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性疾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2006年全国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达78%[1]。笔者以抗骨吸收剂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96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2组:治疗  相似文献   

2.
高美霞  陈康  赵志红 《中医正骨》2003,15(11):13-13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身性骨量减少 ,骨结构改变 ,并伴有骨脆性增加及易导致骨折的疾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骨疏康具有补肾填精壮骨、益气养血化瘀的功效 ,可从调整全身内分泌机能入手 ,使失衡的骨代谢向正态平衡方向逆转。为了证实骨疏康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 ,自 1999年 2月~2 0 0 1年 4月间 ,我们对 10 6例绝经 2年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骨疏康治疗前后的相关内分泌指标进行了系统观察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6例 ,年龄 5 4~ 73岁 ,平均 6 3.2岁。均绝经 2年以上。临床表现有腰背肢体疼痛 ,驼背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生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疗效和优势,为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多的途径。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治疗组(口服补肾生骨颗粒)和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每组各56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情况,以及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雌二醇(E_2)、骨碱性磷酸酶(BALP)、N端骨钙素(N-MID)的变化,比较治疗后2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67.8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的证候疗效89.29%与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治疗组E_2升高(P0.05);2组BMD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密度提高明显;2组BALP、N-MID治疗后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生骨颗粒能够改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增加BMD,对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神经递质及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通过调节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增加卵巢激素分泌水平,调节神经递质,从而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抗疏健骨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用药6个月后观察疗效和骨密度变化。结果:用药后两组骨密度均较用药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变化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22.1,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疏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的影响,为骨疏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戊酸雌二醇组、骨疏颗粒组。采用卵巢摘除法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疏颗粒组及雌激素组均可以改善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水平(P0.01或P0.05),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疏颗粒能治疗和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与戊酸雌二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SD大鼠股骨组织形态和股骨组织中B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造模后各实验组SD大鼠进行治疗,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实验组SD大鼠股骨骨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实验组SD大鼠股骨组织中BMP-2蛋白表达。结果: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与空白模型组相比骨小梁变粗变密,骨连续性较好,排列较规则,呈网状结构;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与空白模型组相比骨小梁厚度、平均骨体积分数均明显增大(P0.05),骨组织中BMP-2的表达增强(P0.05),抗疏健骨颗粒中剂量组BMP-2的表达高于大、小剂量组(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通过调节骨组织BMP-2表达,促进骨组织重建,改善绝经后骨形态的病理变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锋 《中医正骨》2003,15(8):23-23
自 1999~ 2 0 0 2年 10月 ,作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5 8例 ,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年龄 4 8~ 6 8岁 ,平均 5 8.5± 6 .3岁 ,均为自然绝经。绝经年限为 0~ 2 0年 ,平均 5 .5年。平均体重为 5 9.0± 7.6kg。均依照WTO诊断标准确诊 (与平均骨质量峰值比较低于 2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 )。所有病人近 3个月内未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 ,排除能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 ,如甲亢、糖尿病和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等疾病。1.2 临床表现  5 8例均有腰背疼痛、四肢酸软、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
萎缩性阴道炎是女性自然绝经及卵巢去势后的常见病,国内发病率为26.3%~30%[1]。该病常反复发作,治疗棘手,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我院以自制四合粉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2月在东风医院就诊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66例,年龄42~76岁,均符合萎缩性阴道炎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2组年龄、体质量、绝经原因、绝经年龄、病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予0.5%活力碘棉球擦洗阴道及外阴后,以甲硝唑栓200 mg放于阴道深部,1次/d,10 d  相似文献   

9.
骨伟丹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120例——附西药对照组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对其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热点,中医药治疗本病亦有许多报道。近年来,笔者从健脾益肾立论,自制骨伟丹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20例,并与乙烯雌酚组100例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0例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1]均为绝经期妇女。按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120例,年龄48~79岁,平均58岁;其中合并骨折32例。对照组100例,年龄49~80岁,平均59岁;其中骨折28例。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自拟骨伟丹,药用:党参、黄芪各50g,白术、茯苓各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康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用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骨康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安慰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连续给药3月。检查患者腰椎密度的变化、血清P/Ca、尿Dpyr和E2、CT、PTH的变化;观察患者腰背静息痛和运动痛的变化。结果:骨康丸有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的作用,P<0.01;能显著减少尿脱氧吡啶酚(DPyr)的排泄,P<0.01;能降低血钙、磷比值,P<0.05;能提高E2和CT在血中的水平,降低PTH在血中的水平,P<0.05;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静息痛和运动痛显著减轻,P<0.01。结论:骨康丸有改善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调节体内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肝调肾汤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肝调肾汤,对照组30例给予骨松宝颗粒。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服药有效性及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补肝调肾汤"对改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代谢疾病 ,也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 ,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老年病之一。我们自 1997年 6月~ 1999年 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 2 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以下简称PMOP)患者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文献( 1) 与日本学者折茂肇的诊断标准( 2 ) 。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参照《中医虚症参考标准》( 3) 。2 临床资料 参照上述诊断标准 ,4 0例PMOP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2 0例 ,均为门诊患者。其中治疗组年龄 4 9~ 67岁 ,平均 58岁 ,平均绝经时间为 6年 ;对照组年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疏强骨合剂对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13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治疗组给予抗疏强骨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后观察并分析各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血清中PINP、β-CTX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但治疗组的效果更佳,更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血清中PINP、β-CTX,但治疗组的效果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9.55%(60/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7.61%(52/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疏强骨合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能增加患者骨密度,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改善骨代谢,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护骨方(Yishen Hugu Decoction)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年龄48~56岁的118名自然绝经的妇女进行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妇女103例随机分为:益肾护骨方(YHD)组43例,仙灵骨葆(XLGB)组32例,钙剂组28例;绝经后正常妇女15例作为正常组.各组均于用药前后12,2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的血清MMP-2水平、骨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sOC)、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和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uNTx).结果:经治疗后,益肾护骨方组和仙灵骨葆组的sBAP,sOC均有明显升高,而MMP-2,sCTx,uNTx明显下降,钙剂组和正常组变化不明显.结论:益肾护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与仙灵骨葆相仿.单纯服用钙剂不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且继续骨流失.  相似文献   

15.
<正>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妇女常见病。因老年妇女自然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丢失,易出现腕部及脊柱压缩性骨折或股骨及胫骨骨折。笔者根据“肾主骨”的理论,从治肾着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病例共60例,年龄61~78岁,平均67岁。其中61~65岁28例,66~70岁21例,71~78  相似文献   

16.
张蕴颖  吴大华  杨玲玲 《新中医》2022,54(3):108-112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加用鲑降钙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  相似文献   

17.
中药骨疏通治疗8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骨疏通治疗8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骨疏通口服液,对照组给予骨疏康口服液;疗效3个月,并观察测定治疗组、对照组腰椎骨密度。结果:骨疏通口服液治疗组,骨疏康对照组,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骨密度的提高骨疏通优于骨疏康(P<0.05)。结论:说明骨疏通和骨疏康均有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但骨疏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疏强骨合剂联合交变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绝经后确诊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服用抗疏强骨合剂同时接受交变磁场治疗,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依降钙素同时服用钙尔奇片,均治疗3个月。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MD、AKP、BGP、雌激素、Ca、P、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及有效率;并在治疗后2个月再次检测以上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BMD、AKP、BGP、性激素、疼痛缓解度及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BMD、性激素、疼痛缓解度及有效率等指标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KP、BGP指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KP优于停药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疏强骨合剂联合交变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有效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加骨密度,同时减轻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疼痛症状;且在治疗后2个月疗效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年。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的70.21%(P<0.05)。2组治疗后胫膝痠耎和腰背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胫膝痠耎和腰背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股骨颈与腰椎L2~4BMD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股骨颈与腰椎L2~4BMD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TX、B-ALP和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壮骨方联合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骨代谢,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我院采用超低剂量 17β一雌二醇 ( 17β- E2 )缓释阴道环非肠道给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992年 1月~ 1993年 1月 ,在我院就诊的 60岁以上老年妇女 60例 ,随分为二组 ,即 17β- E2治疗组 30例 ,空白对照组 30例。两组在年龄、病种、生活嗜好 (吸烟、酗酒、饮咖啡 )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对使用 17β- E2 缓释阴道环老年妇女的前臂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作 6个月随机研究 ,治疗组每 3个月 1次超低剂量的 17β- E2 阴道环一枚放置阴道深部 ,于放置阴道环的 0 ,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