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60例,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陈坪霞 《新中医》2006,38(5):50-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黄芪、党参、丹参、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鸡血藤、白芍、水蛭、僵蚕、甘草)。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梗死灶体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7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CT扫描测定梗死灶体积,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西医对照组32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西医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血糖、血流变、血脂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为71.87%,西医对照组为53.1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明显降低(p〈0.05),TC、TG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血脂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点是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日升  李英明 《中医药研究》2012,(11):1331-133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及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经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疗效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闫芳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0):11-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偏瘫合剂,均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青年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2,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2.245、2.233、2.298、2.301,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125、2.251、2.277、2.29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疗程21d。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总疗效、心电图、中医症状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提高其总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P〈0.05),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P〈0.05),但两组在心电图改变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相关事件发生率为5.4%,对照组相关事件发生率为21.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24h尿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塑华  高美琳 《山西中医》2009,25(11):25-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予脑梗死急性期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氯吡格雷75mg口服,疏血通10mL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2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痰祛风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诊断为脑梗死并经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痰阻络型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化痰祛风汤,疗程为28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内皮素-1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内皮素-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祛风汤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减少内皮素-1的产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赖瑜梅 《河北中医》2009,31(12):1832-1833,18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对照组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P〈0.05,P〈0.01),治疗组在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厦激素副作用积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激素副作用控制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孙会成 《中医药学刊》2010,(5):1113-1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汤剂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宗强 《河南中医》2014,(4):731-7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10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步长脑心通胶囊组)和3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片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下降,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治疗组,二者进行比较,P〈0.05,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从而使缺血区的氧供和血供得到改善,促进微循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