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手术围术期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水平高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肺动脉导管(PAC)一直作为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技术之一,但由于其有一定的创伤性、并发症以及操作复杂等原因,在临床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随着对血流动力学与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相互关系认识的深人,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 COS)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本文就L COS的诊治要点进行了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我院1990年8月~2 0 0 2年11月为≥6 0岁老年人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手术5 3例,男2 9例,女2 4例,年龄6 0~71岁。病史14~32年。术前心功能 级18例, 级35例。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5 8%~80 %。本组施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4 5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二尖瓣置换3例。发生L COS18例,死亡4例(病死率7.4 % )。L COS诊断标准:收缩压<12 .0 k Pa,或者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的2 0 % ,持续≥2 h;中心静脉(CVP) >1.73k Pa,…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左心辅助装置抢救5例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患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例左心辅助装置抢救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的资料。结果:5例心脏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患经左心辅助装置处理后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满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减少,进入后期康复。结论:预防出血、血栓栓塞、感染和加强血液动力学监护是应用左心辅助装置抢救心脏术后低心排出量病人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33例单纯CABG术后因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11)岁,35~76岁。其中24例先行放置IABP,9例放置ECMO,ECMO辅助均采用静脉动脉(V-A)模式。结果:21例(63.6%)成功脱离ECMO,13例(39.4%)痊愈出院。平均ECMO辅助时间55h,平均监护室停留时间6 d。主要并发症为感染12例、肾衰竭需要透析11例、氧合器血浆渗漏10例、出血6例、肢体缺血5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结论:ECMO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ABG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短期机械辅助方法,及时放置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通过β-肾上腺素能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和α-肾上腺素能作用使血管轻度收缩,并具有不被α-或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拮抗的直接特异作用而使肾脏和肠系膜血管扩张。本文介绍术毕呈低心排出量不能撤离体外循环时,联合应用多巴胺和苯苄胺的经验。方法:27例年龄8个月至6岁8个月因先天性心脏病而作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其中9例在术毕不能撤离体外循环时应用苯苄胺和多巴胺,其余18例单用苯苄胺作对照。所有病例在体外循环初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EGDT)策略。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低血容量患者5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9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根据传统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治疗组根据EGDT方案进行液体治疗,观察两组第8、24、48小时液体输入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HR、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水平(Lac)、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种、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第8、24小时晶体、胶体用量,液体总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8、24小时CVP、Scv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第8、24、48小时MAP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血压波动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8、24小时Lac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8小时无明显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能动态反映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实时监测容量指标,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指导液体管理,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收集310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CPB)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分为LCOS组和非LCOS组,对可能引起LCOS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时间、心脏畸形类型(单纯型/复杂型)、CPB术前心功能、年龄是LCO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对年龄小、心功能差和复杂心脏畸形患儿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缩短CPB时间,可预防并减少LCOS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非心脏性大手术病人中,造成手术后心脏病发生和引起不良后果的多般是术后心肌缺血,而不是术前的心脏状况。作者以连续记录围手术期的心电图,进一步评价了导致术后心脏并发症的机制,并前瞻性分析了经受较大血管手术病人的心肌缺血特点,以及与心脏不良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出量(C0)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危重病人共255例,对其进行无创CO监测,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及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CC0)检查,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的c0监测情况。结果:无创CO监测、心脏彩超检查、PiCCO检查测得到CO平均值分别是(5.07±2.14)L/min、(4.91±2.08)L/min、(5.14±2.16)L/min,经方差分析,三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两两之间比较发现,与心脏彩超检查相比,无创心排出量监测、PiCCO检测的CO值显著升高(P〈0.05,P〈0.01),而无创心排出量监测与PiCCO检测的CO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心排出量监测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监测心排出量值分别优于心脏彩超检查(P〈0.05,〈0.01),且二者无显著差异,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辅酶Q_(10)是呼吸和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电子转递过程中的一种组分.在病变心脏,这种酶的含量减少.这种酶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情况.新近的研究证实,它还有预防实验动物心肌因急性缺血损伤的作用.本文从临床实践评价辅酶Q_(10)预防开心术后心脏发生低排出量的作用.方法:Kyushu大学医院于1978年11月~1980年6月收治的50例后天性心脏瓣膜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一组(治疗组)病人于术前六天使用辅酶Q_(10)30~60毫克.第二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吴熙明  冼磊  何巍 《山东医药》2010,50(48):59-60
目的评价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I)-Ⅲ治疗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MEDLINE、EBSCO、CBM、中国期刊网,手工检索会议记录(1988年1月~2009年1月)。由2名评价者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简单评价法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个研究,包括180例研究对象,2个研究具有同质性,进行Meta分析,而对另一个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与Dobutamine和左西孟旦比较,PDI-Ⅲ组MAP、CI升高都不明显,而PCWP、SVR明显降低。结论 PDI治疗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上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早期低心排出量(简称低心排)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早期低心排11例患者诊治的资料。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低心排11例中6例术后早期死亡,另外5例经积极处理痊愈出院。结论:改善法乐氏四联症的手术技巧,合理地纠正畸形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小儿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患者预后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鉴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风险评估和预防就变得至关重要。当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防手段多种多样。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及疗效确切的预防方案。本文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对目前热门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风险评估与预测手段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防及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连续48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插管直按测定平均桡动脉压(MRP)和平均股动脉压(MFP)。心肺转流结束后须要球囊反搏或正性肌力药物支持者已经除外。术后即刻,A组8(男7、女1)例患者(17%)MRP比MFP低10~30mmHg(67.2±20.28对80.0±19.34mmHg,p<0.001),B组40(男6、女34)例患者(83%)MRP等于MFP(92.9±12.9对93.7±13.62mmHg,NS)。AB两组的年龄(53.8±9对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在心脏术后低心排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甬安 《心脏杂志》2001,13(3):242-242
心脏术后低心排征药物疗效不佳 ,死亡率较高。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IABP)术于低心排征 ,近期疗效满意。作者就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选择 1999- 0 5~ 2 0 0 1- 0 3心脏术后并发低心排征患者 8例 ,其中 4例为冠脉搭桥术后、4例为风心换瓣术后。均符合低心排征诊断标准。 8例按年龄、病情、病种可比性分为 IABP组和对照组。低心排征诊断标准 :1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2 0 % ,持续 2 h或以上。 2尿量每小时 <0 .5 ml/ kg,持续 2 h或以上。 3左房压 (L AP) >18m m Hg(1mm Hg=0 .133k Pa) ,持续 2 h或以上…  相似文献   

16.
快通道心脏麻醉指的是选择合适正确的麻醉方法,从而可以在患者手术后尽早将气管插管取出,缩短患者在加护病房的时间,从而降低住院费用,提高预后〔1〕。笔者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进行心脏手术的65例老年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拔出导管的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脏停搏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应用心脏停搏液在心肌保护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仍有许多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复习,讨论冠状静脉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在心脏直视手术中使用的可行性、使用技术、应用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改良上下腔静脉阻断法在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技术,结合使用“哈巴狗”钳及肠钳阻断上下腔静脉完成微创心脏手术24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房黏液瘤摘除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同期三尖瓣成型术12例.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术中上下腔静脉阻断充分,无漏血,无上下腔静脉损伤,无围术期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改良上下腔静脉阻断法在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中应用,安全、简单容易、阻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接受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病患者术后为其提供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有效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伴血管麻痹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通过研究40例LCOS的患者,根据PICCO监测,外周血管阻力低下的20例视为实验组,剩余20例为对照组;借助于术前、术中、术后相关监测指标来分析LCOS患者外周血管阻力低下的原因。结果:两组在心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指数、外周血阻力、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IL-8、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术前心脏大、心功能差,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外循环的不良事件,术后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心肌功能受损及外周血管阻力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