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在早期发现Barrett仕食管(BE)中的特殊肠上皮化生(SIM)细胞等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12月间,共2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内镜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NBI模式进行观察,并用NBI模式进行BE黏膜腺管开口分型,于改变最明显处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 在对鳞一柱状上皮交界的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的观察中,NBI显著优于普通内镜;NBI模式下通过Endo分型,其Ⅳ型、V型腺管开口检出SIM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86%及94%.结论 NBI可清晰观察BE黏膜病变轮廓、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操作转换简单易行,对BE食管进行靶向活检具有良好指导意义及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结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共7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发现结肠新生物或息肉样病变者共236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236例患者中发现新生性病变431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392个(91.0%),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FICE放大内镜发现病变421个(97.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黏膜微血管结构形态(P〈0.01),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判断符合率为符合率90.7%,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3%(P〈0.01)。结论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形态,对结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有利于结肠早期癌的发现,有良好的I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镜NBI对Barrett食管黏膜象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经胃镜诊断为内镜Barrett食管的患者,依次在普通胃镜和胃镜NBI下观察食管黏膜病变轮廓、腺管开口结构并计算图像清晰度评分,在NBI下改变最显著部位靶向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观察病变轮廓方面,NBI与普通胃镜间差异有显著性,NBI比普通胃镜清晰;对于腺管开口结构的观察中,NBI优于普通胃镜.72例中内镜表现类型以岛状型多见,病理类型以胃底型多见,而腺管开口形态不规则的9例均为特殊肠化生型.结论 NBI对Barrett食管病变轮廓、腺管开口结构显示清晰,有助于提高病变的靶向活检准确率,且操作转换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结肠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样病变者共197例。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结肠息肉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197例患者中发现息肉样病变359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息肉327个(91.2%),FICE放大内镜发现息肉351个(97.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黏膜微血管结构形态(P〈0.01),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判断符合率为90.3%,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5%(P〈0.01)。结论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形态,对结肠瘤性息肉及非瘤性息肉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有利于结肠早期癌的发现,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电子染色(FICE)内镜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诊断食管浅表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普通白光胃镜检查可疑食管黏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9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白光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检查基础上应用FICE放大内镜及小探头EUS,观察病变处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的改变及病变深度,并推测病理类型,将两组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ICE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食管IPCL形态并分型,FICE内镜对食管炎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82.69%,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符合率为82.22%,重度不典型增生符合率为86.96%,食管癌符合率为1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准确率分别为91.78%和76.02%;灵敏度分别为85.71%和44.44%,前者明显优于后者。FICE内镜发现5处白光内镜漏诊的平坦型病变。结论 FICE模式与普通白光内镜相比,可增强病变的可识别性,能清楚显示病变轮廓和形态,能有效提高活检的准确性,操作方便。FICE联合小探头EUS在食管浅表性病变诊断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染色放大内镜下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普通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76例结肠黏膜外观异常的患者及15例结肠黏膜外观正常的病例,应用染色放大内镜,结合化学染色,对大肠黏膜腺管开口行Kudos分型,病变黏膜随后行黏膜活检或黏膜切除、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测量其MVD;分析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MVD的关系.结果 176例大肠黏膜病变中,染色放大内镜发现腺管开口形态为Ⅰ型27例、Ⅱ型35例、ⅢL型54例、Ⅳ型49例和Ⅴ型11例;病理诊断黏膜炎性病变28例,增生性息肉36例,管状腺瘤53例,绒毛状腺瘤48例及大肠癌11例;15例正常黏膜腺管开口均为Ⅰ型,炎性病变腺管开口以Ⅰ型为主,增生性息肉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腺管开口分别以ⅢL型和Ⅳ型为主,11例大肠癌则均表现为Ⅴ型腺管开口,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大肠癌变之间具有相关性(rp=0.964,P〈0.001),且大肠黏膜病变腺管分级与MVD值也呈正相关,分级越高,MVD值也越高(rp=0.943,P〈0.001).Ⅴ型腺管开口MVD值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开口(P〈0.05);当MVD值≥30时,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结论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MVD均有明显相关性,MVD越高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管开口形态联合MVD,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电子分光图像处理(FICE)技术在早期胃癌中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内镜FICE技术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142个病灶进行诊断观察,并行病理活检,将内镜FICE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内镜FICE技术诊断隆起型(0-Ⅲ)、平坦型(0-Ⅳ)及凹陷型(0-Ⅴ)胃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91.7%、96.7%、87.5%,总病理符合率为95.0%。结论通过内镜FICE技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黏膜及黏膜下观察黏膜表面的微细腺管形态及微血管形态,记录最佳波长组合,推测病变的组织类型及浸润深度,及时作出诊断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早期胃肿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8 23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 356例,B组3 875例,发现新生性病变患者(包括胃溃疡,胃肿瘤或息肉样病变者)入选。A组采用FICE放大技术,B组采用常规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胃黏膜微结构分型及微血管结构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A组入选189例,采用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灶203个,其中不典型增生21个,胃癌16个。B组入选133例,采用常规染色放大技术下发现病灶141个,其中不典型增生14个,胃癌10个。FICE放大内镜与常规染色放大内镜均能显示胃小凹及胃黏膜微血管形态,FICE放大内镜对胃黏膜微血管形态比染色放大内镜显示更清晰,两组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病例的优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E放大内镜对不典型增生及胃癌诊断符合率为94.6%(29/31),染色放大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3.3%(15/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ICE放大内镜对不典型增生及胃癌诊断的符合率高,对胃黏膜微血管形态显示更清晰,更易于观察胃小凹及胃黏膜微血管形态,利于指导靶向活检,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窄带成像(NBI)结合放大内镜对结肠息肉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其在腺管开口形态及病理学类型的差异。方法肠息肉患者110例,共留取147个病理组织学活检样本,利用NBI结合放大内镜技术观察结肠息肉腺管开口类型、微血管形态与肿瘤性息肉的关系,并与病理组织学比较,分析肿瘤性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肿瘤性息肉的腺管分型多为Ⅲ、Ⅳ、Ⅴ型。对肿瘤性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91.16%、88.37%、95.08%)均高于普通肠镜(80.27%、79.07%、81.97%),且NBI放大内镜诊断上皮内瘤变及早癌的准确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BI结合放大内镜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及表面微血管形态,有利于结肠息肉样肿瘤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染色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NBI在大肠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3月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46例。分别采用常规模式、NBI模式及染色方法对病变进行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pit)形态分型及微血管(CP)形态分型,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46例患者发现息肉样病变54个。NBI与普通内镜对病变轮廓、pit及CP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BI明显优于普通内镜。NBI与染色内镜对病变轮廓与CP的显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BI优于染色内镜;两者在病变表面pit的观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NBI内镜下pit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7%、90.9%和90.0%,CP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6%、95.3%和81.8%。结论 NBI内镜能更为清晰地显示大肠息肉样病变轮廓、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能较好地区分大肠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操作转换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普通结肠镜与色素放大内镜(FICE系统)对结肠粘膜肿瘤样病变和非肿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对2008年3月-2008年9月择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别进行普通结肠镜检查、FICE系统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普通结肠镜与FICE系统诊断为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的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符合率. 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发现病变48个.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比较,普通结肠镜诊断结肠粘膜诊断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依次为66.7%、87.5%和83.3%;FICE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依次为83.3%、91.7%和90.0%,显著高于普通结肠内镜检查结果(P<0.05). 结论:对结肠粘膜病变FICE系统较传统结肠镜检能更好的鉴别结肠肿瘤样病变与非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2.
朱净  黄介飞  陆静贤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799-800,803
目的 研究内镜下乙酸染色对于诊断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帮助。方法 用喷雾管在24例患者食管远端喷洒1.5%乙酸5~10mL,随后喷洒自来水50mL并进行观察。结果 以1.5%乙酸喷洒食管远端黏膜,开始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都变白,约2、3min后观察,食管鳞状上皮仍是白色,柱状上皮变成微红色,并且柱状上皮周边有白色边缘。结论 乙酸染色可指导微小或不易辨别的BE上皮的活检,提高对BE的诊断率,这种方法安全、迅速、价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在Barrett食管(BE)及早期食管腺癌(E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12月该院胃镜检查的患者16 000例次,对其食道下端随机采用传统白光或FICE技术观察.FICE内镜检查组拟诊BE 133例(实验组);普通内镜检查组拟诊BE 128例(对照组),对检查部位进行活检,并与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确定BE 127例(95.5%),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LGD)13例(9.77%)、高度不典型增生(HGD) 10例(7.51%)、EA 9例(6.02%);对照组确定BE 105例(82.O%),其LGD 10例(7.81%)、HGD 3例(2.45%)、EA 2例(1.56%),实验组除LGD外,其余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ICE对BE病灶发现及指导活检优于普通白光内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腺管开口分型在诊断大肠粘膜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放大内镜检查中.发现病变后.对病灶喷洒靓胭脂.采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粘膜腺管开口形态,按Kudo分型作病灶性质判断,并与切除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比较。结果:在124处病灶中.放大内镜诊断为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大肠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93.3%、90.9%、100.0%.总病理符合率为96.1%。结论:放大内镜对判断大肠病变性质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使我们能够区分肿瘤与非肿瘤.良性与恶性肿瘤,预测癌的浸润深度,决定合适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放大内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活检部位的引导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可疑诊断为CAG的1145例患者,其中行FICE放大内镜检查者528例(FICE组),普通内镜检查者617例(普通内镜组)。内镜下对胃黏膜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结果证实,FICE组CAG诊断的符合率为98.9%,明显优于普通内镜组的90.0%(P<0.05)。结论:FICE放大内镜可以仔细观察胃黏膜表面微细结构及毛细血管形态,对活检部位引导性价值高于普通内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早期胃癌52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及窄带成像技术(NBI)、靛胭脂染色后病变及周边组织表现特征,对放大模式下病变黏膜微细形态分型并观察微血管形态,于病变处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部分经超声内镜检查后行大片黏膜切除术,并将整块标本再送病理检查,结合病理结果评价内镜下早期胃癌各种诊断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52例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各不相同,其中Ⅰ型16例,Ⅱa型14例、Ⅱb型5例、Ⅱc型10例,Ⅲ型7例;65.4%位于胃窦部(34/52)、15.4%位于胃角(8/52)、11.5%位于窦体交界(6/52)、7.7%位于贲门及贲门下(4/52)。靛胭脂及NBI染色在放大模式下根据腺管开口形态诊断早期胃癌符合率分别为88.46%(46/52)、71.15%(37/5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病变黏膜微血管形态NBI染色明显优于靛胭脂。结论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指导内镜活检的准确性,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内镜特点及诊断方法的实用性。方法对73例EGC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白光胃镜下黏膜异常表现,行色素胃镜及放大胃镜检查,根据腺管开口、微血管形态靶向活检送病理,病理明确癌变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或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作为最终诊断;记录整个检查过程中的所有表现及结果,综合分析。结果 73例发现病灶86处,其中9例有2处病变,2例有3处病变,白光胃镜下以0-Ⅱc型居多,占43.84%;腺管开口Ⅲ型23处、Ⅳ型44处,Ⅴ型19处;微血管形态规则型51处(59.30%)、不规则型29处(33.72%)、未发现微血管结构6处(6.98%)。普通白光胃镜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46%(52/86)、基本符合率为72.09%(62/86),放大内镜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93.02%(80/86)、基本符合率96.51%(83/8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C内镜下具有特异性表现,根据这些表现可以加强对EGC识别能力,提高EGC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内镜检查新技术的出现,更多癌前病变、早期癌或者有特殊表现的良性黏膜病变被观察到,降低了漏诊率。醋酸染色与其他染色技术比较,具有安全、省时、价廉等优点,尤其在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监测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以及良好的操作性与成本效益比,醋酸染色结合放大内镜以及窄带成像等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不典型增生与早期腺癌,但客观性与一致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醋酸染色在胃黏膜肠化范围判定、胃早期癌识别等方面初步显示出应用价值,在结直肠黏膜病变肿瘤与非肿瘤鉴别中也有应用,但在观察胃与结直肠病变时,醋酸染色与其他内镜技术联合应用的优势仍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Barrett食管(BE)在窄带内镜下的图像特征与组织学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B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临床拟诊BE的患者进行NBI检查,根据黏膜和血管的形态行NBI图像分类,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在NBI模式下,对B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2%、78.6%和93.9%,明显高于常规内镜.与组织学比较,无肠化生的BE,NBI下黏膜形态多表现为A型,高级别黏膜内瘤变(HGD)的黏膜形态全表现为D型,而肠化生(SIM)和低级别黏膜内瘤变(LGD)两者的黏膜形态多表现为C型.结论:NBI可明显提高对BE诊断的准确率,且与组织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Barrett食管(BE)患者早期食管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内镜诊断为BE的患者,分别在常规白光摸式、NBl模式及1.2%碘溶液染色模式下观察,对所有可疑病变部位均取活检,所有病变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176例患者,病理诊断BE的160例,其中3例被诊断为早期食管腺癌(EAC),将3种方法的结果相比,对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NBI和复方碘溶液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89.8%和91.7%,均优于常规白光内镜。 结论 NBI技术对BE合并早期食管腺癌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阴性预测值,它的结果与复方碘溶液染色所获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