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lythematosus,SLE)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初发SLE患者分为活动组(10例)和不活动组(11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Foxp3和CD127表达百分率,并对其与SLE临床活动度、尿蛋白、补体和anti-ds-DNA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初发活动组和不活动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91%~6.75%)和(2.74%~7.01%),与正常对照(2.11%~9.90%)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524,P=0.794);且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在体外增殖反应和增殖抑制功能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P=0.174,P=0.689);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3.71%~10.94%)和不活动组(2.97%~7.69%)SLE患者均比正常对照(1.01%~3.62%)显著增高(P〈0.01和P〈0.01);而CD4^+CD2^+Foxp34^-T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SLE患者(1.19%~9.2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2.67%~11.26%)和初发不活动组SLE患者(3.73~8.27%)(P=0.039,P=0.048);与CD4^+CD25^+Foxp3^+T细胞类似,90%左右的CD4^+CD25一Foxp3^+T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CD127,其百分率与anti-ds-DNA浓度呈正相关,且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其水平下降。结论:初发未经治疗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异常,而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增多,与SLE疾病活动相关,可能具有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5^+细胞)的比例及CD4^+CD127^-Treg、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代偿期患者CD4^+T占淋巴细胞的比例跟健康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CD4^+CD127^-Treg、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与血清BUN和Cr值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增高,CD4^+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8^+调节性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血清抗ds-DNA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SLE患者(n=37)外周血CD4^+CD25^+T、CD4^+CD8^+T细胞群比例,以15例RA和15例SS组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观察调节性T细胞亚群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标SLEDAI、IgG、C3及血清抗ds-DNA抗体的关系。结果:①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群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稳定期和风湿性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CD4+CD8+T细胞群比例都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发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及CD4^+CD25^+/CD4^+值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P〈0.01)。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值与SLEDAI、补体C3呈低度相关(r分别为-0.491、0.368,P〈0.05),CD4^+CD25^+T细胞数量与SLEDAI呈负相关(r=-0.578,P〈0.05)。③SLE并发肾病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群比例及CD4^+CD25^+/CD4^+值显著低于非肾病组(P〈0.01;P〈0.05)。同一SLE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降低,CD4^+CD25^+细胞、CD4^+CD25^+/CD4^+值及CD8^+T细胞增加,但未发现这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未发现NK细胞、CD4^+CD8+T细胞、CD4^+CD25^+T细胞群比例在ds-DNA+组与ds-DNA-组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群比例与SLEDAI成负相关,与肾脏的损害也有密切关系,但与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不明显。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减少,稳定期CD4^+CD25^+T细胞比例回升,因此推测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病情发展及相关器官(如肾脏)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妇女(URSA组)、2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URSA组妇女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表达率为(1.36±0.6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59±1.0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相比较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细胞信号分子所介导的细胞活化或凋亡信号在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154(cD40L)、CD30和凋亡受体CD95(Fas)的表达。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偏移,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减少;共刺激分子CD154在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均上调,但CD30分子的表达均降低,并以CD4^+T细胞降低更为明显。同时,凋亡受体CD95分子在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RA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信号分子表达异常,共同导致了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CD4^+CD25^+T细胞的变化并与速发性1型糖尿病(T1 DM)比较,了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1型糖尿病的异同点。方法:LADA组24例,速发性T1DM18例,对照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3组人选者T细胞表面分子CD4、CD8、CD25、CD4^+CD25^+、CD8^+CD25^+、CD4^+CD25^+CD62L^+,以百分比表示各表面分子阳性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LADA与T1DM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LADA与T1DM对比无差异。LADA组CD25^+、CD4^+CD25^+、CD4^+CD25^+CD62L^+T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明显高于T1 DM组(P〈0.01)。T1 DM组CD25^+、CD4^+CD25^+、CD4^+CD25^+CD62L^+T细胞略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DA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免疫耐受的CD4^+CD25^+、CD4^+CD25^+CD62L^+T细胞较对照组升高并明显高于T1 DM患者。LADA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较速发性T1 DM患者相对缓慢可能与CD4^+CD25^+T细胞的免疫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CD28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FLIP的关系。方法取21例AA患者环孢菌素A(CyA)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CIMCD28、CD8CD28的表达;磁珠分选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的CD8^+T细胞,RT-PCR检测治疗前后FLIP、Caspase-8表达变化;分选获得的治疗前的CD8^+ T细胞体外经CyA处理后检测其CD28、FLIP、Caspase-8的表达变化。结果AA患者的CD8^+ CD28^+ T细胞的比例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治疗有效者该亚群的细胞比例在治疗后趋于正常;患者CD8^+ T细胞的FLIP表达显著上调,但Caspase-8的表达无明显变化;CyA能下调患者CD8^+T细胞的FLIP的表达。结论AA患者CD8^+CD28^- 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与FLIP表达增加有关,CyA能抑制FLIP的表达,降低CD8^+CD28^-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确定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 CD25^nt/hi CD127^lo特征的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及Treg的分选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12名8—60岁(5个年龄组)、不同性别健康人的静脉血,经三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 CD25^nt/hi CD127^lo Treg细胞频率,并观察细胞内Foxp3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健康人CD4^+ CD25^nt/hi CD127^lo Treg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CD4^+ T细胞的(6.55±0.11)%,各年龄组之间有差异(P=0.015),组内性别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CD25^nt/hi CD127^lo细胞特异性地表达Foxp3转录因子。结论:初步确定了中国健康人外周血中具有CD4^+ CD25^nt/hi CD127^lo表达特征的细胞频率,为Treg细胞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CD25^nt/hi CD127^lo作为CD4^+ CD25^+ Treg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可在分选时排除其他细胞干扰,获得较完整的Treg细胞。  相似文献   

9.
罗莉  王国春  魏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6):567-569,573
目的:探讨CD4^+ CD25^+ T细胞、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3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其中活动性SLE患者17人,非活动性SLE患者13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阳性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0浓度。结果:活动性和非活动性SLE患者CD4^+ T细胞总数均低于正常对照者;活动性和非活动性SLE患者CD4^+ CD25^+ T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者;活动性SLE患者IL-10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性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SLE患者CD4^+ CD25^+ T细胞阳性率和血清IL-10浓度与补体C3、抗DNA抗体水平及SLEDAI积分均无相关性。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是活化T细胞的标志,IL-10分泌异常与SLE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肺癌患者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格局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PBMC)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CD4^+ 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改变,探讨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肺癌患者PBMC及TIL,FACS分析CD4^+/CD8^+T细胞的比值及CD4^+ 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Real-time PCR检测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在PBMC及TIL中的表达。结果:肺癌患者PBMC及TIL中CD4^+/CD8^+比值降低;而CD4^+ CD25^high 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升高;Foxp3基因仅在TIL中高表达,而在PBMC中低或不表达,表明肿瘤局部的CD4^+ CD25^high T细胞主要是CD4^+ CD25^high Foxp3^+ Treg。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显示Treg在肺腺癌比例较高。结论:CD4^+ CD25^high Foxp3^+ Treg在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明显升高,可能与其通过细胞与细胞间接触抑制CD8^+T细胞的杀伤效应,最终发挥免疫抑制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11.
CD22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CD226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以阐明CD226抗原在SLE患者体内T细胞活化中作用以及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31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72h后,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表面CD226抗原的表达。结果;SLE患者组的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上CD226^ 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组、静止期SLE组的CD3^ 、CD4^ 、CD8^ T细胞上CD226^ 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之间T细胞亚群上CD226^ 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CD3^ 、CD4^ 、CD8^ T细胞CD226^ 抗原表达水平与SLEDA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静止期SLET淋巴细胞CD226^+表达均增高,CD226^ 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比较分析AIH患者1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2例及键康正常人20例外周血中的CD4^+CD25^+high细胞,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IH和CHB患者肝组织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AIH组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百分比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和CHB组(P〈O.01),并且CHB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同时AIH组外周血中CD4^+ T细胞也显著高于CHB组(P〈0.01));肝组织Foxp3^+细胞主要分布于肝小叶内窦周隙、汇管区,AIH组肝组织Foxp3^+表达显著低于CHB组(P〈0.01)。结论CD4^+CD25^+high Tr细胞下降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PD-1受体在HBV—ACLF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上PD-1(Programmed death-1)的表达以及对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HBV—ACLF患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8^+淋巴细胞上的PD-1、CD95、穿孔素、颗粒酶A、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以及CD14细胞上PD—L1的表达;根据不同病情分期和不同预后比较各分子的表达差异;设15名肝硬化患者及15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1)HBV-ACLF患者CD8^+T细胞上PD-1较肝硬化组和健康组表达上调(P〈0.05);好转组PD-1表达率低于无效组(P〈0.05);早、中、晚三期PD-1表达率呈上升趋势(P〈0.05);(2)PD—L1在好转组及病情早期表达相对最低;(3)PD-1与CD95在死亡组表达明显升高;穿孔素、颗粒酶及CD107a在死亡组表达升高,但PD-1在这三类细胞上表达率非常低。结论PD-1在HBV.ACLF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表达上调,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其上调表达可能促进总CD8^+T细胞的凋亡,但对于具有杀伤活性的CD8^+T细胞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T调节性T细胞(Tregs)及TGF-β在不同病程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是否与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具有相关性。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MM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的比例并分析比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1)化疗后组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比例均显高于初诊组及正常对照组;初诊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4+CD25+CD127lowT细胞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其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化疗后稳定期CD4+CD25+CD127lowT细胞与活动期没有差异,但其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明显低于活动期。(3)MM各组TGF-β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TGF-β与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不成相关性。结论: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MM患者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且化疗及疾病进展程度可能影响其在外周血的比例。TGF-β可能不是导致其比例增加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凋亡受体CD95分子与共刺激分子CD28、CDl52(CTLA-4)的表达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的凋亡受体CD95(Fas)与共刺激分子CD28/CDl52表达。结果: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CD3^+T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比值增加(P=0.008),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CD95分子表达均上调(P=0.001),以CD8^+T细胞上CD95分子增加更为明显;CD28和CD152分子在不同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均上调(P〈0.05),然而,CD4^+T细胞以CD28分子表达增加为主,而CD8^+T细胞则CD152分子表达增加为主。结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细胞亚群失衡,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52表达异常增加,提示T细胞活化与抑制性调节发生紊乱。T细胞亚群上凋亡受体CD95分子表达增加,以CD8^+T细胞为主,说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者淋巴细胞的减少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受体配体途径和负性共刺激分子CD152抑制信号途径,其中以CD8^+T细胞减少为主,造成患者细胞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和分析不同病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 Treg)水平特点和意义。方法:选取进行期(70例)、稳定期(64例)和消退期(3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知情同意后,取外周抗凝全血,分离单一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病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的水平,并统计分析其特点与意义。结果:进行期、稳定期和消退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与CD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2.86±0.9)%、(3.95±0.6)%和(4.77±0.1)%。稳定期和消退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明显高于进行期组(t^'=8.312,P〈0.01;t=10.126,P=0.000),而消退期组明显高于稳定期组(t^'=4.588,P〈0.01)。值得注意的是,消退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消退期组仍低于正常对照组(t=2.281,P=0.0264)。结论:不同病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提示CD4^+ CD25^high Treg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和病程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做出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不同病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的表达,来分析与IBD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2例IBD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测定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mRNA表达水平低于缓解期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缓解期Foxp3mRNA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及PBMC中的Foxp3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mRNA表达下调,而恢复期其表达回升,且二者呈正相关,并与临床活动评分呈负相关,因此认为CD4^+CD25^+Treg细胞和Foxp3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严重烧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改善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大鼠分成休克期切痂组(A组)、常规切痂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C组不烫伤。A组伤后第6h、B组伤后第4d切痂,并于伤后第1、5、9d各活杀10只,取材送检,观察其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1)A、B组与C组比较:A、B组烫伤大鼠各时相点CD3^+T细胞变化不大(P〉0.05),但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T细胞增高(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2)A组与B组比较:A组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细胞降低(P〈0.05或P〈0.01),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表达及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1)大鼠烫伤后细胞免疫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2)休克期切痂可以改善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增加外周血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提高经活化后脾脏CD25^+T淋巴细胞数。从而改善烫伤大鼠伤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HFM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HLA-DR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标志、T细胞亚群及其HLA-DR抗原表达.结果 HFMD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的百分率(63.82±7.7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M^+T细胞的百分率(34.29±7.3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HLA-DR^+淋巴细胞(28.30±7.61)%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5);CD8^+T细胞表达HLA-DR水平(1.34±1.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淋巴细胞CD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淋巴细胞异常激活现象,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CD8^+T细胞为主,其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CD4ˉCD8ˉ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在手足口病病人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6例手足口病患者以及1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ˉCD8^+、CD3^+CD4^+CD8^+、CD3^+CD4^+CD8ˉ与CD3^+CD4ˉCD8ˉ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手足口病患者组CD3^+、CD3^+CD4ˉCD8’、CD3^+CD4ˉCD8ˉ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降低(P值分别为0.008、0.050、0.025)。CD3^+CD4^+CD8^+、CD3^+CD4^+CD8ˉ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7、0.775、0.149),以上各细胞亚群的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在年龄与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患者CD3^+CD4ˉCD8ˉ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CD3^+、CD3^+CD4ˉCD8^+异常变化提示其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