需求",非双亲共同抚养、未参加新农合、特别是就诊距离的可及性影响了该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建议强化社会支持、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攻击行为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攻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对我国5个省份农村中小学生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忽视与虐待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纳入研究对象16 977人,其中留守儿童5 477人,占32.26%,非留守儿童11 500人,占67.74%。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0.96±16.53 vs. 69.03±16.50、13.51±4.50 vs. 13.00±4.83、12.16±3.27 vs.11.92±3.34、12.07±3.86 vs. 11.79±3.82、15.54±4.58 vs. 15.35±4.55、17.68±5.34 vs. 16.96±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同性别(男生:33.19%vs. 29.60%;女生:28.91%vs. 25.63%)、小学4~6年级(31.26%vs. 25.16%...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随机选择的3944名农村4~7岁留守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凋查.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3.6%;其中,情绪问题检出率8.3%,品行问题检出率9.5%,多动注意不能榆出率8.7%,同伴交往问题检出率18.9%,亲社会行为检出率16.8%.男性留守儿童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留守儿童SDQ困难总分和各因子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榆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章得到照顾程度、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意愿以及其父母是否按时寄抚养费等因素与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随机选择的3944名农村4~7岁留守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凋查.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3.6%;其中,情绪问题检出率8.3%,品行问题检出率9.5%,多动注意不能榆出率8.7%,同伴交往问题检出率18.9%,亲社会行为检出率16.8%.男性留守儿童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留守儿童SDQ困难总分和各因子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榆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章得到照顾程度、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意愿以及其父母是否按时寄抚养费等因素与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随机选择的3944名农村4~7岁留守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凋查.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3.6%;其中,情绪问题检出率8.3%,品行问题检出率9.5%,多动注意不能榆出率8.7%,同伴交往问题检出率18.9%,亲社会行为检出率16.8%.男性留守儿童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留守儿童SDQ困难总分和各因子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榆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章得到照顾程度、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意愿以及其父母是否按时寄抚养费等因素与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随机选择的3944名农村4~7岁留守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凋查.结果 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检出率为43.6%;其中,情绪问题检出率8.3%,品行问题检出率9.5%,多动注意不能榆出率8.7%,同伴交往问题检出率18.9%,亲社会行为检出率16.8%.男性留守儿童困难总分、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龄组留守儿童SDQ困难总分和各因子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和亲社会行为等异常榆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章得到照顾程度、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意愿以及其父母是否按时寄抚养费等因素与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国农村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随机选择的7585名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和7557名对照组儿童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单亲、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对照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4.9%、17.9%和16.3%;低体重率分别为7.2%、8.3%和7.6%;消瘦率分别为3.1%、3.4%和3.3%;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8.9%、20.6%和18.7%.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单亲外出留守儿童,贫血检出率留守儿童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低出生体重、散居、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每周吃早餐次数、每周吃零食次数、看护人意愿、主要看护人类型等因素与留守儿童生长迟缓有关;儿童年龄、低出生体重、每周吃零食次数、看护人意愿、佝偻病等因素与留守儿童低体重有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尤其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进行营养干预,以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配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探寻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2个县为调查现场,对同居住地、同性别、年龄相差±3个月的7岁以下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1配对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和膳食营养调查。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寻找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儿童营养供给状况不好,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等供给量均不足RNI的60%,蛋白质质量不高,留守儿童营养供给量较非留守儿童低。母亲是否外出、生活家庭经济收入、监护人文化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农村儿童营养供给状况不好,留守儿童更为突出,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供给严重不足,应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抚养人科学育儿的知识水平,增强父母的监护意识,延迟留守儿童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外出时间,实施农村儿童营养促进计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10省(区)农村婴幼儿体格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随机选取的吉林、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四川、江西、湖南、广西和贵州10省(区)农村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 共调查婴幼儿58 926名,男女童分别占50.91%和49.09%.总低体重率为5.05%,生长迟缓率为10.49%,其中0~6月龄组最低(分别为1.97%和3.79%),24~ 36月龄组最高(分别为7.80%和16.83%).儿童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孕周、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中国农村地区婴幼儿体格发育不良状况仍不乐观,且低出生体重是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5岁以下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4月从河北省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库提取农村地区所有5岁以下儿童信息(1 022人),描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两周患病就诊现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河北省农村地区5岁以下留守儿童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0.7%(29/270),低于非留守儿童的18.1%(χ2 = 6.71,P = 0.010)。双亲(OR = 7.92,P = 0.034)、单亲(OR = 6.11,P = 0.047)外出务工负面影响了留守儿童的两周患病就诊。相对于居家距离最近的医疗机构距离≥3 km ,距离<3 km有利于留守儿童的两周患病就诊(OR = 0.06,P<0.001)。结论 农村地区5岁以下留守儿童卫生服务需求满足程度较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与就诊物理距离的可及性影响了该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建议强化社会支持、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地区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84 509名≥18岁居民,其中10 241名农村现在吸烟者纳入研究。采用χ2/F检验对戒烟意愿与人口学信息、烟草使用情况、烟草相关危害知识的认知、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453名(37.46%)考虑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偶尔吸烟者的戒烟意愿高于每天吸烟者(OR=0.693,95%CI:0.494~0.971),每天吸烟量<1包者的戒烟意愿高于≥1包者(OR=0.628,95%CI:0.511~0.771),12个月内有戒烟经历者的戒烟意愿高于12个月内未戒过烟的现在吸烟者(OR=0.438,95%CI:0.357~0.537),烟草危害认知程度高者戒烟意愿更高(OR=1.056,95%CI:1.028~1.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农村地区现在吸烟者戒烟意愿与吸烟状况、吸烟量、戒烟情况、烟草危害认知有关。建议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提供简短的戒烟干预,提高农村现在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老人健康保障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0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自评健康状况,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自评健康为差、一般、好的农村留守老人分别占44%、40.67%、15.33%。高家庭人均年收入(OR = 0.396,95%CI:- 1.349~- 0.505)、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OR = 0.424,95%CI:- 1.344~- 0.370)、两周内未出现不适(OR = 0.601,95%CI:- 0.884~- 0.135)、一年内未住院(OR = 0.448,95%CI:- 1.197~- 0.406)、高BMI指数(OR = 0.406,95%CI:- 1.530~0.301)的农村留守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积极(OR<1),医疗费用负担重(OR = 2.433,95%CI:0.313~1.464)、所患慢性病数多(OR = 5.877,95%CI:1.223~2.319)和不饮酒(OR = 2.948,95%CI:0.637~1.524)的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消极(OR>1)。结论 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人专项健康教育行动,降低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十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 选取2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生存曲线, 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47 843名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中位持续时间是12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儿童的性别、胎产次、地区、民族、辅食添加时间, 父母文化程度, 母亲职业和家庭经济收入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国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偏短, 儿童性别、地区、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等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有-定影响, 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 改善母乳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为调查工具,对四川、甘肃、陕西3省项目村648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参与情况。结果 6道健康知识题均回答正确的居民为243人(37.5%),均回答错误者为19人(2.9%)。女性居民健康知识高得分组者是男性居民的2.161倍,参加讲座、同伴教育、获得宣传材料居民的健康知识高得分组者,分别是没有参加相应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2.720、2.147和2.159倍(P<0.01)。结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举办讲座、开展同伴教育、发放宣传材料是有助于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提高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中国12省份27个贫困农村地区16 459名留守儿童伤害发生情况。方法 利用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健康服务需求评估调查数据,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留守儿童伤害发生意图、类型、地点、活动、处理方式和结局等状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6年,中国12个省份27个贫困农村地区16 459名留守儿童的伤害人数和人次数发生率分别为8.88%和11.21%,男童高于女童。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但高年龄儿童的故意伤害比例远高于低年龄儿童。伤害类型以跌伤、钝器伤和锐器伤为主,但在低年龄儿童中,烧烫伤和动物致伤也是常见伤害类型。伤害发生场所以家中、幼儿园/学校和公路/街道/道路为主。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玩耍娱乐。常见的伤害处理方式为门(急)诊就诊和自行处理,与低年龄儿童相比,高年龄儿童更可能采取自行处理。伤害结局绝大部分为痊愈。结论 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伤害防控工作应将高年龄男童作为重点人群,跌伤和钝/锐器伤作为优先领域,家庭和幼儿园/学校作为主要场所。应针对不同的儿童活动场景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简单有效的现场自救技能,加强教育引导、行为规范和社会支持,探索以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儿童伤害综合防控机制,适当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积极构建留守儿童伤害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