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应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按摩、肢体活动锻炼)等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显效62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可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中风,即脑卒中,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发。不少患者经救治后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通称中风后遗症。对于中风后遗症,中医有十分丰富的治疗经验,除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药物、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方法外,强调饮食要注意清淡、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遗症治以祛瘀通络,养血补气。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灸法温阳散寒,温经通络、活血逐瘀消痹;针灸配合效果更佳。功能训练(体位保持、肌力恢复、平衡力、语言训练)、情志调适、饮食调理等有助于中风后遗症康复。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再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风后遗症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娟 《河南中医》2005,25(11):88-88
1999-2004年,我们观察81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发现后遗症期的瘫痪肢体、言语功能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并能降低中风病的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透刺法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状,多属中风证中经络型,以肢体瘫痪,伴有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为临床表现.笔者采用透刺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萍 《中医药研究》2010,(4):494-495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下利为主。而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针灸治疗中风效果良好,而其中一个关鞋环节就是选经用穴。如何科学地用穴以提高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劳少中风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针灸及运动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早期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几年治疗中风后遗症早期的针灸及康复治疗方法、技术做了简要介绍、总结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灸及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病人的早期恢复具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综述近10年来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概况。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西医治疗手段较局限,且常留有吞咽不利、运动受限、言语不清等后遗症,极易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中风后遗症是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近年以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从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运动障碍及失语症三大主症入手,探究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方法。认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操作性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血瘀,导致脑溢血或者脑痹阻。发病特征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疗效毋庸置疑,在多种辅助方法配合下,疗效更加明显。本着传统医学理论指导,加之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病理特点的分析,使针灸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不同针灸方法根据病理不同,相互配合使用,头针、体针的配合、眼针和腹针配合,能解决多种中风后遗症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提供参考。方法:筛选CNKI收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 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190首,涉及204味中药,活血、益气中药出现频次较高;常用药对36个,频次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3味中药组合为地龙、当归、黄芪,4味中药组合为川芎、地龙、当归和黄芪。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剂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黄芪常配伍应用;演化核心组合48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重在益气活血通络,标本并治。按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选方用药,以药性温热、味甘辛,归肝、脾经者为多。  相似文献   

11.
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先富 《光明中医》2010,25(5):871-872
目的探讨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两组。采用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为治疗组,并设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6.7%。结论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郭晋梅 《新中医》1995,27(7):55-55
浅谈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郭晋梅中风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随着患病率的上升和急性期死亡率的下降,后遗症患者随之增多。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最大程度的减轻后遗症患者的致残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笔者近年来以自拟五虫散配合针剂、汤剂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络复原颗粒剂佐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营养脑神经药物(茴拉西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通络复原颗粒剂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中风后遗症神经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风后遗症神经缺损改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复原颗粒剂佐治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致残率极高。中风后遗症是中风急性期有效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等后遗症状。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补脾通络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接经全息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大接经全息疗法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 42例 ,结果显效 16例 ,有效 15例 ,好转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 92 8% ,提示本法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为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杨丽荣 《河南中医》2014,(12):2338-233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电针治疗。结果:50例中,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 家父樊美章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尤擅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兹据家父口授及临证笔记就其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整理介绍如次。1.病机认识不可囿于经络当深究脏腑一般认为中风后遗症的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等为病在经络。当然,从外在形症上看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风后遗症的经络形症与内在脏腑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由于脏腑之证转遗而来的中风后遗症更应重视与内在脏腑的关系,这种情况下虽然临床表现为经络形症,但主要病机仍在脏腑。《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据此家父强调:中风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脏腑功能未能完全改善,而使外络肢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中风后遗症的病机固然与多气多血之阳明经腑有关,但心肝肾等脏腑的失调未复亦当重视。加之后遗症患者多情怀不舒沉闷不乐或急躁易怒,这样以来可进一步导致或加重心肝功能之失调。脾主四肢,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不遂,活动减少,且因患者多思多虑,病情日久必然使脾之气结,运化功能呆滞不醒。中风后遗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之人,所以多有元阴元阳不足的病机存在。诸如此类,内在脏腑功能切切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风后遗症患者确立比较完善的针灸治疗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抗复发作用。方法 :将 1 0年内用针灸治疗与相同时间内西医脑系科运用药物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其存活率、死亡率尤其是复发率进行观察。并对复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复发率为1 1 2 8% ,药物组复发率为 2 9 45 % (P <0 0 5 )。结论 :针灸疗法能有效预防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10~2012年运用电针配合康复疗法对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恢复状况良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实践经验,客观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结果: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防治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