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邓小凤  刘定颖 《重庆医学》2015,(32):4560-4562
目的:总结重庆市永川区开展新生儿代谢病筛查数据,以提高筛查质量,为提高本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质量提供对策。方法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积极开展永川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其管理工作,回顾2004~2013年资料,对永川区新生儿代谢病筛查率、接产机构筛查覆盖率、可疑阳性患儿召回率、阳性患儿救治率、筛查项目数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重庆市永川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接产机构筛查覆盖率、可疑阳性患儿召回率稳步提高,分别上升了77.32%,88.57%和17.44%,阳性患儿救治率均为100%,筛查项目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 H )及苯丙酮尿症(PK U )两项增加到C H、PK 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4项。结论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狠抓管理、强化培训、开展公众健康教育、督促确诊患儿的随访、实施政府经费资助是新生代谢病筛查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率、召回率、治疗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我院2004年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现将我院2004年750例新生儿(未施对策者)简称问题组,2005年以来800例新生儿,简称对策组,疾病筛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问题组筛查覆盖率28%,未查出阳性儿,未查原因:①家长漠视;②宣教不到位;③经济困难;④出院时间提前;⑤操作技术不熟练。2005年以来,通过提高公众认识,加强健康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进行产后访视补救等措施,对策组800例新生儿,筛查覆盖率98.1%。两组比较p〈0.01(x^2=825.109);对策组查出1例阳性儿。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提高覆盖率,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和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益处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产妇拥有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知情权,明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意义,而且要从经济方面对其予以支持,并使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才能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722 04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促进筛查工作的开展。结果: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新生儿筛查病种。2014-2017年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管辖6个地市共娩出活产新生儿913 066人,筛查新生儿722 040人,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太原市2014-2017年筛查率平均90%左右,以城市户籍210 012例和郊区户籍37 011例单胎孕产妇为调查对象,在多种形式系统健康教育前后对其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及接受程度调查,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率、召回率。  相似文献   

4.
黄鸿萍 《中外医疗》2012,31(21):43+45-43,45
目的了解玉林市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状况。方法对玉林市2011年活产新生儿G-6-PD筛查分7县市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玉林市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124035名,接受G-6-PD筛查77181名,筛查率为62.23%,各县市区筛查率状况:北流市筛查率67.43%(19784/29341);容县筛查率82.11%(11839/14418);博白县筛查率36.69%(11895/32423):兴业县筛查率60.35%(6728/11149);陆川县筛查率73.87%(15043/20363);玉州区筛查率92.62%(8675/9366);福绵区筛查率46.12%(3217/6975)。筛查77181名新生儿,筛查阳性4334名,筛查阳性率为5.62%。结论玉林市经济较落后的县市区,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较低,应加强有效措施,提高筛查率,发现G-6-PD缺陷症患儿,避免一些食品及药品。避免发生急性溶血反应,确保儿童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492-492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提出干预措施,提高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方法按照以省筛查中心为核心,市、县妇幼院为承办单位的原则,我县具体组织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工作,最后递交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测。结果200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2.67%,200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5.38%,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11.54%,两病发生率为0%.我站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虽然逐年提升,但仍然偏低。结论只有医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专题宣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广大群众尤其是育龄妇女真正明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全面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某院出生的新生儿人数及2010年在院产妇、现场在岗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医护人员、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4年期问,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升高,医患双方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在基层医院的开展状况有较大提高,仍然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并加强对产妇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邓建平 《广西医学》2011,33(10):1366-1368
目的分析百色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本市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采足跟血液制成血滤纸片,采用时间分辨法检测血促甲状腺素(TSH)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血中苯丙氨酸(PHe)含量筛查苯丙酮尿症(PKU)。结果2006~2010年全市筛查新生儿24672例,筛查率为9.68%(24672/254792);检出先天性CH12例,检出率为0.49‰;未检出苯丙酮尿症病人。结论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较低,处于区内最低水平,CH检出率与国内基本相同,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新生儿智能和体格发育损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立本实验室筛查的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促甲状腺素(TSH)的阳性召回切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镧系荧光免疫(DELFIA)技术对出生72h后的新生儿足跟全血血片进行TSH的检测,将124242例新生儿CH筛查的数据汇总,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8.0的ROC分析法,对初筛及确诊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结果ROC分析法确定的CH筛查阳性召回切值为9mU/L,其灵敏度为100.O%,特异度为98.7%,筛查阳性率为2.7‰。结论筛查阴性部分即TSH小于9mU/L的确诊数据对切值确定存在影响,本实验室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的最佳召回切值为9mU/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选模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出生并经父母同意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7860例。采用耳声发射(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技术进行筛查以及复查,并进行随访,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母亲孕周≥37周未通过率以及男婴未通过率分别为55.83%(2490/4460)和52.15%(2670/5180),均显著高于孕周<37周及女婴的未通过率47.06%(1600/3400),47.84%(1263/2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顺产新生儿未通过率为47.62%(1843/3870),明显低于剖宫产新生儿为通过率51.33%(2048/3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龄高低与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无明显影响,而通过初筛的新生儿筛查日龄为2.1±1.0天,明显高于未通过的新生儿筛查日龄1.2±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未通过率均显著高于女婴(OR=1.288,p<0.05)。筛查日龄越高,通过率越高(OR=0.501,p<0.05)。初筛未通过者3996例,其中有2186例接受复筛,复筛率54.7%。复筛未通过率6.2%(135/2186)。复筛未通过者继续接受诊断,其中有听力损失者393例,听力损失占总筛查人数5.0%(393/7860)。在放弃筛查人中,其中乡村孕妇占比68.8%(764/1110)。结论: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因素包括新生儿性别以及筛查日龄。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04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努力完善网络管理,逐渐规范运行模式,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了98%以上。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实行健康教育网络管理模式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先导,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何明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3-13,15
目的总结梧州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工作情况及本地区该病发病率。方法 2010-2012年112355例出生72 h的新生儿采集足跟末梢血检测血斑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初筛阳性的采静脉血进行确诊。结果经检测初筛阳性为1274例,后经确诊为67例,初筛和确诊阳性病例召回率均达90%以上。结论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使本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工作开展良好,新生儿先天性甲低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健康知识认知、信念、行为,为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知、信、行问卷调查表对80例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监护人对健康保健知识平均知晓率为20.08%,健康保健信念的平均持有率为72.14%,健康行为的平均形成率为50.78%.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对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的平均形成率均偏低,不能做到健康信念和行为一致,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及困难,需要做更多的宣传工作来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监护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其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郑穗联 《当代医师》2013,(11):1470-1473
目的ReteamIII筛查婴幼儿眼底病变,将结果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婴幼儿共1097例,门诊筛查的婴幼儿333例(设为I组),新生儿科住院筛查的早产儿共764例(设为II组),将眼底筛查结果记录,并将ROP与胎数、出生体重、孕周、性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o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ehopulmonarydysplasia,BPD)、新生儿小肠结肠炎(neeroffzingenterocolitis,NEC)等疾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I组中ROP有98例,发病率为12.8%。胎数、出生体重、孕周与ROP显著相关(P〈0.05),ROP与NRDS、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败血症、BPD及NEC呈显著相关(P〈0。05),与PDA、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心脏病无相关性(P〉0.05)。结论RetcamIII是检测婴幼儿眼底病变的重要手段,而ROP仍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眼病,温州地区ROP发病率为12.83%,胎数、出生体重、孕周、NRDS、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败血症、BPD及NEC是ROP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活产分娩的双胎妊娠127例临床资料,以双胎胎儿体重差≥25%为诊断标准,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入住NICU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26.1%,高于对照组的7.69% (P<0.05).研究组剖宫产分娩18例,占78.3%;对照组剖宫产分娩90例,占对照组总数的8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胎儿46例,其中小于胎龄儿21例,占46.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入住NICU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双胎的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育一致性双胎,及早发现和处理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双胎,是改善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到2018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以来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情况,与全国多地的筛查情况对比,探讨内蒙古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方法:由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获得PKU和CH的筛查数据。所有筛查对象在出生后72h针刺足跟采血。PKU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液苯丙氨酸浓度,CH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素浓度。结果:内蒙古2010年至2018年期间,共对834868例新生儿进行了PKU和CH筛查,平均筛查率为42.77%,PKU和CH初筛阳性召回率为84.02%和85.02%,共检出患儿106例(确诊率为1/7876),检出CH患儿207例(确诊率为1/4033)。与国内多地比较,内蒙古地区筛查覆盖率和召回率相对较低,PKU发生率相对较高,CH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内蒙古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有效预防了PKU和CH导致的出生缺陷,目前筛查覆盖度和召回复查率与国内大部分地区相比较低,应加强管理和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复查率。  相似文献   

16.
刘丹  郑穗联 《当代医师》2014,(11):1494-1497
目的 探讨自然受孕儿与试管婴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差异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早产儿共1 183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 058例自然受孕儿设为Ⅰ组,125例试管婴儿设为Ⅱ组,将ROP筛查结果记录,对两组ROP发病率差异性进行pear-son x2检验,将胎数、出生体质量、孕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与ROP进行spearman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中ROP有138例,发病率为13.0%;Ⅱ组中ROP有17例,发病率为13.6%,两组RO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胎数、出生体质量、孕周分类,两组的RO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孕周与ROP呈负相关(r=-0.13,-0.159,P<0.05);胎数与ROP无关(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ROP呈正相关(r=0.096,P<0.05);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与ROP均无关(P>0.05).结论 温州地区自然受孕儿与试管婴儿ROP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的因素。方法采用20项NBNA测定的方法,对2012年出生的233例早产儿,在其校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测查,并调查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233例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NBNA得分为(38.05±0.76)分,其中有33例NBNA评分≤37分,可疑+异常筛出率为14.16%。母亲妊娠年龄、母孕期患贫血、母亲孕期产检次数、父亲文化程度、新生儿期患过贫血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对NBNA总分测定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早产儿行为神经发育水平与婴儿父亲文化程度、母亲孕期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早破对新生儿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分娩的2060例孕妇,其中有胎膜早破者393例设为观察组,无胎膜早破者1667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包括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开始时间)与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评分[(7.01±1.43)分]、母乳喂养率(5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45.38±13.17)h]显著迟于对照组[(31.22±12.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12.9%(51/393),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11.7%(46/39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6%(30/39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58/1667)、2.6%(43/1667)、1.9%(15/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需要积极预防,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且新生儿并发症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郑毅勇 《吉林医学》2014,(22):4843-4844
目的:探讨早期筛查,手法复位辅助蛙式夹板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与传统婴幼儿单纯用蛙式夹板治疗DDH的疗效比较[1]。方法:选择在新生儿中筛选出的患有DDH的患儿共21例,与未能在出生1月内发现DDH的门诊婴幼儿患儿17例以手法按摩辅助蛙式夹板进行治疗对其效果比较[2]。参考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3]。结果:试验组21例及对照组17例均接受治疗及长期随访。试验组Harris评分,其中优9例,良10例,优良率为90.48%(19/21);对照组Harris评分,其中优3例,良5例,优良率为72.73%(8/11)。两组患儿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