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及趋势,我们对2 0 0 1~2 0 0 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被检者血清进行梅毒筛查,并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0 0 1~2 0 0 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率为4 .99‰,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3.2 3,P >0 .0 5 )。介于2 1~5 0岁之间的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80 .5 6 %。有婚外性史的感染者约占总感染者的4 7.81%。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结论〕 为了防止梅毒的传播和扩散,必须加强对出入境人群的梅毒监测。除此之外,在人群中开展梅毒筛查工作将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近5年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在289339名受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751例,总感染率为0.2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25%,女性感染率为0.0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χ^2=33.874,P〈0.01);感染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岁,占感染者总数的63.3%;职业以交通员工为主,占感染者总数的62.1%;港台人员及境外人员占感染者总数的55.8%。[结论]应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梅毒等性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3.
舟山口岸出入境人员HIV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人员中HIV和梅毒感染情况的监测,了解舟山口岸此类疾病的发病情况,为今后制订详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3年出入境人员中HIV和梅毒感染情况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出境和入境人员的感染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从年龄构成和职业构成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从2001年开始进行行为干预后,感染情况未产生较大差异。[结论]应根据出入境人员的梅毒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从而遏制性传播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全面了解梅毒在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16%,男性感染率(1.52%)显著高于女性感染率(0.33%);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40-60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59.23%;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22%。[结论]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多以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为主;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是传染病监测要面对的课题;采用TPPA和TRUST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从而切实加强出入境人群的传染病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2002年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年6 218名经烟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10例,检出率为0.16%,梅毒感染者中,韩国籍人员占50%,检出率为0.93%.不同性别梅毒感染率有显著差异,男性感染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0%: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商务人员、交通员工为主.年龄分布在30-60岁之间,以40-50岁为主,占60%.结论 应加强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检测,尤其应当加强出境人员中的劳务、商务人员及入境的韩国籍人员的梅毒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丽水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的18848名丽水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2005~2006年间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行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07年起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普查,TPPA阳性者再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一步检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对梅毒感染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11人,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17%,女性检出率为1.07%,各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8.8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太仓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在该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997~2001年从太仓口岸出入境的7082名出入境人员用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梅毒初筛检测,阳性者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进行确认,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7082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2.12‰。〔结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对该人群的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温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在该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 2000.11-2004.10从温州口岸出入境的89 103名人员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阳性者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从89103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132名,感染率为0.148%。结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对该人群的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STD)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与梅毒、艾滋病病毒(HIV)、乙肝、丙肝共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HIV、梅毒、乙肝、丙肝检测,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4100名,梅毒抗体阳性963例,检出率1.78%。合并感染情况为:963例梅毒阳性感染者中,乙肝合并感染91例;梅毒与HIV合并感染4例,占HIV感染总数的10%(HIV阳性40例);梅毒与丙肝合并感染10例;梅毒、乙肝、丙肝三种合并感染2例;梅毒、乙肝、HIV合并感染1例;总合并感染率0.20%。结论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工作,尤其是劳务人员的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艾滋病、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出境人员中,艾滋病、梅毒感染以劳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2.26%和91.56%;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以商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8.85%;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结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劳务人员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干预措施,同时应在法律上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加以严惩,从而保证艾滋病防治基本策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共监测体检检316人,检出各种传染病3116例,总检出率为6.45%,其中HBsAg阳性2798例;梅毒278例,HIV抗体阳性5例;活动性肺结核35例。[结论]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大卫生健康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人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2000—2008年375162名出入境人员HIV感染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开展疾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75162名出入境人员的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HIV-1抗体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出HIV感染者共95例,年均感染率25.32/10万,其中出境人员HIV感染者18例,感染率7.52/10万;入境人员HIV感染者77例,感染率56.53/10万。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30~39岁年龄组人员感染率最高,占感染者总数的45.26%;男性感染者64人,占感染者总数的67.37%;女性感染者31人,占感染者总数的32.63%。〔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监管工作,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丽水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与趋势,以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国境卫生检疫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的18848名丽水出入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2005~2006年间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后再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2007年起首先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疑集试验(TPPA)进行普查,TPPA阳性者再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进一步检测。并对梅毒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11人,检出率为1.12%,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17%,女性检出率为1.07%,各年龄组中以6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8.87%;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要加强对丽水出入境人员的行为干预,特别是加强性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降低这一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烟台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分布状况和趋势,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受检者血清样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实验法(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在检测对象中检出的74例梅毒感染者,梅毒感染率为0.20%,男女感染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于21-50岁的中青年感染者构成比为78.39%,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率较往年显著增高。传播途径依然以性传播为主,临床表现不明显,感染以潜伏梅毒居多。结论做好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积极做好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和咨询工作,加强对远洋船员、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做好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和监管,提高出入境人员的防病意识,降低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以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尽量减少其在口岸传播与蔓延。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台州口岸2006年-2010年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 5年内在11486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57例,年检出率为0.496%。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其中40岁~49岁感染者占感染总数的49.1%。从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看,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人数的57.1%,其次是商务人员和船员,分别占21.4%、16.1%。结论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并对其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7.
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探讨导致梅毒发病增加的因素。〔方法〕对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1~2006年236081名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共290人次,年平均感染率122.84/10万,其中出境人员梅毒感染者174人次,感染率111.76/10万;入境人员梅毒感染者116人次,感染率144.30/10万。梅毒感染者中以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34.14%;20~29岁次之,为25.52%。男性占64.14%,明显高于女性。传染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文化程度大学以上和初中以下居多,分别为38.62%和27.93%。〔结论〕2001~2006年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性健康教育,做好梅毒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疾病发生的情况,便于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安徽出入境人员的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脏、胆囊、脾脏、双肾,并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分类后再统计分析。结果在被检测对象中发病率前5位的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18.39%)、胆囊疾病(6.36%)、肾囊肿(1.69%)、肾结石(2.0%)、肝囊肿(1.12%),脂肪肝的检出率远远高于其他疾病,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以30~4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劳务人员和公务人员最多,留学人员紧在其次,说明发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能及时发现疾病,尤其对于无症状的亚健康人群,每年体检一次有很重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人员超声异常情况的分析,了解出入境人员健康状况及某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规律,有利于健康咨询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PHILIPS ENVISOR C超声诊断仪,对经宁波口岸出入境的219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胆、胰、脾、双肾,并按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发现超声异常者658例,检出率为30.00%;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检出率;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以40-5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以交通员工及台湾同胞检出率最高。[结论]出入境人员所患各类疾病在性别、年龄、人群分布上差异有显著性,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的开展应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