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立新  刘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95-3395
目的比较红斑量紫外线病灶区局部照射与常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等分成药物组和紫外线(UV)组。药物组采用阿昔洛韦500nag/次,2次/d,静滴,每疗程lOd,维生素B1 lO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E100mg/次、1次/d、口服,吲哚美辛25mg/次、3次/d。口服,复方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UV组采用全光谱紫外线病灶区照射,采用平均生物剂量(MED),腰背部5MED,胸腹部4MED。颈部6MED,面部7MED,隔日照射1次,共3次,观察药物或UV照射治疗后皮肤丘疱疹吸收和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药物组丘疱疹吸收时间为(19&;#177;9)d,UV组为5.9(4.5~6.5)d。UV照射丘疱疹吸收较药物组明显加快(t=6.10,P&;lt;O.01);药物组疼痛消失时间为28(14~98)d,而UV组为11(3~21)d,UV组疼痛消失时间较药物组明显缩短(t=5.82,P&;lt;O.01)。结论UV病灶区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艾韦达联合微波神经根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43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神经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9例),其中治疗组口服艾韦达0.4Tid×10d加患病神经根微波照射治疗输出功率20~23W,1次/d,20min/次,共10次,对照组单用艾韦达0.4Tid×10d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3~15d,平均6.83±2.69d,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5~20d,平均9.68±3.62d,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3.031P<0.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韦达联合微波神经根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明显缩短疼痛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短期小剂量泼尼松口服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5例50岁以上相对健康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激素组:口服泛昔洛韦片(0.25g/次,3次/d)10d和泼尼松片(10mg/次,3次/d)7d;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片(0.25g/次,3次/d)10d。观察疱疹开始结痂和完全愈合时间,并于初诊时、第4周和第12周以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疼痛严重程度。并记录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疱疹结痂和完全愈合时间,激素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第4周激素组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激素组与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不良反应事件两组相当。结论泛昔洛韦联合短期小剂量泼尼松口服治疗带状疱疹有助于减少带状疱疹急性疼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和疼痛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用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奎  方士年 《临床荟萃》1991,6(11):483-484
近年来随着药理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临床试用治疗的探讨,发现一些药物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灰黄霉素治疗带状疱疹灰黄霉素0.25g,每天3次,口服,儿童10~15mg/(kg·d),分3次服,另加服VitB_1及VitB_12片剂.治疗30例,给药后早者仅2天疼痛即消失或减轻,7天内疼痛消失或减轻者28/30例.随着疼痛消失或减轻.疱疹亦出现干燥或干涸,7天内疱疹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紫外线与红外线2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组(75例)和红外线9R(75例)。紫外线组使用波长340~400nm紫外线治疗仪治疗,采用时间照射模式。红外线组采用红外线治疗仪治疗。2组同时给予口服盐酸泛昔洛韦片0.25/次,3次/d,甲古胺片0.5mg/次,3次/d,治疗1周后比较2组疗效,并采用自制的患者意见征询表询问患者的满意度,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对存在的差异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紫外线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优于红外线组(P〈0.01),紫外线纽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红外线组(p〈O.05)。结论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效果优于红外线。  相似文献   

6.
戴红 《中国临床护理》2011,3(4):284-285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照射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9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及维生素B1、B12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氦氖激光局部病灶照射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 1次/d,3d为1个疗程。 结果 观察组不再出现新水疱、疼痛、结痂、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配合精心的护理,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药物治疗在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带状疱疹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给予阿昔洛韦缓释片0.2g,3次/d,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内服泼泥松15~30mg,1次/d,局部外用阿昔洛韦软膏。联合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再联合NB-UVB照射,隔日1次,观察并记录2组的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常规组和联合组平均积分分别为63.29分和15.43分,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神经痛发生率以降低与常规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药物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满意,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系病毒感染所致。我科采用紫外线红斑量照射治疗此病24例,取得良好效果,简介如下:24例中,男9例,女15例,年龄11—76岁,以40岁以上者居多。患者多为2—3个部位同时发病,以胸背、腰腹部多见.采用国产 U 形管落地式高压汞灯。治疗前按常规进行紫外线生物剂量测定,然后对病损区进行红斑量照射,以后按前次照射量的三分之一递增,隔日一次。结果:痊愈(疱疹消退结痂,疼痛消失)19例占79.1%;显效(疱疹基本消退,疼痛明显减轻)3例占12.5%;好转(疱疹  相似文献   

9.
红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疱疹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常规疗法加红外线照射局部,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能明显缩短止疼、止疱、结痂所需时间及病程。结论:红外线照射带状疱疹局部,能减轻疼痛,促进疱疹吸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紫外线(ultraviolet,UV)红斑治疗外伤性皮下瘀血的机制。方法皮下瘀血的吸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UV红斑反应。结果在抑制UV照射对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的条件下,UV促进皮下瘀血的平均吸收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减弱UV的红斑反应,UV照射后瘀血平均吸收时间显著延长(P<0.01)。较长时间红外线瘀血区照射,也可促进瘀血的吸收。结论UV红斑促进外伤性皮下瘀血的吸收作用与其局部红斑反应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的中西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中药治疗1.1 中药外敷 [1 ] 治疗组 5 3例 ,用雄黄粉 10 g,大蒜头 5 0 g去皮捣烂成糊状加 75 %酒精 5 0 ml混合 ,涂擦于疱疹处 ,2~ 3次 / d,治愈时间平均 6 .5 d。对照组 5 4例 ,用维生素 E30 0 mg/ d,维生素 B1 10 0 mg,维生素 B1 2 5 0 0 μg,均 1次 / d,肌注 ,另外局部用炉甘石洗剂。结果疼痛消失 ,治愈时间 ,遗留有神经痛者 ,治疗组均比对照组短 (P<0 .0 1)。1.2 复方三黄酊外用治疗眼部皮肤原发性带状疱疹 [2 ] 采用自制复方三黄酊外用 ,即用棉签蘸三黄酊均匀涂于眼皮肤疱疹处 ,每小时涂搽 1次 ,直至痊愈。共治疗 6 9例 ,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局部注射药物联合放血拔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泛昔洛韦片0.25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放血、拔罐治疗,并于拔罐后立即局部注射药物(维生素B12 mL+维生素B121 mL+盐酸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1 mL),1次/d。2组疗程均为7d。治疗7d后评定临床疗效,记录2组水疱停止产生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皮损完全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6.74%)(P0.05),水疱停止产生时间[(2.06±0.36)d]、疼痛缓解时间[(4.96±1.57)d]、完全结痂时间[(5.79±1.09)d]和皮损痊愈时间[(8.35±3.45)d]较对照组[(4.38±1.34)、(6.85±1.82)、(6.69±1.09)、(10.56±4.10)d]短(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6.98%)与对照组(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药物注射联合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采用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B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C组:40例,采用高压低频电治疗。对3组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及疱疹吸收时间进行对比分析。3组治愈率分别为:80%,57%和70%。疼痛缓解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疱疹吸收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压低频电并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阿昔洛韦、强的松、炉甘石治疗。阿昔洛韦片,0.2g/次,5次/d,口服;强的松片,10mg/次,3次/d,口服;炉甘石洗剂,外涂,6次/d。观察组同时以单磷酸阿糖腺苷30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7.50%,对照组为95.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5.00%,2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疱疹干枯时间、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者(P<0.05)。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采用高压低频电并药物治疗;B组:40例,采用药物治疗;C组:40例,采用高压低频电治疗。对3组疗效、疼痛缓僻时间及疱疹吸收时间进行对比分析。3组治愈率分别为:80%,57%和70%。疼痛缓解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O.01)。疱疹吸收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高压低频电并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关系,以及皮损区早期应用抗免疫炎性治疗对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①基础研究部分:选取临床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3例,取疱疹下或疼痛区皮肤组织,HE染色及S-100染色下观察皮损区组织病理切片中淋巴细胞异常浸润及神经末梢损害情况。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18例(n=18),应用腺苷钴胺0.5 mg+甲强龙40 mg+0.3%利多卡因,总量约10~15 ml,于皮肤损伤最严重或感觉疼痛最明显的区域,自神经分布近端至远端进行皮下阻滞。药物治疗组18例(n=18),常规口服抗病毒药物+维生素B12+镇痛药物,并且在皮损区辅助应用外用药物。评价疗效。结果①基础研究部分:活体中带状疱疹受累处皮肤存在中重度免疫炎性反应。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的结痂时间较药物治疗组缩短,疼痛缓解程度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带状疱疹病毒受累皮肤区,周围神经周围有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神经轴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存在免疫炎性反应,这是带状疱疹产生疼痛的重要病理学因素。②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有效的抑制带状疱疹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更快的促进局部皮损结痂愈合且明显减低带状疱受累区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任菊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39-4239
目的观察疱疹基底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干扰素r2b干扰素(商品名:安福隆)300万单位1支用生理盐水5mI稀释后在基底带状疱疹部注射,每天2~3次,连用6d,不用其他任何药物。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带状疱疹基底部注射干扰素较常规治疗组显效快,疱疹消失率高。结论疱疹基底部注射干扰素局部可使干扰素直接作用于病毒,以增强局部抗病毒及抑制病毒在局部细胞内复制,止痛效果比棉签外涂干扰素好。干扰素还可以直接吸收入血,发挥局部作用,故能迅速控制病情。使疱疹结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患处20 min,2次/d,并给予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 mg/次,1次/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3次/d,两组连续用药10 d,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遵医嘱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及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光照射,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基本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基本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在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红光照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鲜木槿叶外敷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56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及疱疹护理,观察组增加鲜木槿叶捣碎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干痂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观察组疱疹干痂时间为(5.98±1.31)d,对照组疱疹干痂时间为(7.56±1.85)d;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11±0.96)d,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4.83±0.53)d,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鲜木槿叶外敷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高,并具有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