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结果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升高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非感染性炎性反应有关,血小板可能在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E-选择素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和25例轻-中型颅脑损伤(GCS9~15分)患者连续测定伤后12、24、48、72、96h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预后评分(GOS)。观察可溶性E-选择素与GOS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在伤后12h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最高,连续96h高于正常(P<0.05),升高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组。伤后12h可溶性E-选择素>60μg/L的患者预后明显不良(P<0.05)。结论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而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炎症发生是脑梗死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近年来脑梗死患者继发的半暗区神经细胞损伤与炎症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1] ,脑缺血受损部位有白细胞的浸润和炎性细胞因子存在 ,证明炎症过程参与了急性脑缺血的神经细胞损伤[2 ,3 ] ,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T α)二者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它们在脑梗死中起什么作用 ,临床研究少见报道。为此 ,我们检测了 30例脑梗死 (发病第 1、5、14天 )和 30例健康人血清sE selectin、TNT α的浓度变化 ,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探讨它们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4.
5.
王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5):133-134
冠心病(GIID)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疾病。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炎症反应的长期刺激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溶性E-选择素、P-选择素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有文献报道,在粥样硬化斑块处,可溶性E-选择素、PL选择素的表达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P-选择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王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9)
冠心病(CHD) 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种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疾病.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炎症反应的长期刺激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溶性E-选择素、P-选择素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有文献报道,在粥样硬化斑块处,可溶性E-选择素、P-选择素的表达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P-选择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2].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变化,探讨其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0例结直肠癌患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并以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是预测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选择素)、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P-selectin,s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严重烧伤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的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均有表达,严重烧伤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全身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有关,血小板可能在烧伤后机体凝血功能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血清总IgE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血清总IgE在季节性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者血清总Ig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血清总Ig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血清总IgE明显高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0.01)。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高于常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总IgE水平与变应性鼻炎的发作强度呈正相关,有助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LT)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oderate acute pancreatitis,MAP)、16例重痘急性胰腺炎患者(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均于入院时和入院第24、48小时及第7、14天采集静脉血,用EU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清TNF-α和sE-SLT的浓度;同时取2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SAP患者于入院时血清TNF-α的浓度显著升高,于入院24 h达高峰,至入院第14天仍未降至正常水平;在各个时间点,SAP患者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MAP患者及正常者(P<0.05).SAP患者的sE-SLT浓度于入院时即升高,入院48 h达高峰,第14天降至正常水平;SAP患者的sE-SLT浓度在入院时至入院第7天均显著高于MAP患者和正常者(P<0.05).MAP患者入院时,TNF-α浓度和sE-SLT浓度均显著升高,均于24 h达高峰,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MAP患者的血清TNF-α浓度和sE-SLT浓度在入院时至入院第48小时均高于正常者(P<0.05).AP患者入院时和入院第24小时,血清sE-SLT的浓度与TNF-α的浓度呈正相关;在入院24 h内,sE-SLT的浓度与血清TNF-α的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AP患者血清TNF-α和sE-SLT浓度的动态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联合监测血清TNF-α和sE-SLT有助于SAP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及鼻眼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0例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310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将过敏性结膜炎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点眼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喷鼻联合人工泪液点眼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3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中,50例(16.67%)并发变应性鼻炎;31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59例(19.03%)并发过敏性结膜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9例同时并发两种疾病患儿,均进行眼结膜与鼻黏膜的刮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其中60例(55.05%)结膜刮片与67例(61.47%)鼻黏膜刮片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比72.00%)(P0.05);4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预防过敏性结膜炎在未来预防变应性鼻炎中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纳入指标;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喷鼻联合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利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有效率92.4%。结论经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变应性鼻炎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微波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和鼻炎患儿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儿童医院门诊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lgE(SlgE)抗体和总 lgE 进行检测,对尘螨过敏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免疫治疗组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对照组按普通药物抗过敏治疗,治疗6个月、12个月给予临床控制指标评分,同时观察患儿血清中 SIgE 的改变。结果218例过敏患儿吸入性过敏114例(52.4%),食入性过敏101例(46.3%)。98例尘螨过敏患儿占总过敏者和吸入性过敏者的44.95%和85.96%。免疫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脱敏治疗患儿 SIgE 阳性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18例过敏患儿的特异性过敏原检测中尘螨过敏者最多;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和鼻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卢新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6):626-628
目的研究血清乳铁蛋白(LF)水平变化及其与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临床诊断为AR的儿童和35例健康儿童分为AR组(轻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中-重度间歇组、中-重度持续组,分别为30例、28例、23例、21例)和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LF和白介素-5(IL-5)水平。结果 AR各组患者血清L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52、3.14、3.22、3.37;3.58、3.73、3.88、3.97,P均<0.05);轻度持续AR组、中-重度间歇AR组和中-重度持续AR组血清LF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间歇AR组,IL-5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间歇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13、3.52、3.67;3.82、3.95、4.32,P均<0.05);中-重度间歇AR组和中-重度持续AR组血清LF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持续AR组,IL-5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持续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83、4.11;4.27、4.54,P均<0.05);中-重度持续AR组血清LF水平明显低于中-重度间歇AR组...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6):14-16
儿童是变应性鼻炎的高发年龄。变应性鼻炎可给患儿的学习及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使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本文主要针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依据儿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病理过程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PAR组(40例)经阿罗格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慢性鼻炎组(CR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NO水平。结果PAR组经阿罗格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血清中NO浓度分别为(63.85±12.43)、(47.36±11.8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R组治疗前血清NO浓度与CR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R组治疗后血清NO浓度与CR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在PAR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今后防治PAR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对6~12岁的60例变应性鼻炎和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行为调查比较,行为调查内容包括睡眠、性格、记忆。结果变应性鼻炎儿童行为异常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经常还伴有行为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