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吴强  秦小永  叶蕊 《河南中医》2010,30(10):1018-10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控制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穴配合耳穴按压与口服利多卡因药物麻醉相结合;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药物麻醉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检查反应、满意度和愿意再检查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人在胃镜检查中的恶心呕吐、流涎、躁动、屏气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在病人满意度和愿意再检查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配合耳穴按压能有效控制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量化针蜱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选用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健康人体进行一定量化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关系的探讨。结果:普通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手法在同侧商阳穴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侧少商穴平补平泻手法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以温度升高为主,与针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针刺手法尽管也有一定的穴位温度升高的趋势,但是与针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针刺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手穴位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循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纤维胃镜检查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长君 《中国针灸》2000,20(9):520-520
纤维胃镜检查时 ,患者往往有明显不适感 ,如呼吸停顿、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咳嗽、呼吸不畅等 ,给纤维胃镜检查带来困难。本试验采用针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接受纤维胃镜检查患者 92例 ,男 4 7例 ,女4 5例 ;年龄 4 9 3± 14 3岁 ;体重 59 2± 11 1kg。随机分 3组 ,针刺组 31例 ,男 17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56岁 ,平均 4 4 1岁 ;体重平均 58 3kg。对照组共 61例 ,分 2组 ,第1组为口服奥丹西隆组 31例 ,男 12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37岁 ,最大 63岁 ,平均 51 1岁 ;体重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镜检查术中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3组均在胃镜检查前于咽部喷1%丁卡因.A组于胃镜检查前20 min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直至胃镜检查结束;B组于检查前20 min给予电针疗法直至胃镜检查结束;C组于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记录每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A组和B组胃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比C组少,血压和心率平稳,而C组血压和心率有不同程度升高;A组与B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电针疗法均能有效控制胃镜检查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两者作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操作简便,更适合患者检查体位的需要,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韩氏穴位刺激仪对胃镜检查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韩氏穴位刺激仪 (HANS)对胃镜检查的应激反应有无抑制作用 ,并以异丙酚麻醉对该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 ASA ~ 级 12 0例门诊胃镜检查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 组为 HANS, 组为异丙酚 , 组为 HANS+异丙酚 , 组为对照组 ,不予任何镇痛措施。结果  组 MAP、HR、血浆皮质醇 (Cor)和血糖 (Clu)浓度均比 组低 (P<0 .0 5 ) ,流涎、恶心呕吐和屏气不良反应亦比 组少 (P<0 .0 5 ) ,比 组更得到病人接受 (P<0 .0 5 ) ; 组异丙酚用量比 组少 ,Sp O2 比 组高 (P<0 .0 1) ,并且无血压下降。结论  HANS能抑制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能减少异丙酚麻醉的药量 ,用于胃镜检查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胃镜检查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刻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诱导后、检查开始时、检查5 min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防治效果优良率99例(99.0%),均高于对照组91例(91.0%),P<0.05。观察组异丙酚总量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3.0%)低于对照组11例(11.0%,χ2=4.916,P<0.05)。结论: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可显著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不同穴位对冠心病患者全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选择内关、心俞、膻中、足三里、神门、三阴交、厥阴俞、郄门、太冲、哑门10个腧穴,以无创伤心功检测为指标,开展针刺对300例冠心病患者全心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后左右心功能多呈良性变化,在改善指标的数量、程度、MVO_2和心电图疗效上,以内关、三阴交、太冲、哑门最为明显,其次为心俞、厥阴俞、膻中,再其次为郄门、神门、足三里,存在相对特异性。这一结果为针刺治疗冠心病的穴位筛选和组方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针刺穴位的组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籽按压控制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02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干预组采用检查前耳穴贴籽按压与检查中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并局部利多卡因药物麻醉相结合;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药物麻醉。检查结束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评价,根据视觉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胃镜检查中不适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耳穴贴籽按压能有效控制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针刺丰隆穴干预胃镜检查者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针刺丰隆穴,对照组采用假针刺丰隆穴。观察两组在胃镜检查中的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7%,对照组为6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刺丰隆穴能有效减少胃镜检查中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放化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评价与转化中心近6年来开展的针灸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的研究结果,结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的针灸在肿瘤研究方面的共识及最新临床证据摘要(PDQ?),对针灸在干预肿瘤化疗、手术后不良反应中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挖掘和探索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以上病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电针内关穴防治胃镜检查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248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盲数据处理)的方法,评价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在缓解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观察指标上,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恶心"和一些次要指标上,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可以防治胃镜检查时的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不良反应,初步评价电针内关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电针内关穴防治胃镜检查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48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盲数据处理)的方法,评价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在缓解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观察指标上,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恶心”和一些次要指标上,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防治胃镜检查时的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不良反应,初步评价电针内关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得气及假针刺等不同刺激手段对经穴及经线上穴点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影响,研究针刺得气与外周组织能量代谢效应的相关性.方法:共测试二十名健康志愿者(男性8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29岁),采用经皮二氧化碳测定仪,分别以五种不同的针刺方式刺激内关穴,在针前、针中及起针后测定上肢手厥阴心包经合穴曲泽及心包经上非穴点A(天泉与曲泽连线下1/4处)、B(曲泽与郄门连线1/2处)的经皮二氧化碳释放量,并与非心包经穴点c(A点尺侧旁开2 cm)、D(B点尺侧旁开2crn)进行对照.结果:针刺前后相比,假针刺和浅针刺组五点上的TCE值均有升高趋势,其中B点及曲泽穴上针刺中与针刺后的TCE比较有统计意义;得气组A点、B点及曲泽穴针剌前后TCE值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经外C点、D点针刺前后的TCE值有一定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用机械力压迫阻断内关穴前后的郄门或大陵穴后,曲泽穴及A、B点上TCE值针刺过程中有所下降,起针解除压迫后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假针剌可以对全身起到一个刺激作用,也有升高局部体表能量代谢的作用,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针刺浅,医者或受剌者并没有传统的针感,但仍然可以获得临床疗效.传统针刺得气的操作方法能明显提高相关经线上的体表能量代谢,机械阻断可降低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7.
针灸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的不良反应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在针灸已经逐渐得到世界承认的今天,仅仅是探讨其主治功能不够的,针灸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必须引起针灸界的警觉与深入研究,本文探讨了针灸不良反应未被重视的原因及后果,针灸不良反应产生的可能原因,研究的意义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异丙酚复合麻醉防治胃镜检查中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35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5例。实验组采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相结合;对照1组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相结合;对照2组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检测3组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异丙酚用量、胃镜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观察患者胃镜检查应激反应并比较防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中BP、HR、RR和SPO2的变化较对照1组、对照2组稳定(P0.05或P0.01)。实验组异丙酚用量、胃镜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2组,对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亦优于对照2组(P0.01或P0.05);但与对照1组比较,实验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异丙酚麻醉是防治胃镜检查应激反应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保持患者生理机能相对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吐法治疗血瘀胸痛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某 ,男 ,34岁 ,农民。2 0 0 1年 4月 2 7日就诊。患者于 2天前胸部受猛击后胸痛 ,次日晨出现重度呼吸困难。现诊见患者痛苦病容 ,胸痛不可按 ,呼吸困难 ,舌质正常 ,脉沉涩。诊为肺外伤积瘀 ,试治以活血行瘀之品 ,用瓜蒂桃仁红花汤 (瓜蒂 9g,桃仁30 g,红花 30 g)浓煎顿服。服后大吐 ,并咯出黑色瘀块 ,诸症大减 ,呼吸通畅。隔 2日后又服 1剂而病愈。吐法治疗血瘀胸痛1例@田林君$山东省聊城市肿瘤防治院!2520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