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客观评价蒙药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该药的安全性。方法:64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冠心舒通胶囊、对照组用心律平胶囊。治疗中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试验前后各行1次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53.33%(16/30),总有效率83.33%(25/30),对照组显效率46.67%(14/30),总有效率76.67%(23/3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50%,对照组显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40%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对照组治疗后个症状好转情况:治疗前后每组各症候自身对照P〈0.05,有显著差异,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的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冠心舒通胶囊对人体血象、肝功能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和心律平胶囊对对室性早搏的治疗均有效,两组的总有效率相仿,但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方面冠心舒通胶囊优于心律平胶囊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加冠心舒通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国丽  林学莉 《中医药研究》2012,(11):1401-1402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组)96例和对照组(D组)92例。根据病情给予控制高血压、调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B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G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0.0%VS76.1%,P〈0.05);G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0.0%VS78.3%,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以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4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心肌酶各指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情况及心绞痛日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64%(3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血清cTnI、CK-MB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对照组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可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改善其心肌酶水平及心电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法: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用冠心舒通胶囊0.9 tid口服,连用28天 对照组60例,用硝酸异山梨酯片5mg q8h口服,连用28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6.7%,心电图总有效率73.3%,对照组分别为66,7%和61.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下降导联数(NST)及12导联中ST段压低数值总和(∑ST)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用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杨肖平 《中医药研究》2009,(11):1344-1345
目的探讨心脑舒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心脑舒通治疗。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硝酸甘油日消耗量、心电图变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缓解心绞痛发作及改善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另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蒙药冠心舒通胶囊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我院并行急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6例,接受冠心舒通胶囊治疗的患者42例,未接受冠心舒通药物治疗的64例,其中有30例(14例为实验组,16例为对照组)患者1年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用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规范化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依据患者意愿实验组在规范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两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药物治疗后均无再狭窄的发生。结论:联合应用冠心舒通胶囊可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治疗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服用苯磺酸氨氟地平片(安内真);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7.4%、64.1%)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3%、5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舒通治疗高血压病缓解自觉症状明显、降压、降脂作用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心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4粒,每日3次,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45.9%(70/152),治疗组总有效率94.4%(34/36),对照组为73.6%(25/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心律失常、ST-T改变、心肌酶改变、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致脑心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颅脑损伤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稳心颗粒治疗组70例,对照组69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每次1包,1日3次,予鼻饲给药,疗程2周。两组均隔日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为5.7%、ST—T改变为12.8%、心肌酶谱改变为2.9%,与对照组对应的29.0%、42.0%、11.6%相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0%(P〈0.01);治疗组GCS评分轻型(清醒)占61.4%,显著高于对照组43.5%(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保护和恢复心脏功能,纠正心律失常,显著提高清醒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利多卡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周,评价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心率、QTc周期以及QTd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心率与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QTc周期以及QT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常规的脑梗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胆汤加减口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日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水平(CR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 (P< 0.05),且其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IB、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温胆汤加减对改善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HCY、FIB、CRP水平有明显优势,可明显地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胶囊配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配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通心络胶囊配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2例)与治疗组(116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实施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MESSS评分、FMA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FMA评分、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早期及时实施神经康复有助于脑功能重塑,加强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7例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8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通络方,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治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1%(P< 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孙会成 《中医药学刊》2010,(5):1113-1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汤剂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小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心汤,1个月后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异常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儿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情况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2.2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及心肌酶异常.治愈率高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在AMI患者延迟性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将40例AMI后行延迟性PCI术治疗后出现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标准抗HF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2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min步行实验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延迟性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和参松养心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陆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