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柱状微相分离结构的聚乙烯基环己烷-聚乙烯-聚乙烯基环己烷(PVCH-PE-PVCH)三嵌段共聚物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压延法和旋转涂膜法制得取向样品。利用偏振红外光谱法测定了PE柱状微区内结晶区中—CH2—基团的面内扭摆振动吸收峰的变化,以此来考察PE晶区折叠链片晶的链轴在柱状微相分离结构中的取向性。结果表明:在压延取向的样品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得PE柱状微区沿着样品流动的方向取向,PE片晶的链轴也同样倾向于沿着平行于PE柱状微区的柱轴方向排列。退火使得PE片晶沿着链轴取向方向的取向程度升高。在由旋转涂膜制得的取向薄膜样品中,PE柱状微区垂直于基板排列,而PE片晶链轴则更倾向于沿着垂直于PE柱状微区的柱轴方向取向。  相似文献   

2.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Aβ单体在体内会聚集形成各种尺寸和形貌的聚集体,沉淀在神经细胞表面,形成淀粉样斑块,导致神经细胞的功能障碍甚至是死亡。由于Aβ分子及其组装体的组装结构对于理解AD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致病机制都至关重要,研究者们致力于利用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谱、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等方法来研究Aβ的分子结构及组装结构。研究表明,Aβ中富含β-折叠链结构,存在由一个或若干个β-转角或环连接的β-折叠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发卡型的β-折叠链结构。在形成纤维的过程中,相邻β-折叠链之间靠侧链间、主链间的氢键作用形成平行排列的β-片层结构;稳定分子内结构的作用力主要为侧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和带电氨基酸残基间的静电相互作用。Aβ分子结构及组装结构的研究有助于阐明Aβ的聚集、AD的发病机制,对于AD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1H—NMR对两种不同共聚组成的己内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PCL-b-PB)链结构进行了分析。尽管两种共聚物中丁二烯百分含量不N,但丁二烯链段的平均长度基本一致。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在两种己内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加入非晶组分聚乙烯基甲基醚(PVME)所形成共混体系的混容性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具有较长己内酯链段的PCL1-b-PB和较短己内酯链段的PCL2-b-PB与PVME形成的共混体系中均存在着分子间相互作用,且都具有一定的混容性。然而由于嵌段共聚物中己内酯链段的长度不同,样品的结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PCL1-b—PB/PVME体系中PCL链段结晶能力明显较强。并且结晶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形成清晰环带球晶的温度、组成范围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小角X-射线散射法(SAXS),广角X-射线衍射法(WXA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由N-催化剂催化聚合的聚丙烯结晶行为进行探讨。发现这种聚丙烯结晶中有β晶型存在,且其含量随结晶时间增加而增加随结晶温度升高而降低;β晶含量增加,聚合物的长周期也会增加,β晶对长周期的影响比α晶更大。乙烯共聚改性后的聚丙烯因分子链规整性下降而阻止了β晶的形成。在熔融状态下结晶时,β晶的形成要求聚丙烯的分子链具有更高的规整性。这些实验结果均从分子链段结晶机理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低结晶温度(过冷度>20℃),淬火介质对聚乙烯球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温度在0~115℃时,可以生成环状条纹球晶,环间距随温度而异。某一温度下,淬火介质的热导率影响环状条纹球晶的形态。并就环状条纹球晶的形成机理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熔体条件下聚乙烯分子在氮化硼纳米管表面和氮化硼片层表面的结晶机理。通过对聚乙烯分子结晶过程中晶体构象的演变、空间内分子分布的变化以及分子扩散特性的研究,从微观角度比较了两种结构氮化硼纳米材料对聚乙烯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维结构的氮化硼纳米管诱导聚乙烯结晶的能力远高于二维片层状的氮化硼,说明纳米材料的维度影响着高分子材料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7.
硬弹性聚丙烯是在应变结晶和热结晶两个复合过程中形成的。利用双折射并结合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方法,研究了硬弹性聚丙烯在制备过程中晶相及非晶相分子链取向的变化,讨论了分了链的取向与硬弹性的关系。结果发现:降低熔体温度或提高熔体拉伸比可以提高晶相及非晶相分子链的取向,热处理时,晶相分子链的取向程度有所提高,而非晶相分子链的取向程度有所下降。在所研究的热处理温度的范围内,硬弹性聚丙烯的弹性回复率越高,晶相分子链的取向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炭黑/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的PTC特性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电阻变化。发现PTC特性与体积膨胀及聚乙烯晶相的熔融有许多一致性。认为材料的体积膨胀及聚乙烯晶相熔融时炭黑颗粒均匀化扩散导致了电阻随温度上升。在较高温度下,炭黑颗粒在分子链段热运动的推动下会发生相对聚集使电阻不断减小,这是材料出现NTC现象的原因。材料总的电阻温度特性是体积膨胀、炭黑向聚乙烯熔融区扩散及相互聚集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出不同支化结构的梳形支化聚苯乙烯。使用示差折光指数 多角激光光散射 毛细管黏度三检测联用凝胶渗透色谱对不同链结构梳形支化聚苯乙烯在四氢呋喃(THF)中的形态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梳形支化PS在THF中的均方根回转半径(Rg)和特性黏数([η])均随支链长度和支链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在支链长度较长或者支链数目较大时,Rg和[η]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逐渐放缓,而且支链数目对梳形支化PS在溶液中的均方根回转半径和特性黏数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支链长度。梳形支化聚苯乙烯在四氢呋喃中的MHS方程特性参数K、α随支链长度和支链数目的增加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构建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免疫原区单链抗体A 7基因 .[方法 ]应用PCR技术及基因克隆技术分两步完成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 ,再对构建的单链抗体A 7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检测其核苷酸序列 .[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序列分析 ,重链可变区基因长度为 36 9bp ,轻链可变区基因长度为 32 1bp ,单链抗体基因长度为 735bp ;单链抗体A 7基因正确地插入在载体质粒pHEN 2开放读码框架内 .[结论 ]成功地构建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免疫原区单链抗体A 7基因 ,为进一步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1.
采用^13CNMR表征了悬浮法合成氯化聚乙烯的分子链上氯原子的分布测定了各种序列结构的含量;通过DSC研究了氯化聚乙烯的熔融行为,观察到氯化聚乙烯存在结晶和共结晶,并根据核磁分析结果,讨论了氯原子在分子链上的序列分布对氯化聚乙烯的结晶和共结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PA)技术在肺动脉栓塞(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18例,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并分析其表现。结果:18例PE患者中,左右肺动脉栓塞9支,叶肺动脉栓塞27支,段肺动脉栓塞98支,亚段肺动脉栓塞64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缺损46支,可见“悬浮征”或“轨道征”,环壁缺损型42支,附壁缺损型74支,完全性阻塞36支。PE的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4例,局限性肺纹理稀疏12例,马赛克征6例,肺动脉高压8例,两侧胸腔积液3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结论:MSCTPA可以清晰显示肺动脉的栓塞部位和血栓栓子的形态,应该作为确诊PE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E患者的MSCTPA图像。结果 22例PE患者中,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285支,其中左、右PE 14支,叶PE 61支,段PE 152支,亚段PE 58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型和完全闭塞型。结论 MSCTPA是快速、无创、安全检查PE的有效检查方法,对PE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自动角膜板层刀行兔板层角膜移植后兔角膜的显微结构变化。方法:14只新西兰白兔,2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2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4只为供眼兔,处死后取出8只眼球,另8只为实验组,用自动板层角膜刀制作植床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1、2、4、8周裂隙灯检查,并取角膜组织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测观察角膜显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透射电镜下,术后1周吻合口处角膜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2周出现多数成纤维细胞,4周胶原纤维排列趋向规则,8周胶原纤维排列趋向正常。结论:自动板层角膜刀可以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15.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基于石墨烯的结构改造得到,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较高的载药率以及易于修饰等优点,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修饰,以及它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在抗肿瘤、抗菌、高血压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生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溶媒结晶由于其稳定性和纯度高被广泛用于头孢菌素生产中。传统的锚式和锚-桨式桨叶是溶媒结晶的主要搅拌器,但由于其搅拌形式自身特点限制,在生产不同品种和相同品种不同工艺的产品时,该搅拌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溶媒结晶方面有针对的改进和试验了一些新型的桨叶,发现了后掠翼框式搅拌器在溶媒结晶方面的广泛适应性和一些独特优点,解决了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研究聚合物种类及介质类型对超饱和布洛芬与结晶性布洛芬在液态环境中的浓度影响。方法主要通过模拟液态超饱和过程或加入结晶性布洛芬的方法,利用溶出仪测定不同时间点药物含量,分析9种聚合物与5种介质类型对BCSⅡ类药物布洛芬的浓度-时间曲线影响。结果 F127、β-CD和HP-β-CD具有更高的浓度,呈现更加显著的溶出加强与结晶抑制的综合能力。结论基于溶液浓度-时间变化曲线,在布洛芬的超饱和药物递送体系( SDDS)里,F127、β-CD和HP-β-CD是更加适合的聚合物载体,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结晶药物的溶出及抑制药物结晶。  相似文献   

18.
 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后以血压升高、伴或不伴蛋白尿的累及全身多器官功能的妊娠特有疾病。根据发病时间或分娩时间可分为早发型、晚发型或早产型、足月型。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因不同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等,被认为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同一预测及预防手段用于各亚型时表现出的有效性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子痫前期危险因素在各亚型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展开论述。在早发型或早产型子痫前期中,子痫前期病史、供卵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家族史以及慢性高血压与发病有更显著的相关作用,而高龄、初产妊娠与晚发型或足月型子痫前期发展的关系更密切。危险因素分析可以为疾病的预测方案提供依据,为发病机制、预防手段的研究提供思路,从而能够更好地预测、预防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于60具(120侧)人体标本中,见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与颈交感链间有交通者118侧(98.3%)。交通支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共同构成喉上神经袢,与喉上神经外支成袢者最常见。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传统的干形。喉上神经袢是甲状腺的主要神经来源之一。根据喉上神经袢的形状将其分为V形、U形和混合形三种,结合吻合频度等,进一步分为5个类型,17个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