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提高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方法 :对收治 2 5例这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手术行颞底 经天幕入路 ,余 10例行枕下乙状窦后等其他入路。肿瘤全切 2 2例 ,次全切除 2例 ,大部切除 1例。结论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全切是其最佳方法 ,颞底 经天幕入路是一良好手术途径 ,其术野显露充分 ,易于达到肿瘤全切 ,微创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获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7例,加重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可分成为:(1)颅中窝型;(2)颅后窝型;(3)颅中后窝型;(4)颅外型;(5)颅中窝颅内外沟通型;(6)颅中后窝颅内外沟通型。颅中窝型肿瘤宜取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颅后窝型肿瘤宜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颅中后窝型肿瘤宜取颞底经天幕入路。颅中窝颅内外沟通瘤宜取颞下硬脑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最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按肿瘤位置分为5型:颅中窝型3例,颅后窝型8例,颅中后窝哑铃型26例,颅中窝颅外型2例,颅中后窝颅外型2例。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13例,颞底经天幕入路14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乙状窦前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13例,时间3~84个月,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三叉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手术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切除程度和较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鞘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鞘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7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Ⅰ型(中颅窝型) 3例采用颞下入路或额颞眶颧入路切除 ;Ⅱ型 (后颅窝型 ) 6例采用额颞眶颧入路或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 ;Ⅲ型 (哑铃型 ) 8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 1 6例 ,次全切除 1例。结果 本组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1 4例获MR确诊。1 0例门诊随访 2~5年无复发者 ,Karnofsky评分 :8例 >80分 ,2例 60~ 70分。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早期进行CT、MR检查均可明确诊断 ,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2007 - 2010年应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21例.术前CT及MRI评估位于中、后颅窝肿瘤大小及岩骨侵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Mp型12例,MP型7例及mP型2例.结果 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暂时性脑神经麻痹4例,1例脑脊液漏,经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愈.随访18例,时间6个月-3年(平均22.4个月),2例次全切除肿瘤复发,均位于后颅窝,经乙状窦后入路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肿瘤明显侵蚀破坏岩骨者.然而,如果后颅窝肿瘤部分过大时,该入路显露不足,难以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7 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采用Kawase入路19例,乙状窦前入路18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33例,4分3例,3分1例。26例(Kawase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1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个月;GOS评分5分24例,4分2例;颅脑MRI及CT复查,全切肿瘤无复发,未全切肿瘤无增大。结论 灵活选择乙状窦前入路及Kawase入路切除中后哑铃形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中颅底硬膜间入路切除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1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中颅底硬膜间入路切除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中Mp型5例、MP型2例。7例患者术后第1d复查MRI显示肿瘤均全切,无手术死亡者;术后脑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3例,无加重和出现新的脑神经麻痹;1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和颅内感染,经腰穿置管脑脊液引流和抗生素治疗痊愈;1例出现颞肌萎缩。术后7例患者均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中颅底硬膜间入路手术是切除Mp型和部分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在硬膜间进行手术操作,有利于脑组织、脑神经及血管的保护,手术损伤小、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底颞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颅底颞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82.1%),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前22例面部麻木、感觉减退患者中,术后16例(72.7%)获得不同程度缓解。术前20例颅神经麻痹者中,术后16例(80%)获得不同程度好转。术前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锥体束征、小脑征及面部疼痛者术后均获得缓解。12例患者获得5个月∽7年的随访,5例未全切除患者中复发2例。结论颅底颞下-天幕入路具有路径短,暴露充分,创伤小,易于达到一期全切等优点,适合于绝大多数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颞下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改良常规颞下入路,以减少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 .方法 采用耳前1 cm颧弓向上向后弧形切口,绕行耳廓上方约1 cm到达乳突,铣开4 cm×2 cm大小骨窗,平中颅底,经颞下行中颅底部位病灶的手术治疗l5例.结果 9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l例.4例岩尖区天幕下脑膜瘤和2例颞底胶质瘤均全切除.结论 颞下小骨窗入路可以达到常规颞下入路的效果,可以满足中颅窝后部、颞叶底面及天幕区的肿瘤切除术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后颅窝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颞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中后颅窝肿瘤20例,其中神经鞘瘤7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膜瘤1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19例Labbe静脉处理未处理,1例切断。术后出现复视2例、面瘫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偏瘫1例、延髓麻痹1例。结论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是中后颅窝肿瘤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良常规颢下人路,以减少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方法采用耳前1cm颧弓向上向后弧形切口,绕行耳廓上方约1cm到达乳突,铣开4cm×2cm大小骨窗,平中颅底,经颞下行中颅底部位病灶的手术治疗15例。结果9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1例。4例岩尖区天幕下脑膜瘤和2例颞底胶质瘤均全切除。结论颞下小骨窗人路可以达到常规颞下入路的效果,可以满足中颅窝后部、颞叶底面及天幕区的肿瘤切除术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利用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对中颅窝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2例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对术中解剖、手术技巧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经病理学检查均为神经鞘瘤。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结论鞍旁硬膜间腔岩尖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的分型、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20年手术治疗的18例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起源的部位分为神经节型(M型)、周围型(V型)、神经根型(P型),并根据肿瘤分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结果 18例中,M型10例(其中M0型1例,Mp型7例,MP型2例),P型8例(其中P0型3例,mP型5例)。12例采用颞下硬膜下经小脑幕入路(7例Mp型,1例M0型,1例P0型,3例mP型),4例采用颞下硬膜外经岩前入路(2例MP型,2例mP),2例使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P0型)。18例中,肿瘤全切除12例(其中M型8例,P型4例),部分切除6例(Mp型2例,P0型2例,mP型2例)。术后症状缓解14例,加重4例。术后随访6个月~8.5年,平均38个月;2例全切除术后复发(M型和P型各1例),4例部分切除进展,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1例选择放疗。结论 对于颅中、后窝三叉神经鞘瘤,按照起源部位进行分型利于肿瘤的全切除,降低复发率。建议M型以及部分P型肿瘤使用颞下硬膜下经小脑幕入路,但是肿瘤发生位置多种多样,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改良翼点-经颞叶-经小脑幕(modified pterional transtemporal transtentorial,MPTT)入路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MPTT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颅中窝型10例,颅中后窝骑跨型2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1例。所有病人随访3~90个月,1例病人肿瘤复发伴巨大囊肿再次手术。其余病人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面部麻木、感觉减退状况好转。结论 MPTT入路是切除颅中窝型、颅中后窝骑跨型三叉神经鞘瘤合适的入路选择,该入路暴露充分,视角佳,全切除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额颞颧-硬膜外入路切除7例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其术后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三叉神经鞘瘤。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面部感觉减退、咀嚼无力等三叉神经损伤症状。随访48~60个月,平均54个月,无肿瘤复发,7例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额颞颧-硬膜外入路适用于海绵窦区三叉神经鞘瘤,可保护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手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9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患侧三叉神经麻痹.肿瘤可位于中颅窝、后颅窝或骑跨中后颅窝呈哑铃形.本组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20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5例,主要表现为面部麻木和眼球外展受限.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起源部位和生长方向复杂.MRI对临床诊断及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意义.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相结合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的肿瘤均位于中上岩斜区;其中包括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6例;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部分缓解4例。术后2例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出现暂时性轻度面瘫,2例面部疼痛患者出现面部麻木。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根据个体需要磨除岩骨骨质增加暴露空间,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可通过缓慢释放中颅窝底及环池周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增加暴露空间,根据Labbe's静脉位置向前适当调整颞底暴露可降低静脉损伤风险。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适用于切除中上岩斜区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