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微型钩刀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掌握其手术方法及技巧,观察随访其术后疗效,介绍及推广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经验。方法在掌长肌腱尺侧,局部麻醉,距腕横纹近端20-25mm作8-10mm的横切口,插入槽形扩张导管,在槽的引导下插入自制微型钩刀,从腕横韧带远端到腕横韧带近端将腕横韧带彻底割开,松解受压的正中神经。结果56例61腕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根据kelly疗效评定标准。优:46腕,良:10腕,一般:3腕,差:2腕。其中1例1腕正中神经掌皮支损伤,1例术后正中神经粘连。结论微型钩刀技术治疗CTS组织创伤轻,切口瘢痕小,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手术治疗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及术后瘢痕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Kelly评定优良率为92.94%较对照组患者的74.12%显著提高,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试验组患者术后瘢痕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患者尽早参加工作,同时降低患者术后瘢痕疼痛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微创小切口内镜下微型推刀切开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治疗36例46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围术期行心理护理及早期康复指导.结果 36例患者经采取细致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措施后,术后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入院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切口感染、及时止痛、正确的功能锻炼、适当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腕管松解减压术加显微镜下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94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共108只手施行腕管松解减压术加显微镜下正中神经松解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术后1 d 87例患者症状不同程度减轻,术后7d 92例患者手麻症状基本消失。术后随访1个月~2年,大鱼际萎缩者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无1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疼痛及正中神经、掌浅弓、正中神经返支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腕管松解减压术加显微镜下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术与常规腕横韧带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CTS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实验组用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瘢痕痛发生率、神经损伤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的手最大握力及捏力、正中神经肌电图指标、手功能比较。结果实验组患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麻木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瘢痕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最大握力、捏力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腕部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AP波幅大于对照组,但CMA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MH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腕横韧带加掌腱膜扩大切开正中神经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其正中神经减压更充分,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减轻患者术后麻木、疼痛症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58例(17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采用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患者[76例(85侧])设为治疗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治疗患者[82例(93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两组术后3个月采用Kelly分级评定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不同职业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0.01)。对照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处疼痛,触压瘢痕时更明显,其中1例伴有手掌中央皮肤麻木放电感。讨论内窥镜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微型推刀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8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一涵  杨小辉 《海南医学》2011,22(4):75-76,89
目的探讨微型推刀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经验与方法,并对其术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在臂丛麻醉下,采用腕掌部单切开应用微型推刀在半开放U型槽内及内窥镜辅助下切断腕横韧带,治疗特发性腕管综合征86例103腕,达到腕管减压和正中神经松解的目的。结果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按Kelly临床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2%,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微型推刀在半开放U型槽内及内窥镜辅助下治疗特发性腕管综合征,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应用掌近侧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的126例(159侧)患者采用掌近侧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术.该切口设计为纵行长3cm,位于鱼际纹尺侧、中环指间隙延长线,远端为Kaplan基线,近端不超过远侧腕横纹. 结果经术后9个月以上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明显,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掌近侧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松解彻底、直视安全、操作简单和恢复快等优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来说是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方法 对应用生物膜的病例(23例)进行2周至3个月的随访,并与未应用生物膜的病例(46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术后不适感出现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生物膜的实验组全部病例术后2周至1个月切口区不适感症状消失,对照组不适感症状消失者仅5例,使用生物膜组能显著缩短术后不适感的时间,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使用生物膜覆盖正中神经,能有效地防止正中神经与切口粘连,减少术后不适感的出现,适宜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尺侧小弧形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尺侧小弧形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21例25腕,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测评价手术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Carroll手功能评价、神经电生理检测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满意,总有效率为96.00%,无神经损伤及再发病例。结论尺侧小弧形切口在腕管综合征治疗中是一种简单易行、暴露清楚、止血彻底的切口术式,术中细致操作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可以保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内窥镜法和开放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窥镜组38例40腕,采用内窥镜法治疗。切开组36例38腕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术后经9月~1年4个月随访,平均1年,切开组有4例腕掌侧瘢痕触痛、支撑痛,按Kelly评定标准,内窥镜治疗组优良率92.11%,切开组优良率91.67%。[结论]内窥镜法与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各有优缺点,内窥镜法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不熟悉镜下操作有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A组,28例)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B组,30例),随访14~36个月,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痛、手墩柱部痛、返支损伤及RSD)、恢复工作时间,并采用Kelly评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为96.43%,B组优良率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优于A组(P<0.05)。结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及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都有效,但内镜下腕管松解的手术治疗方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改良针刀手术加腕管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改良针刀法加腕管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6例患者共28腕接受改良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14例患者共16腕接受传统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15例患者共15腕仅接受腕管阻滞治疗。对3组患者予以疗效评价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改良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5.7%和20.8%。传统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1.3%和38.5%。腕管阻滞治疗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6.7%和85.7%。改良针刀组和传统针刀组术后疗效与复发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较腕管阻滞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改良针刀组未发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和损伤。结论:改良针刀手术易于操作,且疗效确切,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应用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治疗的腕管综合征33例(共35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8例,年龄45~63岁,平均56.7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随访评价指标包括:患手麻木痛觉、感觉、拇指对掌功能的恢复及瘢痕痛,采用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瘢痕轻微.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7个月.5侧出现瘢痕柱状痛,发生率为14.28%,6个月左右症状完全消失.顾玉东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结果示:优25侧,良8侧,可2侧,差0侧.优良率94.3%.结论 掌心联合腕部有限切开松解腕横韧带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微创双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双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27例患者均采用微创双小切口手术方式;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手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结果:研究组27例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均未伤及血管、神经、肌腱,无血肿、无弓弦状畸形等,术后中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4例术前大鱼际肌严重萎缩的患者,肌肉萎缩症状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捏力和握力与对侧比较无差别,无一例患者留有瘢痕、疼痛及神经血管并发症。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双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切口小、创伤小,腕管横韧带切除松解彻底,且暴露充分,直视空间大,有效避免了对神经、肌腱、血管的损伤,术后不留瘢痕,效果明显,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探讨手术治疗在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49例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31例和手术治疗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优12例,良9例,不满意7例,失败3例,总有效率67.7%;手术治疗组优10例,良12例,不满意3例,无失败案例,总有效率8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在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正中神经的原发伤,修复腕关节的韧带,对于出现术后拇对掌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时,应积极采取II期拇对掌功能重建术促进正中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及应用小横切口作腕管松解术,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掌长肌尺侧,远侧横纹作2cm长的切口,显露腕横韧带近缘及指屈肌腱。切除水肿的屈肌腱滑膜。在直视下将腕横韧带部分切除。结果术后随访2周,32例的症状完全消失,拇、示、中3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1a随访,19例术前大鱼肌萎缩者,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无1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痛及尺神经、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腕部小切口直视下行腕管松解术,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腕管阻滞加改良针刀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共56腕接受改良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28例患者共32腕接受传统针刀法治疗,同时行腕管阻滞;15例患者共15腕仅接受腕管阻滞治疗.对三组患者予以疗效评价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 改良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5.7%和20.8%.传统针刀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81.3%和38.5%.腕管阻滞治疗组术后总有效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46.7%和85.7%.改良针刀组和传统针刀组术后疗效与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腕管阻滞治疗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改良针刀组未发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和损伤.结论 改良针刀手术易于操作,且疗效确切,病人痛苦小,后遗症少,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腕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111例,其中33例采用腕关节镜治疗,40例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38例采用传统松解手术治疗。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记录两点辨别觉、握力和捏力、VAS评分、Levine评分和Kelly疗效评定情况。结果:①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工作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的两点辨别觉、握力和捏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个月时,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的VAS评分、Levine评分和Kelly疗效评定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传统手术组的瘢痕长度和瘢痕触痛发生率显著高于腕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松解术均可有效治疗腕管综合征;传统松解术后发生瘢痕增生和瘢痕触痛的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组(A组,28例)和内镜下腕管松解术组(B组,30例),随访14~36个月,主要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痛、手墩柱部痛、返支损伤及RSD)、恢复工作时间,并采用Kelly评定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为96.43%,B组优良率为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优于A组(P<0 05).结论 微创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及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都有效,但内镜下腕管松解的手术治疗方法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