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同时采用钢丝内固定重建股骨大、小粗隆及股骨距。统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采用Harris评分方法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下床时间为术后(3.6±2.3)周。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0.9%。并发患肢深静脉栓塞1例;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股骨粗隆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ATBA)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ATBA)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P FNA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HA组)治疗患者29例,同期行动力髋螺钉(DHS组)及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输血量及末次随访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A组和DHS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PF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A组的骨质疏松程度、术后部分负重时间与DHS组及PF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高龄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眨骨粗隆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不稳定型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结果 术后下肢负重行走时间5~9d(平均7d).Hards评分:优1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9.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不德定型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肢可以早期负重;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后患髋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薛白 《黑龙江医学》2021,45(8):877-87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0月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9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常规护理患者47例纳入对照组,行综合护理患者51例纳入观察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对我院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出院,术后3 d~20 d下地负重行走,平均8.7 d,术后2个月~3个月患肢恢复到术前功能。结论对于部分体弱多病的老年病例,应用人工股骨头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尽早下床活动,避免或减少了老年患者因卧床发生的并发症及应用内固定发生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一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术中方法正确、可大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固定组32例,采用动力髋部螺钉(DHS)12例,重建钉8例,伽玛钉7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5例;假体置换术组28例,全部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随访8~24个月.结果 内固定组优良率为62.5%,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肢功能优良率为89.3%,假体置换术组优良率较高.结论 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应尽可能行人工假体置换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一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选择合理的适应症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骨折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纯钢丝环扎固定联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39),观察组运用单纯钢丝环扎固定联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运用钢针张力带固定加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手术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关节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其他围手术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大粗隆骨折快移位、骨折不愈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单纯钢丝环扎固定联合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提高了治疗优良率,缩短了骨折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31d(平均13.2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术后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结果:20例均顺利通过手术,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为90%。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欧阳运隆 《西部医学》2010,22(10):1887-1889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1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0ml。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6个月,平均22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髓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手术治疗的128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HS内固定组与髋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DHS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时间都明显大于髋关节置换组,而术后Harris评分DHS内固定组明显优于髋关节置换组。结论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超高龄患者首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超高龄患者应考虑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到我院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头置换,观察各项指标。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5.12%。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多功能手术台、C形臂X线机对5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动力髋螺钉固定。结果或随访4-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髋内翻2例, 骨溶解螺钉松动脱出1例,优42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94.6%。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有限切开动力髋螺钉固定损伤小, 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邹礼 《中外医疗》2009,28(8):2-4
目的探讨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7年7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1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mL。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l5~36个月,平均22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定良 《黑龙江医学》2002,26(5):335-335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 (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 1995年以来应用DHS内固定治疗的 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35例病例中有 2 8例得到随访 ,骨折均愈合 ,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 ,无钢板螺钉断裂 ,患髋功能优良率达82 5 %。结论 DHS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具有解剖对位、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功能锻炼 ,是首选内固定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自2009年6月~2011年9月间收治30例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别采用人工双中心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和DHS内固定治疗(B组),每组15例。分别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3、6及12个月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2(12~24)个月。A、B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0分钟、45分钟;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550ml、350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周及6~8周;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3.33%、26.67%;参照Harris标准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第3个月:86.67%、66.67%;第6个月:86.67%、73.33%;第12个月:93.33%、80.00%。结论: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综合比较,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较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钟仕久  张晓剑 《四川医学》2011,32(8):1246-1248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2010年在我院治疗的162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分为两组,A组为半髋置换术,B组为内固定。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结果按harrs评分标准。A组术后治良率达到93.8%,B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髋动力带锁钢板与动力髋(DHS)固定组之间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别;动力髋(DHS)术后2例出现内固定失效需行股骨头置换;内固定组中有2例因术后衰竭而死亡。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优于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