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讨早期干预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尤其是早期(生后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黄疸,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明显提高[1],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会造成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因此,利用早期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早期补充喂养、鲁米那合剂、抚触等早期干预措施减轻黄疸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早期监测新生黄疸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黄疸动态监测,记录相关数据分析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时间规律。对动态监测中发现的血清胆红素值超标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并统计高胆红素血症的患病率与2003年全年未实施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时期的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进行对比,以客观评定新生儿黄疸的动态监测与干预治疗的意义。结果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6.93%,观察组为15.21%;对照组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05%,观察组无脑损伤病例报告。结论动态监测可尽早发现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异常,为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了保障。早期干预治疗极大地降低了高胆红素血症的患病率,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5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的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1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5例,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动态监测及综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围产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国内报道在40%~50%[1].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安全、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已为儿科学界所公认,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订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方案建议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首选治疗方法[2].临床应用舒适护理,降低新生儿光疗时的不愉快感,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病理性黄疸转化,严重者可发生高胆红素脑病,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1].新生儿游泳抚触是一项全新的健康保健活动,它可以促进新生儿消化、呼吸、循环、骨骼等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细胞的快速生长和发育,给新生儿带来更健康的成长,还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表现,其发生的比率很高,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黄疸,10%的母乳喂养婴儿在1个月时仍可能有黄疸表现[1]。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于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胆红素在包括皮肤和黏膜在内的组织中沉积,引起皮肤和其他器官的黄染。新生儿黄疸通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者属生理现象,随着生长发育,黄疸能够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较复杂,过高的游离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何冬卉 《全科护理》2012,(5):402-403
[目的]探讨抚触对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母婴同室的95例足月早期新生儿黄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新生儿沐浴后进行全身抚触10min~15min,对照组予常规沐浴,按需哺乳。每日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血总胆红素(TCB)值,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高峰期TCB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因高胆红素血症转新生儿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新生儿抚触等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1].蓝光治疗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经光氧化分解未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2].我科2003年2月开始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应用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防新生儿黄疸.[方法]采用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JD-2经皮黄疸仪动态监测370例新生儿胆红素变化,对测试结果超过正常值者给予早期干预.[结果]370例足月新生儿无一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结论]新生儿经皮测定胆红素动态观察对临床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以出生早期(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剖宫产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例数、每日黄疸指数.结果:观察组在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新生儿黄疸指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游泳和抚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的出现及消退时间、出生5 d内的黄疸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髙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出现时间延长,消退时间缩短,出生后第2,3,4,5天的黄疸指数降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延缓黄疸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黄疸程度.  相似文献   

14.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巩膜发黄,某些重症黄疸,能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甚至可以危及患儿生命。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报道有20%~30%的新生儿会出现可见性黄疸。近年来,由于母乳喂养的推广及其他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自儿科住院部成立两年以来,采用经皮测胆仪(TCB)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更好的对患病新生儿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廖小琴  罗建设  谭小平 《护理研究》2005,19(26):2399-2400
黄疸为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健康足月儿均可发生.一般出生后2 d或3 d血清胆红素>85 μmol/L时皮肤出现黄染;>136.8 μmol/L时可有轻度嗜睡或食欲不振,4 d或5 d为高峰,7 d~10 d消退,但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2 μmol/L.>220.5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1].由于新生儿血-脑脊液屏障不成熟,通透性较大,胆红素易于透过而易发生胆红素脑病,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患儿的死亡或出现运动及智力障碍等后遗症.临床上多采用药物疗法、光照疗法及换血疗法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寻找一种更简便、经济、效果较好的方法预防或治疗新生儿黄疸,一直是许多临床医务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我院2004年9月-2005年3月对新生儿实施游泳研究,了解能否通过新生儿游泳促进新生儿的排便,缩短胎便排出时间,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重症患儿黄疸出现早,发展迅速,严重的1周内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1].换血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是最有效、迅速的治疗方法.本科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例进行了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黄疸测定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产科分娩的4530例母婴同室的早期新生儿于生后第1天起用经皮黄疸测定仪监测其黄疸指数,结果 异常者抽静脉血查总胆红素,并予退黄干预.结果经皮黄疸测定仪高胆红素血症筛查率为11.6%,与国内文献报导一致;测得黄疸指数值与静脉血值相比较,t=1.86,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皮黄疸测定仪可应用于临床筛查早期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7例,对照组75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早期干预后,其黄疸消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黄疸减轻人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使新生儿尽快消除黄疸或减轻黄疸,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率和高胆危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的现象[1]。临床约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约为49.1%,居新生儿疾病之首[3]。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能穿过血脑屏障并可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其发生率约为  相似文献   

20.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汤丽娟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41-942
新生儿黄疸为早期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 ,健康足月儿均可发生。一般于出生后 2~ 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 >85 μmol L时方在皮肤上察觉有黄染。>136 .8μmol L时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 ,4~ 5天为高峰 ,7~ 10天消退。但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 2 0 5 .2 μmol L。 >2 2 0 .5 μmol L ,称为高胆红素血症[1] 。由于出生后头几天新生儿血脑屏障不够成熟 ,通透性较大 ,胆红素易于透过而易发生核黄疸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 ,给新生儿带来严重的后果[1] 。对我院今年 4~ 5月出生的足月正常的新生儿进行抚触对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