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旭亮  张好勋 《江西医药》2022,(12):2262-2264
目的 探究64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在术前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其临床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容积CT及病理学检查。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按照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将其分为无转移组(35例)及转移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PAF、BAF、PI灌注参数,BAF、PI检查方式对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及BAF、PI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无转移组患者的PAFF水平与转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组患者的BAF水平低于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PI水平高于转移组(P<0.05);经BAF检查,60例肺癌患者中有纵隔淋巴结转移29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31例,其中真实的有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1例,其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5.00%(21/60);经PI检查,60例肺癌患者中有纵隔淋巴结转移25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35例,其中真实的有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0例,其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3.33%(20/60);与BAF检查比,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临床价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两者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上的优势.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手术收治的肺癌患者48例,均行术前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以手术清扫淋巴结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电视纵隔镜和多排螺旋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 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显示,11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排螺旋CT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准确率为89.58%;电视纵隔镜可以准确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准确率为97.92%;电视纵隔镜诊断准确率优于多排螺旋CT( P<0.05).多排螺旋CT诊断性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94.59%,假阴性率为27.27%,假阳性率为5.41%,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0.00%和92.1 1%,约登指数为67.31%;电视纵隔镜诊断性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9.09%,假阳性率为0.00%,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0%和97.37%,约登指数为90.90%.结论 电视纵隔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均可以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但电视纵隔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694-1696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在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n=46)和非转移组(n=36)。采用飞利浦64排容积CT螺旋扫描仪对其进行检查,确诊灌注扫描范围后进行灌注扫描,获取15个扫描序列,将获取的数据传至CT后台进行图像处理,比较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肺动脉血流量(PAF)、灌注指数(PI)及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记录BAF对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并记录PI对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PA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PI显著低于无转移组,BAF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BAF的灵敏度为84.23%,特异度为83.62%,准确率为87.80%;PI的灵敏度为83.12%,特异度为82.35%,准确率为95.12%。结论:64排容积CT双血供灌注参数对术前肺癌患者的纵膈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前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PET-CT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计算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半定量法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肺部肿块性质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是91.2%(62/68)、76.4%(13/17)和88.2%(75/85)。18F-FDGPET-CT检查方法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结论18F-FDGPET-CT能准确地鉴别肺部肿块性质及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是目前较好的肺癌影像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气道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EBUS-TBNA)诊断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50例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患者,均进行EBUS-TBNA诊断,对比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39例患者为恶性肿瘤,11例患者为良性病变;有6例患者在穿刺后产生气胸,压缩量<10%;痰中带血者33例;7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产生了血压升高、低氧血症以及一过性心动过速;未发生纵隔内出血、大咳血、纵隔气肿以及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对肺癌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实行EBUS-TBNA,能够提高诊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开展的53例电视纵隔镜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拟诊肺癌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53例患者,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发现21例有纵隔淋巴结转移,32例无转移,后者中的30例经开胸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余2例不是肺癌;51例肺癌患者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均获得准确的肺癌分期。所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纵隔镜是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使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5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明确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且均在治疗前给予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与病理诊断差异不明显;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不同直径淋巴结的准确率均较高,且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但是需要医生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99m Tc- MIBI肺肿瘤显像的方法及对肺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1例临床未明确诊断的肺结节患者行 99m Tc- MIBI SPECT肺肿瘤显像 ,并与病理等检查对照。结果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SPECT呈阳性显像而准确检出 ,4例肺良性结节患者有 3例呈阴性显像而准确检出 ,另 1例假阳性。结论 初步认为 ,99m Tc- MIBI SPECT肺肿瘤显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患者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术的60例患者,术前均高度怀疑肺癌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收集检查术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恶性52例,慢性淋巴结炎性改变8例,此8例行肺部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肺癌,鳞癌4例、腺癌3例、腺鳞癌1例,其中1例腺癌患者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分期,电视纵隔镜检查术以其术后病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且可直接获得病理标本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NSCLC患者116例,术前均行PET/CT检查,并行纵隔镜检查或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等获得病理组织,对照病理结果,分别计算出CT及PET/CT对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度。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48.6%、75.9%、48.6%、75.9%,准确性为67.2%;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1.1%、88.6%、76.9%、90.9%,准确性为86.2%。结论 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无转移者基本可以排除转移,提示有转移者可行纵隔镜手术进一步确诊或手术治疗时规范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洪汝涛 《安徽医药》2003,7(5):346-347
目的 探讨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46例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3例,空肠6例,回肠6例,空回肠均受累2例。肿瘤以腺癌为最多,常见临床表现为贫血、腹痛、黄疸、腹水、便血、腹块、纳差、乏力等。应用各种景仰学检查正确诊断27例,占58.70%。术前和术中共发现有转移21例,占45.65%。结论 小肠恶性肿瘤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适当应用各种景仰学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胰、壶腹周围肿瘤不同术式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胰,壶腹周围肿瘤69例。结果 根治性切除39例:行Child术式共33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共6例。并发症为:胰漏、胸腔积液、肺炎、残胃溃疡、肠粘连。行引流术共30例:带支撑管引流术并胃空肠吻合共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引流术10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9例,胆囊空肠吻合术8例。并发症为肺炎及腹水。结论 手术治疗是安全的,胰管的处理、术后抑制胰酶药物的应用能减少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对于晚期的病例,多种引流术可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收治的30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11例,女19例.年龄6~7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盆腔肿块、排尿晕厥等.结果 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无法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随访10个月~15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中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随访1~2年至今仍存活,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随访2~6个月内复发、死亡.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临床少见,B超引导下深部活检可提高诊断率,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全膀胱切除,结合病理特点辅助化疗或放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癌相关尿道癌的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原则。方法:分析11例与膀胱癌相关尿道癌的临床病理资料。3例为膀胱多发癌累及后尿道,1例为膀胱癌发生盆腔广泛浸润转移侵犯尿道,7例为全膀胱切除术后出现尿道癌。结果:全膀胱切除术后尿道癌发生率23.8%,2例行全膀胱切除十回肠膀胱术十全尿道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盆腔广泛转移者行放射治疗,7例全膀胱切除术后尿道癌者补行全尿道切除术。结论:膀胱癌术后尿道癌重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后选择回肠膀胱术及尿流改道,须同时行全尿道切除术,选择原位新膀胱+下尿路重建术者,术后需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胡建章  丁溥训  周鹏  杨萍  高鲁勃  王立昆  陈秀荣 《天津医药》2001,29(7):415-416,I002
目的:探讨内镜微波治疗的疗效。方法:分组;⑴观察组:为85例咽喉肿物患者。⑵对照1组:为16例喉部肿物直径≤0.5cm,行“雀啄”钳取治疗的患者,与观察组中16例肿瘤直径相当的患者行对比疗效观察。⑶对照2组:为观察组中肿物直径>0.05cm的69例患者,此69例是在微波治疗前曾做我革取治疗失败后再做微波治疗者。结果:观察组中74例良性肿瘤当即切除治愈率为100%,1-3年无复发。余11例恶性肿物近期疗效满意,并转行放疗。对照1组治愈率为69%,对照2组基本无效且副反应较明显。结论:内镜微波治疗咽喉部肿物无创,可即时治愈,操作简便安全,有较好的功能保全性,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癌细胞的腹膜粘附是腹膜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应用体外腹膜粘附实验模型,探讨CD44v5、TSP-1蛋白与人胃癌细胞腹膜粘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人胃癌细胞株在小鼠腹膜上培养,以TSP-1单抗、CD44v5单抗特异性封闭其蛋白功能,通过MTT法检测粘附细胞数的体外实验模型,观察粘附分子TSP-1、CD44v5与胃癌细胞腹膜粘附的相关性。结果TSP-1单抗组及CD44v5单抗组的粘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P-1、CD44v5的单克隆抗体均可抑制胃癌细胞在腹膜的粘附。提示TSP-1、CD44v5蛋白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粘附而增加腹膜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胃三层套入吻合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胃黏膜对食管黏膜、胃浆肌层对食管肌层、胃浆肌层对胸膜或颈肌的三层套入吻合法治疗胃贲门癌178例、食管癌120例。以同期采用胃食管全层吻合治疗的胃贲门癌112例、食管癌9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析。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0.38%、0.38%和0.77%,对照组分别为1.42%、4.76%和4.2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学宽  郭小红  赵刚  曾嘉  沈伟  杨海贤  白景文 《天津医药》2001,29(10):616-617,F002
目的:光镜、电镜观察小鼠乳腺癌经有效的化疗后存活的药物抵抗性癌细胞的超微结构,探讨这类癌细胞的种类及与癌症复发的关系。方法:选用TAⅡ小鼠乳腺癌进行联合化疗,用光镜、电镜观察。结果:绝大部分癌细胞已死亡。坏死癌组织的碎屑中有存活的残留癌细胞存在。这些癌细胞具有未分化细胞的形态特征。残留的癌细胞在未经治疗的癌细胞群中也找到了相应的副本对应细胞。结论:化疗后残留的小鼠乳腺癌细胞是一种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强大抵抗力的未分化细胞,它们可能是癌局部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19-13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242(CA242)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厢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系统检测CEA、CAl9-9和CA72-4,应用ELISA检测CA242。对30例健康成人和60例不同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进行测定。结果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和CA24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癌组CEA、CA19—9和CA242浓度显著高于胃癌(P〈0.05),而CA72.4浓度显著低于胃癌(P〈0.05)。肿瘤标志物对乳头状腺癌和粘液腺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管状腺癌的检出率(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后,对胃癌的敏感性较单项显著提高(P〈0.05);对太肠癌敏感性较单项CA19-9和CA72—4显著提高(P〈0.05)。结论四种肿瘤标志物对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不同肿瘤标志物组合后可以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腹膜后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肾囊肿手术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26-1427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肾上腺肿瘤、肾囊肿的应用.方法 经腹膜后腹腔镜对9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10例肾囊肿去顶术观察随访.结果 19例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对泌尿系疾病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直接、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肾上腺肿瘤、肾囊肿手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