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人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了解其Willis环的完整情况,眼动脉及脑膜动脉的代偿能力,以及有无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对病人的侧支循环进行有效的评估。这将对我们下一步的处置起到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对病人的预后有初步的预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患者318例,短期预后评价指标为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其中0~2分173例(预后良好组),≥3分145例(预后不良组).对两组临床...  相似文献   

3.
4.
缺血性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而良好的侧支循环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有助于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和指导临床预后。本文将对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评估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90 d时电话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76例(69.09%),预后不佳34例(30.91%)。预后不佳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4.125(95%CI:1.409,12.068)]、NIHSS评分[■=4.860(95%CI:1.662,14.218)]、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76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型及影像学资料,按治疗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及预后不良组(2~6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溶栓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预后良好组50例(65.79%),预后不良患者26例(34.21%),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84,95%CI 1.12~3.01,P<0.05)、《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OR=1.98,95%CI 1.10~3.54,P<0.05)、内囊区新发梗死(OR=5.69,95%CI 1.06~30.57,P<0.05)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功能良好预后独立相关。结论 基线NIHSS评分、ESRS评分、大动脉病变、内囊区梗死是影响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不同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远期预后和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因AIS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资料,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8分)、中度(9~15分)、重度(≥16分)三组, 分别观察影响患者溶栓后的预后(3月时改良Rankin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及发生出血转化的因素。结果共365例患者纳入分析:轻度134例、中度121例、重度110例。轻度AIS患者中, 年龄[ OR=0.937, 95%可信区间( CI): 0.898~0.978; P=0.003]、基线NIHSS( OR=0.732, 95% CI: 0.564~0.950; P=0.019)、发病至治疗时间在270 min内( OR=4.109, 95% CI: 1.441~11.719; P=0.008) 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而基线血糖( OR=1.326, 95% CI: 1.009~1.743; P=0.043) 是发生脑实质出血型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中度AIS患者中, 年龄( OR=0.954, 95% CI: 0.924~0.984; P=0.003)、基线NIHSS( OR=0.760, 95% CI: 0.619~0.933; P=0.009) 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而心房颤动( OR=3.307, 95% CI: 1.140~9.596; P=0.028)、收缩压( OR=0.967, 95% CI: 0.943~0.991; P=0.008) 是发生出血性梗死型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心房颤动( OR=36.972, 95% CI: 1.770~772.462; P=0.02) 是发生脑实质出血型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重度AIS患者中, 基线NIHSS( OR=0.808, 95% CI: 0.677~0.963; P=0.018) 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未发现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AIS患者, 影响静脉溶栓后远期预后及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发病至治疗时间在270 min内是轻度AIS患者静脉溶栓后3个月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心房颤动是中度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并探讨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性入选150例发病时间在4.5h内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溶栓组75例,非溶栓组75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后24h、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大脑的血液主要由供血动脉以及侧支循环提供,然而供血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是影响脑组织供血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有助于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和指导临床预后。我们从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评估方法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国人75岁以上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rt-PA静脉溶栓数据库中选择所有75岁以上的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0.6 mg/kg的rt-PA静脉注射,并与国际报道的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试验的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36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和90 d时改良Rankin评分的结果.结果 共有32例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例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90 d时改良Rankin评分在O~1分有12例,与NINDS试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我国审慎选择的75岁以上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0.6 mg/kg体重的rt-PA剂量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安伞、有效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tepl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for Chinese patients aged 75 years and elder.Methods A total of 32 patients aged 75 years and elder are selected from our departmental database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8.The primary end points were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score of 0 to 1 at 3 months and the incidence of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within 36 hours.Results Among them,12 had a mRS of 0 to 1 at 3 month and sICH occurred in 4 patients within 36 hours.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NINDS(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 Stroke)study.Conclusion A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rt-PA at 0.6 mg/kg is probably efficacious and safe in the elder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13.
背景:颅内残留血流梗阻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能利于血栓暴露于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该研究是确定超声是否能够安全地提高t-PA的溶栓活性。方法:在所有因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出现症状后3h内静脉注射t-PA。将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持续2M H z经颅多普勒超声(目标组)或安慰剂(对照组)。主要指标为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完全再通或明显的临床康复。次要指标包括24h康复,3个月后结果良好和3个月后死亡。结果:共126例患者随机接受持续超声(63例患者)或安慰剂(63例患者)。目标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患者发生症状性颅内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研究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为95.56%,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观察组患者为2.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在加强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被归为预后良好组,54例患者被归为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浆D-二聚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68,95%CI 1.277-3.281, P<0.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预后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临床筛查预后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24 h血压变异对脑组织再灌注以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多模式MRI检查或CT灌注扫描, 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影像、溶栓后24 h内动态血压监测资料, 评估溶栓后24 h再灌注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记录血压均值和变异指标, 后者包括标准差(sd)、连续变异度(sv)、上升变异(sv-rise)和下降变异(sv-drop)。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变异指标对再灌注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188例患者, 其中114例(60.6%)达到再灌注, 74例(39.4%)未达到再灌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静脉溶栓后24 h内收缩压连续变异(SBPsv), 尤其是上升变异(SBPsv-rise)较大者不易达到再灌注(sv: OR=0.421, 95% CI:0.187~0.950, P=0.037;sv-rise: OR=0.311, 95% CI:0.137~0.704, P=0.005)。同时, 静脉溶栓后24 h SBPsv-rise高者不易达到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OR=0.372, 95% CI:0.166~0.832, P=0.016);SBPsv、SBPsv-rise和SBPsv-drop是溶栓治疗3个月后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sv: OR=6.381, 95% CI:2.132~19.096, P=0.001;sv-rise: OR=5.615, 95% CI:2.152~14.654, P < 0.001;sv-drop: OR=3.009, 95% CI: 1.263~7.169, P=0.013)。 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收缩压变异越大越不利于脑组织再灌注和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并与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不良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3年6月间发病4.5 h内给予rt-PA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n=92)与预后不良组(n=83)在高血压病比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30%vs 67.47%,P=0.87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既不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OR=0.453,95%CI:0.087~2.352,P=0.346),也不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OR=1.014;95%CI:0.933~1.101,P=0.746)。结论 高血压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