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阻滞时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罗哌卡因 (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 ,其化学结构为纯S型对映异构体。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 ,低浓度时具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现象。本研究拟通过对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阻滞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进入硬膜外腔后在人体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规律 ,以期对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提供较好的药理性理论依据。表 1 药代动力学参数项目Ⅰ组 (9例 )Ⅱ组 (9例 )T1 2Ka(min) 9 86± 1 6110 3 4± 2 5 5T1 2a(min) 16 66± 5 72 15 71± 5 11T1 2 β(min) 87 13…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 研究国人在硬腊外阻滞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择14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阻滞时,分别注产哌卡因2.0mg/kg或布比卡因2.0mg/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时曲线均会合二室开放模型。t1/2ka分别为0.22小时和0.14小时,T分别为0.51和0.47小时,Camx分别1.06mg./kg.L^1和1.44mg.L^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对1%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下腹部手术病人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分别用1%罗哌卡因2mg· kg~-1(R组)和加入1: 200 000肾上腺素的 1%罗哌卡因 2mg· kg~-1(RE组)行硬膜外阻滞,对比两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药效学指标、Cmax和AUC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与R组相比,RE组的Tmax明显后延(P<0.01),K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1:200 000肾上腺素对1%罗派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效学没有影响,但可以减缓罗哌卡因的吸收和清除。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硬膜外罗哌卡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变化。方法选择肾移植术病人8例(R组);年龄体重相匹配的肾功能正常,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8例(C组)。应用0.7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测定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程度;以高效液相法测定罗哌卡因血浆浓度,测定血浆α1-酸性糖蛋白浓度。结果 R组感觉阻滞上界固定时间为(20.00±4.63)min,比对照组[(32.14±8.09)min]明显快(P<0.05);麻醉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60.00±27.69)min,(43.10±27.64)min,P<0.05。R组血浆α1-酸性糖蛋白浓度[(125.49±46.84)mg/dl]明显高于C组[(69.69±20.39)mg/dl)](P<0.05)。R组罗哌卡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AUC(496.46±237.84)明显高于C组(304.09±100.77)(P<0.05)。而运动阻滞时间、Tmax、Tβ1/2、Cmax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硬膜外0.75%罗哌卡因可为肾移植术提供良好的麻醉。肾衰对罗哌卡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丁吡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连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的临床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间断追加药物组与连续输注组的临床及药代动力学的观察比较,了解持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持续硬膜外输注法同样可维持良好的镇痛与肌松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血浆利多卡因浓度与间断给药组无显著差异。但间断给药组药-时曲线波动明显,而输注组药-时曲线平稳。药代动力学参数除消除半衰期和表观分布容积有显著差异外,余参数无临床生理意义的差异。本研究证实,持续输注法是临床硬膜外阻滞的可行且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丁吡卡因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年龄、各种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特别是用于硬膜外和外周神经持续滴注以达到长期止痛的目的,因而对其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了解,对指导临床用药非常重要,现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患者硬膜外注射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患者硬膜外注射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经腹或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5~59岁,随机分为0.75%左旋布比卡因组(Ⅰ组)和0.5%左旋布比卡因组(Ⅱ组),每组10例.麻醉方法为腰段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经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分别经2 min注入0.75%或0.5%左旋布比卡因2 mg/kg.硬膜外注药结束后30 min内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注药后即刻、注药后10、20、30、45、60、90、120、210、300、420、540、660和840 min时取中心静脉血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绘制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计算2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2组血浆左旋布比卡因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2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和0.5%左旋布比卡因2mg/kg腰段硬膜外阻滞安全性高,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两者药代动力学特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经超声雾化吸入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2例择期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利多卡因100mg(Ⅰ组)、200mg(Ⅱ组),不同时间点静脉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3p87)处理。结果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血药浓度随着雾化吸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组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311.5±51.3)和(639.8±9.9)ng/ml;达峰浓度时间(Tpeak)分别为(0.22±0.04)和(0.31±0.06)h,半衰期(T1/2Ke)分别为(0.73±0.07)和(0.74±0.08)h。结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时利多卡因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时利多卡因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用Graseby-3300泵以1%利多卡因 0.01%吗啡溶液的LCP模式(负荷剂量1mg/kg-持续剂量0.2mg/kg-PCA10mg/次)给药,8例病人分别于16个时点抽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利多卡因峰浓度(Cmax)出现时间(Tmax)为15分钟.Cmax为1.006±0.305mg/L,24小时的稳态血药浓度(Css)为0.446±0.220mg/L。每次PCA后15分钟血药浓度在原基础上提高21%~23%有一明显的波峰出现,45分钟降回原水平。所有病人VAS评分为1.2±0.3;D/D值为1。结论:1%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射符合血管外给药的开放式一室模型。其Cmax、Css均较低。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出发,证明LCP方法安全可靠,可在PCA治疗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腔注药后的硬膜外腔压力、扩散及用药量特征。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O组)和择期开腹妇科手术(G组)患者各30例,均于L1~2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每隔5分钟硬膜外腔以0.5 ml/s速度泵注0.75%罗哌卡因5 ml,共3次。观测并记录两组每次注射后1、3、5 min的硬膜外腔压力(EP),测量末次给药15 min后阻滞平面,计算脊髓节段阻滞用药量(SV)。结果两组硬膜外腔注药后各时点的压力和扩散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SV为(1.27±0.05)ml,明显少于G组的(1.46±0.04)ml(P<0.05)(减少了11.8%)。结论择期剖宫产产妇注药后EP和局麻药扩散速度与非孕妇相仿。达到相同的阻滞平面,剖宫产硬膜外用药量可比非孕妇减少11.8%。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pH-adjusted local anesthetics on 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Lidocaine (0.9% and 1.8%) and bupivacaine (0.25% and 0.5%) were used. In the 0.9 percent lidocaine and 0.25 percent bupivacaine groups, the onset time of analgesia was shortened by about 100 and 200 seconds, when pH was adjusted to 7.4 and 7.0, respectively (P 0.05 and P 0.01). In the 1.8 percent lidocaine and 0.5 percent bupivacaine groups, however, pH adjustment exert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nset time.Alkaliniza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local anesthetics shortened the onset time, whereas that of high-concentration did not shorten.(Fukuda T, Sato S, Naito H: Concentration- and pH-dependent effects of local anesthetic on onset of epidural anesthesia. J Anesth 4: 327–330, 199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左旋布比卡因、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阻滞效果、母婴安全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8例择期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分为三组:0.5%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17例、0.5%罗比卡因组(R组)15例和0.5%布比卡因组(B组)16例.记录硬膜外腔给药后产妇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肌松满意程度、麻醉质量评价、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术中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产妇的一般情况、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术中低血压及其他不良事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的麻醉质量(术中的疼痛评分和肌松满意度)基本一致;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为1分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常用量0.5%左旋布比卡因、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硬膜外麻醉时具有相似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射局麻药后再置管对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P组)和对照组(C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P组先通过硬膜外针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完后保持注射器压缩针栓20 s,使液体充分扩散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C组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再注入2%利多卡因。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时的不良反应;测量给药完毕后20 min的麻醉平面,并评估麻醉满意度;记录置管时主诉异感和发生单侧阻滞的例数。结果与C组比较,P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14%vs.36%)、硬膜外导管回抽出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4%vs.16%)明显降低(P<0.05)。P组利多卡因用量为(312±18)mg,明显少于C组的(355±32)mg(P<0.01)。给药后20 minP组的麻醉平面达T5.6±0.8,明显高于C组的T6.5±1.1(P<0.01),且麻醉满意度显著增加(96%vs.84%)(P<0.01)。结论硬膜外置管前从硬膜外针注入局麻药不仅能有效减少置管对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血管的损伤,而且还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局麻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选择剖宫产产妇1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例。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分别注入碱化(PH7.30)与非碱化(PH4.97)的1.6%利多卡因。对比观察两组药效学及给药后2~52分钟的血药浓度及Cmax、Tmax,新生儿娩出时母体及新生儿的血药浓度,新生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显示,碱化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给药后2~22分钟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碱化组Cmax(3.25±0.69mg/L)高于对照组(2,58±0.73mg/L)(P<0.05)。碱化组Tmax(17.56±3.00分钟)较对照组(27.00±6.12分钟)短(P<0.01)。分娩即刻新生儿及母体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和5分钟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是碱化利多卡因比非碱化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增高,有可能使其毒性增加,在产科手术中应慎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单胎足月孕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用面罩紧闭法测量孕妇在人室后平卧位(T1),麻醉完成后仰卧即刻(T1)、5rain(T2)、10min(T3),胎儿取出后1min(T4)、5min(T5)和10min(T6)时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V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1秒率(V1.0)、呼吸比(E:I)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T0)相比较,PETCO2于各个观察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T1、T2、T6时VE明显降低;T1时的VT亦降低(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使剖宫产产妇的VE、PETCO2明显降低,缓解产妇的过度通气,降低其氧耗量,且不会对产妇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等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等比重局麻药的药效学.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患者96例,孕37~41周,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0~85kg,随机分为3组(n=32):布比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0.5%布比卡因、等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和等比重0.5%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剂量为9 mg,相邻剂量比为0.9,麻醉有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低一级剂量;麻醉无效,则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剂量.麻醉有效的标准:注射局麻药后15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7或以上、术中无牵拉痛、注射局麻药后45 min内硬膜外不需要追加局麻药.计算3种局麻药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6.15(5.48~6.68)mg、7.62(6.91~11.82)mg;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8.06(7.46~8.62)mg、9.59(8.86~13.42)mg;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ED50(95%CI)、ED95(95%CI)分别为10.55(9.73~11.49)mg、12.80(11.66~21.42)mg.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的效价比为1.00:0.76:0.58.结论 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等比重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麻醉有效的效价比为1.00∶0.76∶0.58.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与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药效学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将新型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的的药效学与丁哌卡因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20例,分成两组进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在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对镇平面及达到最高平面和最低平面所用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恢复时间,术中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 (PRL)的影响。方法 足月初产妇 90例均分为三组 :Ⅰ组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 ;Ⅱ组为剖宫术后非镇痛 ;Ⅲ组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 (PRL)浓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估计镇痛效果 ,随访 72小时。结果 镇痛组VAS明显低于非镇痛组 (P<0 0 1) ;镇痛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非镇痛组 (P <0 0 5 ) ;三组病人产后PRL较产前明显升高 (P <0 0 1) ,镇痛组术后 2 4、48小时PRL明显高于非镇痛组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布比卡因硬膜外PCEA ,镇痛效果确切 ,能增加PRL分泌 ,促进早泌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