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减重组33例,行减重步行训练加常规康复治疗;时照组31例,仅行常规康复训练。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改良Ashorth法肌张力评级和Holder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训练前、后评定。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肌张力评级和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减重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肌张力评级、步行功能分级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战重训练加常规康复治疗时脑卒中偏瘫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纳娥 《中外医疗》2012,31(15):153+155-153,155
目的研究分析观察与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针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83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16岁)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的患儿采取个性化的人性化护理、观察方案,观察疗效。结果护理前患儿的Fugl-Meyer评分总分为(70.4±4.0),属于重度受损,护理后患儿的总分为(156.2±5.4),属于轻度受损。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实行人性化的护理和观察方案对其健康的方案有着十分优良的效果,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康复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定,分别采用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12周后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康复护理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促进脑功能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预后及后遗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56例预后良好,1例遗留下肢运动障碍,优良率为9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一例留下癫痫后遗症,显著少于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若是可以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患儿及时有效治疗与康复护理措施,观察预后效果。结果 50例患儿给予对症药物治疗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后,47例预后良好,2例出现癫痫,1例出现下肢运动障碍,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配合综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效果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VA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明显优于对照组(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1.234,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实施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3个月后及随访时进行评定。[结果]入院时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分别为36.5±8.7和24.0±19.4,对照组分别为36.7±10.0和24.6±20.2;入院3个月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分别为70.9±12.6和65.8±25.2,对照组分别为49.2±12.6和37.6±24.9;出院后随访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分别为90.9±18.3和85.7±26.8,对照组分别为72.2±17.8和55.9±24.8。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及一般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但康复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杨朔  许秋常 《海南医学》2009,20(6):49-5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辅以早期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测定治疗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法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并观察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儿恢复时间短。观察组患儿伤残率为20.0%,对照组患者的伤残率为36.67%,观察组患者的伤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伤残情况,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缩短体征恢复情况,同时对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生存状态和一年后伤残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二组患者生存状态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观察组患儿伤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提升其生存质量,减少各类并发症,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PSD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帕罗西汀治疗组(Ⅰ组)和帕罗西汀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组(Ⅱ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进行评价,比较入组时、治疗4周末及8周末两组患者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的HAMD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均〈0.05),Ⅱ组的HAMD评分改善优于Ⅰ组(P〈0.05),Ⅱ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提高优于Ⅰ组(P〈0.05)。结论对PSD患者在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疗法的-r)王单千预可明冠曲善抑郁状杰.伸患者的盹体云动功能恢留雨捍。  相似文献   

12.
迟善珍 《大家健康》2016,(7):212-21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 Fugl -Meyer 评分、MMSE 评分及 MQ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重返社会和家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达珍 《中外医疗》2012,31(19):126-12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精神状况与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DS得分)与抑郁状况(SAS得分)及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在SAS和SDS得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内容,系统化心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精神状况与预后存在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洪永锋  钱红 《安徽医学》2008,29(6):687-689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技术加经络导平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早期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来自我院神经内科的4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筛选,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因脑卒中复发退出3例,余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技术加经络导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综合康复技术治疗。两组患者在脑卒中急性期均已接受良姿位摆放等康复护理,急性期后即进入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及3个月后,运用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综合评定康复疗效。各项得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结果比较;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前后结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得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技术加经络导平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5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肌张力康复效果、运动功能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肌张力康复总有效率、FMA评分及家属总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肌张力,有益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卢珊  吴曙粤 《广西医学》2007,29(11):1719-1720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技术对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 恢复期病毒性脑炎患儿21例,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技术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康复技术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方位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予常规护理,两组均治疗8w。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前后的肢体状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康复训练后ADL及Fugl-Meyer均增高,且观察组患者增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对改善中风偏瘫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运动机能以及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对照组不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组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两组患者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IL-6、TNF-α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IL-6、TNF-α与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康复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护理病毒性重症患儿资料93例,分别设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前者以常规护理,后者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惊厥、肢体障碍、神经障碍和意识障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其残疾率8.33%较对照组24.44%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小儿病毒性重症脑炎护理效果良好,能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反应,减少残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9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护理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生命质量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等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角色功能等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4.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指导、沟通交流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可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