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钙镁D片中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sil C18反相色谱分离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90∶1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0.75ml/min,并且加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维生素D2、D3在0.8~98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干扰测定.结论 本方法对于测定片剂中的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的优点,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7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析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在孕10~14周时,两组孕妇孕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28周时,子痫前期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24~28周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模型显示,血清维生素A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976,95%CI为0.931~1.000,当界值为0.46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95.70%,特异度为72.50%;维生素E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820,95%CI为0.725~0.914,当界值为0.28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76.70%,特异度为77.80%;25-羟基维生素D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789,95%CI为0.681~0.898,当界值为0.33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73.30%,特异度为81.90%;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988,95%CI为0.966~1.000。当界值为0.55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5.80%。结论 在孕10~14周时,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子痫前期发病无关;在孕24~28周时,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子痫前期发病显著相关,孕晚期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可作为子痫前期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儿童维生素的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6年3月至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A、E的水平.结果 1180名儿童中,男童755例,女童425例,维生素A平均水平0.22±0.07 mg/L,总体缺乏率为45.34%;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64.25±19.65 nmol/L,总体缺乏率为30.51%;维生素E平均水平为4.95±1.64 mg/L,总体缺乏率为51.10%.男童和女童血清维生素E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州市城乡儿童三种血清维生素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维生素的水平缺乏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维生素E,城乡儿童仍然需要进行及时的维生素补充,以预防儿童维生素缺乏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患者420例测定维生素D水平及MPV。根据测得维生素D水平将病例分为组1:维生素D〈10ng/mL;组2:维生素D为10~20ng/mL;组3:维生素D〉20ng/mL。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MPV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8.9±2.1ng/mL,14.3±1.7 ng/mL,24.2±5.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MPV分别为8.3±1.7fL,8.0±1.4fL,7.3±1.5fL。组3与组1、组2 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维生素D水平与MPV存在负相关(r2=0.337,P〈0.001)。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与MPV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MPV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青海省高原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儿童的维生素A、D、E水平,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就诊的371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定量检测血中维生素A、D、E水平,对比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水平推荐值以及青海省儿童抽样调查血清维生素水平,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血清维生素A(Vit A)、维生素D(Vit D)、维生素E(Vit E)水平变化及儿童发生RRTI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RRTIs患儿150例,将其按照年龄分组,另将1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年龄患儿血清Vit A、Vit D及Vit E水平变化,采用Lasso回归模型及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发生RRTIs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Python3.6基于Softmax策略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模型区分度和应用价值。结果 0~2岁组患儿Vit A、Vit D及Vit E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患儿生素A、Vit D水平增加,Vit E水平降低(P<0.05)。被动吸烟、日均户外活动时间低于1 h、年抗生素使用次数≥3次是儿童发生RRTI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锌、IgA、IgM、IgG、Vit A、Vit D及Vit E水平为儿童发生RRTI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显示,血清锌、Vit A、Vit D...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 MS/MS法)测定微量血维生素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非衍生处理方法,利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同位素内标法检测微量血维生素D含量并进行相关方法学验证。结果 vitD2在5~100 ng/mL、vitD3在5~15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8、0.9984。vitD2和vitD3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vitD2低浓度回收率为87.58%,高浓度为94.68%;vitD3的低浓度回收率为92.62%,高浓度为87.65%。vitD2、vitD3的LOD分别为0.36 ng/mL和1.33 ng/mL,LOQ分别为2.5 ng/mL和2.5 ng/mL。患者样本在4℃的稳定性较好,可至少保存7d。vitD2和vitD3的携带污染分别为0.06%和 0.07%,满足要求。结论此LC- MS/MS检测法不仅样本用量少,而且操作简单,无污染,更适合临床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维生素D活性指标与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开滦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ITP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中25-(OH)-D3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中维生素D受体(VDR)mRNA的表达,进行分组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血清中25-(OH)-D3、1,25-(OH)2-D3水平与VDRmRNA的相关性.结果 ITP组25-(OH)-D3、1,25-(OH)2-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36±1.86)vs(13.74±2.73)]ng/mL、[(68.25±9.80)vs(88.09±11.7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DRmRNA的表达量为1.051±0.148,ITP组VDRmRNA的表达量为1.593±0.185,ITP组VDR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844,P<0.001).25-(OH)-D3、1,25-(OH)2-D3水平与 VDRmRNA 表达均呈负相关(r =-0.592,-0.486,P = 0.017,0.028).结论 成人ITP维生素D活性指标与维生素D受体表达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存在异常,且25-(OH)-D3、1,25-(OH)2-D3水平与 VDR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 ITP的发生,维生素D可能对ITP有一定的治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与老年非骨折的骨病患者维生素水平及缺乏情况,分析维生素缺乏对老年髋部骨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1月—2022年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均行血清维生素水平检测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72例(骨折组)及老年非骨折的髋膝关节骨病患者345(非骨折组)例。骨折组患者中男50例、女122例,年龄65~97(81.0±8.2)岁;非骨折组中男89例、女256例,年龄65~90(72.1±5.9)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B1、B2、B3、B5、B6、B9、E、K1,以及25-羟基维生素D(D2和D3)的含量,将维生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下限定义为相应维生素缺乏。观察指标:(1)观察骨折组与非骨折组是否缺乏维生素,并比较2组患者维生素水平的差异。(2)将标准化后的维生素水平作为自变量,骨折与否作为因变量,年龄和性别作为协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标准化后维生素水平对老年髋部骨折的影响。结果 (1)骨折组患者维生素A、B1、B3、B9、E缺乏情况更为严重,骨折组占比分别为62.8% (59/94)、62.4% (58/93)、19.4% (18/93)、50.0% (52/104)、14.9% (14/94),非骨折组为20.2% (49/243)、41.2% (100/243)、5.0% (12/241)、16.3% (41/251)、4.5% (11/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49、12.15、15.82、43.10、10.61,P值均<0.05)。骨折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D3,以及维生素A、B1、B3、B5、B6、B9、E、K1水平较非骨折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1、-2.53、-7.08、-3.43、-5.25、-2.08、-2.46、-6.80、-3.26、-7.93,P值均<0.05);25-羟维生素D2和维生素B2水平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A[比值比(OR)=0.30,95%可信区间(CI)0.20~0.45]、维生素K1(OR=0.31,95% CI 0.21~0.46)、维生素B9(OR=0.33,95% CI 0.23~0.47)、维生素B3(OR=0.50,95% CI 0.36~0.70)、维生素B5(OR=0.50,95% CI 0.37~0.69)、维生素B1(OR=0.52,95% CI 0.38~0.72)、维生素E(OR=0.61,95% CI 0.45~0.83)、25-羟基维生素D(OR=0.70,95% CI 0.55~0.89)和维生素B6(OR=0.71,95% CI 0.54~0.95)水平的降低均会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风险增加(P值均<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和老年非骨折的髋膝关节退行性骨病患者都普遍存在各种维生素缺乏,而且以25-羟基维生素D的缺乏最为严重。髋部骨折患者相对于非骨折患者的多种维生素水平更低,血清维生素A、B1、B3、B5、B6、B9、E、K1、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会增加髋部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湛江地区学龄前(0~6岁)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该人群中维生素D的健康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我检验中心进行体检的0~6岁儿童共3164例,测定25(OH)D水平,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25(OH)D水平。结果 湛江市儿童血清25(OH)D总体水平为(42.75±12.20)ng/ml,男童为(42.27±11.88)ng/ml、女童为(42.93±12.58)ng/ml,不同性别儿童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秋季25(OH)D水平较其他季节略低。结论 湛江市区0~6岁儿童中缺乏和不足率均随年龄的成长而增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和提高儿童维生素D水平,以减少维生素D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基因测序等技术测定34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息儿和52名正常儿童的VDR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7.6%、50.0%、32.4%和7.7%、28.8%、63.5%,A、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6%、57.4%和22.1%、77.9%。两组AA、Aa、aa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3,P=0.017),两组A和a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r=8.217,P=0.004),佝偻病组中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VDR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存在相关性,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存在对佝偻病的易感性,提示VDR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D诱导巨噬细胞产生自噬并清除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Mtb)的作用。方法:使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使之具有吞噬能力,分化后的U937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维生素D组、自噬抑制剂(3-MA)+维生素D组、阳性对照(雷帕霉素)组,以Mtb感染U937细胞6 h。感染后第4天,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及LL-37、LC3B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LC3B-Ⅱ+和/或结核分枝杆菌抗原85A+(Ag85A+)的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组ATG5、Beclin-1、LL-37、LC3B mRNA的表达增强(P<0.01),LC3B-Ⅱ+-细胞增多,Ag85A+-细胞减少,且LC3B-Ⅱ+-Ag85A--细胞增加(维生素D组38.0%比阴性对照组1.08%)。与维生素D组相比,在自噬抑制剂3-MA+维生素D组中,不但ATG5、Beclin-1、LC3B的mRNA表达受到抑制,LL-37的mRNA表达较维生素D组减少,而且3-MA抑制了细胞LC3B-Ⅱ的表达,同时抑制了1,25(OH)2D3对LC3B-Ⅱ+-Ag85A--细胞增加的作用。结论:维生素D能够诱导巨噬细胞产生自噬作用,并进一步有助于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根据HAMD评分将患者分为T2DM组44例和T2DMD组40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测FBG、HbA1c、TC、TG、LDL-C、HDL-C、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患病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D组FBG、HbA1c、LDL-C均高于T2DM组,且糖尿病病程长于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平均水平为(20.94±1.68)ng/ml,高于T2DMD组的(16.44±2.0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D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患病率为95.00%,高于T2DM组的3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FBG、HbA1c、LDL-C、病程均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BMI、TC及TG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FBG、HbA1c及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加普遍,维生素D缺乏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分散液相微萃取(DLPME)-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维生素A、E含量的方法。方法 2018年5月随机抽取人血液样本50例,经DLPME技术处理后,采用HPLC对人血清中维生素A、E含量进行检测,使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维生素A标准曲线方程为y=13225x+410.03,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042 μg/ml;维生素E标准曲线方程为y=1383.9x-458.27,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96 μg/ml。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12%~103.70%和81.09%~92.21%,含量范围分别为(0.62±0.04)μg/ml和(8.41±0.43)μg/ml。结论 DLPME-HPLC法操作简便,节约试剂,对样本富集效率高,通过该方法的研究,对微量血清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具很好的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晚期孕产妇维生素D水平对骨发育评价指标及对肺发育成熟的指标的影响,探寻孕晚期维生素D水平对胎儿骨发育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抽选待分娩的孕产妇182名,据其分娩前一周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75nmol/L)、维生素D不足组(74-50nmol/L)和维生素D缺乏组(50nmol/L)。分娩时采取其胎儿脐带血,测量胎儿出生时身长、头围及胸围,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维生素D含量。结果在孕妇孕晚期维生素D明显缺乏组,而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与其母亲孕晚期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2=0.642,P0.05),而维生素D含量正常组孕产妇的新生儿身长、头围及胸围较其他两组明显长(P0.05)。结论沈阳地区孕晚期维生素D缺乏将导致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低,骨发育延缓。  相似文献   

16.
荣成地区3260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荣成地区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为临床应用维生素D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儿童在2008年10月1日~2009年3月31日半年来儿童保健科做保健3月-6岁儿童,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结果荣成地区儿童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89.4±29.3)nmol/L,如以25-羟维生素D50nmol/L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标准,则其发生率为8.5%,上述指标随年龄增长呈有规律的波动趋势。结论荣成地区健康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好;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波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毛发有一定关系。 目的:全面阐述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毛囊干细胞、毛发生长周期、信号转导以及脱发性疾病等的关系。 方法:应用计算机以“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毛发、脱发、基因多态性”或“vitamin D,vitamin D receptor,hair,alopecia,gene polymorphism”为检索词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1990/2011-11发表的关于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毛发关系的文章,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5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目前研究显示,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毛发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异常可导致脱发等疾病的产生,为预防和治疗脱发性疾病提供新的可能,并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关键词: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毛发;脱发;基因多态性;毛囊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4.03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生素D3在结肠癌中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与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的关系, 为临床有效治疗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不同浓度维生素D3作用于SW480结肠癌细胞系,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UNX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构建RUNX3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SW480结肠癌细胞, 经G418 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系.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维生素D3对转染前后的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随着维生素D3作用浓度增加, SW480细胞中RUNX3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成功构建了RUNX3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SW480细胞;筛选到稳定的敲除RUNX3的结肠癌细胞系.与其他对照组相比, 维生素D3对RUNX3敲除的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减弱.结论:维生素D3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正性调控RUNX3的表达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non-diabet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s,ND-CKD)3~5期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并用体内维生素D3水平来预测其风险.方法:对ND-CKD3~5期患者的糖尿病发生指标和维生素D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3的ND-CKD合并糖尿病的概率值.结果:ND-CKD3~5期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3水平和餐后2h血糖有负相关性(r=-0.430,P=2.07×10-5);该人群体内维生素D3在0~99.9,100.0~199.9,200.0~299.9 nmol/L三个水平合并糖尿病的概率分别为0.393,0.227,0.154.结论:维生素D3作为ND-CKD合并糖尿病的预测因子,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和比较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临床性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有效的25(OH)D检测依据.方法 收集263例血清标本,分别用ECLIA和LC-MS/MS两种方法测定25(OH)D水平,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探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 分析263例临床样本结果,与LC-MS/MS相比,ECLIA相对平均偏差为-0.9%;ECLIA检测结果与LC-MS/MS检测结果相关性为0.51,一致性为0.39;Bland-Altman回归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ECLIA无法检测25(OH)D2,与LC-MS/MS对比存在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