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则262例,对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足背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进行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时间最长,而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的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除遵循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原则,先在手背行静脉穿刺,然后将穿刺点逐步移向前臂、上臂。而对于长期补液,四肢静脉均受到破坏、或过于肥胖、外周静脉发育不良或四肢均有痉挛的患者可考虑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输液。  相似文献   

2.
欧阳海梅 《现代医院》2010,10(6):110-111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真空负压采血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6月~12月在儿科住院的患儿987例,随机分为四肢静脉留置针真空负压采血组500例和头皮静脉留置针真空负压采血组487例。比较两组的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血管损伤情况等。结果四肢静脉留置针真空负压采血成功率96.80%、标本合格率99.60%、留置时间(2.5±1)天;头皮静脉留置针真空负压采血成功率84.8%、标本合格率92.40%、留置时间(1.5±1)天。结论四肢静脉留置针真空负压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高,留置时间长,血管损伤轻,值得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适用于新生儿、儿童及成人任何部位的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最佳保留时间15天左右,因此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青睐,更为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途径,它不仅解除了患者每天用药时穿刺的痛苦,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使用留置针时,血管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一般要选择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并且易于固定的静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57例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观察,发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与以下6个因素有关;血管的选择;留置针型的选择;固定方法;封管技术;使用药物的性质;小儿及家长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素艳 《职业与健康》2008,24(2):200-200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痛苦,有保护血管,便于抢救和用药,减轻护士工作量的优点。同时静脉留置针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对人体也构成不同程度的潜在危害j。我们将2006年6月—2007年2月静脉留置针病人100例,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与低渗、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封管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196例心内科抗凝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A1组、A2组)和观察组(B1组、B2组),选择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各组的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2组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A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2组...  相似文献   

7.
安碧 《现代保健》2010,(26):116-117
目的 提高肥胖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 对90例住院肥胖婴幼儿进行颞浅静脉、腋静脉、大隐静脉置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探讨,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灵活穿刺.结果 腋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6.6%,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3%,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 对肥胖婴幼儿的颞浅静脉、腋静脉、大隐静脉采用不同的灵活方法进行穿刺置留置针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8.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工作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大优势。既减少患儿痛苦,又减轻护士工作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影响其留置时间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值得探讨摸索。  相似文献   

9.
周遥 《医疗装备》2023,(5):142-14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留置针操作,统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并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3.67±9.13)h;不同年龄、穿刺部位、固定方式、摄入高渗性液体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影响因素为手背静脉穿刺、年龄大、摄入高渗性液体及弹力绷带固定(P<0.05)。结论 手背静脉穿刺、年龄大、摄入高渗性液体及弹力绷带固定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护理新技术,其优点是减轻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这种技术在我科广泛应用,一般留置3~5天,但因各种原因,造成部分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精神、经济负担。本文收集、分析并总结了我科98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探讨影响留置时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动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婴幼儿应用动静脉留置针行右侧中、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位穿刺20例,低位穿刺22例,穿刺1次成功21例,2次穿刺成功15例,3次穿刺成功4例,4次成功1例,1例未成功改穿股静脉,中位误穿动脉例2例,无1例血气胸。结论:应用动静脉留置针行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患儿家长对静脉留置针首选部位的选择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0例家长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婴儿组、幼儿组家长选择头部例数较学龄儿组多,学龄组患儿家长选择上肢例数较婴儿组、幼儿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的首选部位的选择和文献建议留置的部位基本一致,护士选择的部位应该符合大多数家长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14.
曹圣芹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97-1398
我院已推行应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已达7年,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对留置穿刺技术和留置时间及对局部皮肤、血管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及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外周静脉留置针(PIV),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作,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1],后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它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可留置在血管内,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减少静脉损伤、留置时间长、液体流量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种婴幼儿体位对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要求留置静脉套管针的婴幼儿随机分成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在进行肢体静脉穿刺时家长采用横抱体位,观察组采用竖抱姿势,比较2组的静脉套管针的留置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肢体静脉留置套管针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长采用竖抱体位可提高婴幼儿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化学治疗患者延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间留置PICC的826例患者的留置时间、拔管原因、维护方式、导管相关性感染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7天-34个月,其中留置时间达1年以上者112例(13.6%);拔管主要原因是治疗结束及死亡,占95.4%;因导管相关性感染拔管者12例,仅占2.5%。结论因治疗方案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在经过PICC资格培训的护理人员的维护下,能够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延长至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王嘉琪  杨瑛 《工企医刊》2011,24(2):24-25
目的 探讨婴幼儿留置针新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婴儿196例和幼儿168例随机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和常规固定方法固定,将平均留置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3M自粘绷带固定婴幼儿留置针,能有效预防留置针脱出,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方法:将儿内科12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和安全静脉留置针组(试验组),对比两组留置针使用效果。结果:普通留置针与安全留置针引起针刺伤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安全留置针,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医护的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陈凤群 《工企医刊》2005,18(5):22-23
目的:为了探讨影响婴幼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有关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门诊采血的100例婴幼儿分成2组,对照组50例婴幼儿采用股静脉采血,观察组50例婴幼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以观察两组婴幼儿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成功率高,两组一次成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婴幼儿采血应首选头皮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