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odem Preparafion Technology of TCM)(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筹建。中心是相对独立的研究实体,由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领导,直属上海中医药大学,并联合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中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2.
6月29日,由我校承担的“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通过了由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论证。专家组听取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教授代表该实验室所作的建设计划汇报,并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一致认为,该实验室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两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为主体,整合上海交通大学相关领域的重要骨干学科,建设基础扎实,  相似文献   

3.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优化实验示范中心内涵建设,最终提高基础医学的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我校一年来的教学工作,以实施质量工程有关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动员全校上下迎接教育部即将对我校实施的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2008年10月29日,召开了2008年度教学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各二级院部中心党政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校教学督导组负责人及校课程与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卫生学校始建于1956年,1993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  相似文献   

6.
儿科学国家精品课程中的特色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应当以优异的教学质量为标准,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保持传统的优势,针对时代的需求,建设出自己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2004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成功地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儿科学。我们的体会是:按照“湘雅”严谨的临床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将“创新思维”和素质教育贯穿临床教学的始终,使儿科学课程的教学既严谨有序,又具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据悉,在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公布的2007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各类立项项目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在特色专业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评选领域喜获丰收,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审批立项资助。  相似文献   

8.
肖红秀  秦将均  陈路  陈志斌  张建中 《重庆医学》2011,40(27):2800-2801
2007年1月22日,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特色专业的建设是其中的建设内容之一.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专业)是1947年办校以来开设的第1个专业,于1977年招收首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经过不懈努力,该专业于2007年被海南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现将本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举措及成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5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说明了实验室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影响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教技[2014]1号)要求,教育部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原则,分别组织专家对中山大学“临床与转化医学”、吉林大学“纳微构筑化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等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进行了立项建设论证。经研究,决定予以立项建设。对建设期满并达到建设目标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单位可向教育部申请验收认定评估。教育部同时支持联合实验室积极申报“2011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建设精品课程体系计划的提出,得到了各高校的热烈响应。我院也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动员全校各系部的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心理学系的《精神病学》课程建设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在数10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2.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6):710-710
<正>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于2002年正式成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共同组建而成。多年来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并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现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首  相似文献   

13.
《医学争鸣》2004,25(22):F002-F002
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组建于1960年,是全军最早的心理学教学与科研一体建制单位,全军惟一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航空航天航海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和军队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跨越式增长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高校的一项中心工作.为此,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启动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学院以此为契机,狠抓质量工程建设,使其成为我院新一轮教学内涵建设的助推器.本文在对教学内涵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质量工程建设对我院的积极意义,指出实施质量工程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我院质量工程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1,(7):F0002-F0002,F0004
中南大学疾病基因组研究中心和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分别建立于2002年和2006年。中心主任和基地负责人为中南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李桂源教授。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制剂技术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重要途径和明显标志。为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我校与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中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现代中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共老“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近期获国家教育部批准。该“中心”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面向全国招生。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较早成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高校之一,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  相似文献   

18.
近日,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专家组召开了2014年视频公开课专家评审遴选会议,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课程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评审遴选(2014年视频公开课评审分为专家会议评审遴选和学科专家及出版社编辑审查两个阶段),共有359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25门专业导论课程通过评审遴选将2014年视频公开课第一阶段评审遴选结果已公布在教育部网站。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4):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以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药生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上海市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和上海市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为主体,整合大学中药学院、科技实验中心等优势资源进行组建。实验室科研用房建筑面积达11000m^2。  相似文献   

20.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小川  王建枝 《医学教育》2005,(1):15-16,23
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系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和思路,将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于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生理学。我们的体会是: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原动力;一流师资队伍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关键;一流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核心;教材建设是创建国家精品课程的保障。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应当高度重视这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