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伴发窦性心动过缓临床上少有报道。我院1988-10/2000-10共收治食管癌、胃底贲门癌588例,其中有33例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心率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残胃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总结18例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7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4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3例;贲门癌术后残胃癌1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中段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下段癌1例。结果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7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6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3例;空肠造瘘术1例;剖腹探查术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脓胸1例,胸胃排空功能障碍1例,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残胃贲门癌施行残胃和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者10例;中下段食管癌16例,8例保留2支胃短动脉供血,5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3例利用胃空肠吻合口的侧支循环的血供,行食管-残胃吻合;上段食管癌2例,行结肠代食管术。结果:残胃贲门癌术后患者,4例存活5年以上;中下段食管癌术后患者,5例仍健在;2例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患者,1例仍存活。全组患者无术后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残胃贲门癌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为首选;中下段食管癌保留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更符合生理;上段食管癌宜行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4.
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复发的手术治疗赵洪昌,葛炳生(胸外科)1临床资料1984~1991年对我科5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复发患者行再次手术。第1次手术情况:5例中,食管中段及上段癌各1例,分别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弓下及颈部吻合术;贲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重建消化道的术式。方法: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6例残胃贲门癌病人施行残胃和吻合切除,Rouz-y式重建消化道;10例中下段食管癌的病人,5例保留2支胃短动脉供血,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3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行食管-残胃直肠吻合,2例利用胃空肠吻合的侧枝循环的血供,胃全部游离后行食管-残胃吻合;2例上段食管癌的病人行结肠代食管术。结果:全组病人无术后死亡,颈部吻合瘘1例,经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后愈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残胃贲门癌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为道选;中下段食管癌保留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一残胃吻合更符合生理;上段食管癌宜行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6.
食管、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2 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应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食管空肠胸内、食管胃颈部吻合重建消化道。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吻合口狭窄 2例 ,返流性食管炎 13例 ,术后死亡 2例。结论 :吻合器操作简单 ,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术式。方法 29例残胃贲门癌患者中,26例施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3例行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13例残胃食管癌患者中,8例采用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行结肠代食管术;3例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1例利用胃左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行食管残胃直接吻合;1例以胃空肠吻合的侧支循环作为血供,将残胃全部游离后作弓上食管残胃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对残胃贲门癌患者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为首选;对残胃食管癌治疗采用结肠代食管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95-1097
目的比较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与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贲门癌患者110例,其中46例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食管残胃吻合组),64例患者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Roux-Y吻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结果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6.4±19.3)、(123.4±18.9)min,Roux-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食管残胃吻合组(P<0.05)。术后3、6、12个月,食管残胃吻合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Roux-Y吻合组(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与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但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时间较短,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能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更适合早中期的近端胃癌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9.
蒋琰华 《河北医学》2002,8(8):705-707
目的:了为降低食管胃吻合术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了食管胃单层吻合加周围胃壁悬吊技术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并发症。方法:作者回顾分析近6年来31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我们采用食管胃单层缝合加吻合口周围胃壁悬吊技术来预防食道贲门癌手术病发症。结果:本组治愈311例,其中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占1.6%(5/311)。经扩张治疗后痊愈。术后死亡1例,占0.3%(1/311),术后11d死于肺部并发症。结论:食管胃单层吻合加周围胃壁悬吊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髙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治疗56例髙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例,其中食管癌35例,肿瘤位于胸上段为2例、中段为18例、下段为15例;贲门癌21例。肿瘤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为:食管上段采用胃食管颈部吻合,食管中段癌采用胃食管胸顶或主动脉弓上吻合,食管下段癌采用胃食管主动脉弓下或弓后吻合,贲门癌采用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3.6%;消化功能紊乱4例,占7.2%;肺不张、肺部感染3例,占4.8%。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髙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机制、抗反流措施和抗反流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方法:左侧开胸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208例,其中颈部吻合86例,越过主动脉弓上吻合78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4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十分普遍,发病率较高达88%。208例中84例手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率40.3%,主动脉弓下吻合胃食管反流比例〉主动脉弓上吻合〉颈部吻合。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平面越高,反流越轻,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式具有更好的减轻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作用,能改善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中一种进一步降低吻合口瘘的吻合口处理方法方法对112例中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在全麻下行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端侧机械吻合术,吻合口间断全层加强缝合结果本组发生吻合口瘘一例,无吻合口出血、胸腔胃坏死穿孔及胸内感染,无死亡,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18例(16%)结论机械吻合后吻合口全层加强缝合,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吻合口瘘的发生,但可能增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结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本组1976年~2003年7月,74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病例.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例的6.1%,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2.2%(其中肺部感染2例,伤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2例,高渗非酮性昏迷2例及低血糖2例);死亡1例,围手术期死亡率1.4%(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结论: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在其手术中并不少见(6.1%).充分术前准备,加强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营养支持,有利于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食管癌分别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术后胃食管反流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择期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8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其中研究组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行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术后待患者恢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后采用p H动态监测仪对其进行24 h胃代食管腔p H监测,术后1、3月依据RDQ量表对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进行评分,同时统计术后1、3月的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均未发生有吻合口瘘及胸胃排空障碍并发症;2组患者几乎均达到24 h的全程监测,同时组间比较监测总时间、立位监测时间、卧位监测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24 h反流次数及长返流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反流持续最长时间与p H值<4.00的累计时间显著短于全胃组,De Meest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1、3月的RDQ评分以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较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可对食管癌切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病情起到更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可为食管癌患者术中吻合术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管状胃延长术这一创新的手术方法,并报道应用该手术方式实行食管癌切除及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的成功案 例。方法报道我科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名食管癌患者,2例诊断为颈段食管癌,3例胸中段食管癌,颈段食管癌 患者行下咽切除+全喉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口咽吻合术,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 颈部吻合术,术中发现患者胃长度不够,难以在口咽部进行吻合,故被迫进行管状胃延长术以尽量延长管状胃。结果全部患者 手术成功,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7~12 d行上消化道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术后2~3周病情平稳出院。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 胃高位吻合时,若发现管状胃长度不够或吻合口张力较高,管状胃延长术也许是个不错的应急选择。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and Methods] Impaired blood flow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gastric tube 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anastomotic leak following esophageal reconstruction after esophagectomy for cancer. We applied an additional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 procedure-the supercharging technique-to improve blood flow. We investigated blood flow improvement in 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supercharging technique after total excision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 and gastric tube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posterior mediastinal route from August 2003 to March 2005. [ResultsTissue] blood flow was measured with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during surgery and was improved after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 Patency and blood flow of anastomosed arteries were evaluat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ultrasonography, respectively. Patency and stable blood flow of anastomosed arteries were confirmed more than 1 month after surgery. Therefore,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 improved the tissue blood flow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gastric tube. Long-term blood flow improvement was confirmed, which suggests that microvascular anastomosis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the risk of anastomotic leak.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扩展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重建术的范围。方法 对胃溃疡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9年又患胸中段食管鳞癌行根治性切除经食管床作横结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1例 ;贲门癌侵犯食管下段行食管次全切除、全胃切除经食管床作横结肠空肠食管颈部吻合术 1例 ;另外 3例均因贲门癌行全胃切除 ,横结肠十二指肠食管弓下吻合术。本组 5例均切断中结肠动脉采用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的横结肠行顺蠕动向吻合。结果 其中 1例结肠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病人 ,术后第 9日发现颈部吻合口瘘 ,术后第 2 3天痊愈出院。其余 4例病人均顺利出院。结论 横结肠有丰富的血供及足够的长度可移植至任何高度与食管吻合且愈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我科目1991年3月至1994年3月,对140例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以国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进行吻合,其中贲门癌125例,食管癌15例。140例中,发生吻合口瘘4例(2.9%),吻合口狡窄5例(3.6%),吻合口出血2例(1.4%)。与手工吻合相比,作者认为,器械吻合具有易于掌握、安全、省时、可靠的优点,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食道调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7例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1例心脏停搏患者施行食道左心室起搏。结果:108例中有78例异常。其中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致窦缓28例,预激综合征及预激综合征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8例,房内折返搏动13例,心脏负荷试验阳性3例,心脏停搏1例,其他15例。结论:经食管心脏起搏技术是一有效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方法,还能有效地中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