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侵犯性胸腺瘤在多层螺旋CT(MSCT)上的表现,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胸腺瘤的MSCT表现。结果肿瘤全部位于前上纵隔内,以中心向两侧生长9例,偏左侧5例,偏右侧4例;形态不规则6例,边缘呈分叶征9例;肿瘤与心脏、大血管呈灌铸型接触者3例;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合并有坏死、液化改变7例,伴有钙化2例;增强扫描的病例中,有轻中度不均匀强化7例,均匀强化2例;10例患者存在肺侵犯;胸膜侵犯7例均被MSCT诊断;8例患者合并有心包积液,甚至出现心包填塞症状;血管受侵犯者7例;3例患者表现为心膈角区及腹腔受侵。结论 MSCT能清晰胸腺瘤对显示胸膜、心包和肺等脏器的侵犯,从而对病变范围进行可靠评价,并进行分期,进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胸腺瘤的CT征象分析,探讨胸腺瘤CT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CT诊断为良性胸腺瘤22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良性胸腺瘤19例,3例为恶性,符合率为86.3%;术前CT诊断恶性胸腺瘤7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符合率为100%。良性胸腺瘤平均直径为4.5cm,类圆形17例,分叶状3例,不规则形2例;肿瘤均表现为密度均匀,包膜完整,与周围纵隔大血管界限清楚。恶性胸腺瘤平均直径为9.6cm,5例呈分叶状,1例呈类圆形,1例呈不规则浸润性生长;5例包膜不完整,2例无包膜;肿瘤密度不均匀,合并有其他侵袭征象:纵隔胸膜受累、瘤体邻近心包受累和通过种植播散而致心包积液、胸膜种植、侵及大血管、胸腔受侵(胸腔积液)。结论 CT对胸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各型胸腺上皮肿瘤的CT特征,并评价其对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2例低危、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的CT表现,分析每组病灶的特点,比较每一特点在3组之间有无显著差异。结果:胸腺癌较胸腺瘤多发生于前纵隔左侧;且胸腺癌较两组胸腺瘤病灶多伴有边缘分叶、瘤内坏死、心包及大血管受侵、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高危胸腺瘤较其他两组多伴有胸膜转移;胸腺癌的钙化多为簇状,而胸腺瘤则为结节状,且病变边缘壳样钙化和瘤内纤维分割仅见于胸腺瘤;而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最长径在3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胸腺癌、高危胸腺瘤、低危胸腺瘤3组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25例临床诊断为胸腺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对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照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中,良性胸腺瘤15例,侵袭性胸腺瘤10例,MSCT对两者鉴别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程度及均匀度,肿瘤与邻近心脏大血管的接触面,肿瘤周围脂肪间隙以及有无胸膜及心包侵犯,远隔脏器有无转移等。MSCT对评价胸腺瘤侵袭性与否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表现及评价胸腺瘤侵袭与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CT上表现为圆形、卵圆形肿块6例,分叶状肿块4例,不规则形肿块1例;9例密度均匀,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10例有完整的包膜,无邻近结构侵犯,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光滑,其中表现为凸出型5例、平坦型3例或凹陷型2例;侵袭性胸腺瘤6例,5例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显著不均匀强化,4例累及邻近的纵膈结构,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形成灌铸型;1例出现肺胸膜浸润,2例出现心包、大血管浸润。结论胸腺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胸腺瘤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5年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分析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WHO(2015)诊断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A、AB、B1、B2、B3胸腺瘤分别有4例(6.35%)、15例(23.81%)、15例(23.81%)、16例(25.40%)和5例(7.93%),化生性胸腺瘤2例(3.17%),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淋巴样间质3例(4.76%),胸腺癌3例(4.76%),其中2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不典型类癌。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1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所有患者的影像学均表现为纵隔占位。依照Masaoka临床分期,63例患者中Ⅰ期20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6例。卡方检验结果示组织学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型靠后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其Masaoka临床分期也较高。41例获5~47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例因胸腺瘤引发的MG而死亡,组织分型为B3型,Masaoka临床分期为Ⅲ期。1例死因不明,组织分型为B2型,Masaoka分期为Ⅱ期。另2例死于胸腺鳞状细胞癌,Masaoka临床分期为Ⅳ期。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各具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形态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WHO组织学分型可帮助评估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胸腺瘤72例,其中包括良性胸腺瘤32例,恶性胸腺瘤27例和胸腺癌13例,全部病例均有X线平片,其中做CT检查37例,MRI检查7例。结果:病变发生在前上纵隔占87.4%,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占68%,多球状4.2%,余为不规则形,肿瘤边缘呈小波浪状或结节状突起占77.6%,肿瘤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CI)呈灌铸型占48.6%。结论:CT与MRI能清楚地显示胸腺瘤的各种病理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氟-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表现在鉴别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8例经穿刺活检或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上皮性胸腺肿瘤的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全身18F-FDGPET/CT图像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比较患者临床病理特征、CT特点和代谢情况的差异。 结果48例患者低危胸腺瘤组17例、高危胸腺瘤组8例、胸腺癌组23例,淋巴结转移12例,胸膜转移4例,肺转移3例,肝、心包、骨转移各2例。3组患者有无包膜(r=0.921,P<0.001),有无中纵隔(r=0.452,P=0.001)或周围侵犯(r=0.865,P=0.000),有无淋巴结转移(r=0.505,P<0.001)或远处脏器转移(r=0.383,P=0.008)、SUVmax值(t=0.626,P<0.001)、SUVmax/病变最大径值(t=0.645,P<0.00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示区分低危组与高危或胸腺癌组准确性较高的指标分别为病变周围侵犯情况、SUVmax/病变最大径和SUVmax,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16和0.865。 结论18F-FDG PET/CT可用于鉴别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可有效区分低危组胸腺瘤与高危组胸腺瘤或胸腺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腺瘤患者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螺旋CT检查影像学参数、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Ⅰ期(22例)、Ⅱ期(21例)、Ⅲ期(20例);另选取44例同期收治的胸腺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检查。比较各组各项指标,并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胸腺瘤组织中CK、VEGF的++~+++表达率均高于胸腺囊肿组织(P <0.05);心包、大血管以及存在尖角征/锯齿征具有相关性;VEGF的表达与影像学特征中存在分叶征,侵犯胸膜、心包、大血管以及存在尖角征/锯齿征具有相关性;观察组BF、BV、PS值以及CK与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分期的胸腺瘤患者BF、BV、PS值以及CK与VEGF表达水平呈依次升高趋势(P <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BF、BV、PS值与C...  相似文献   

10.
1988~2002年,本科共收治胸腺肿瘤148例,其中胸腺类癌3例,占2.05%,均接受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7、58、63岁;其中2例为体检发现、1例出现库兴氏综合征、胸痛.胸部CT显示肿瘤位于前纵隔,界清,密度不均,1例显示有分叶以及左膈神经侵犯表现(左膈肌明显上抬).术前诊断胸腺瘤2例、胸腺类癌1例.术中见肿瘤位于胸腺部,均呈实质性,2例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完全切除;1例心包、上腔静脉及两侧胸膜明显受侵并伴纵隔淋巴结肿大,仅作姑息性切除,术后症状缓解,血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应萍  项冬仙 《护士进修杂志》2013,(23):2187-2188
侵袭性胸腺瘤通常浸润纵隔及邻近器官,包括胸膜、心包和肺,但侵犯右心房导致的胸腺瘤心内扩张十分罕见。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瘤的首选方法,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对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的疗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了1例侵袭性胸腺瘤侵犯右心房术后的患者,患者完成全程放疗及GP化疗2周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温晓玲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9,24(2):400-402
目的:总结胸腺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例胸腺类癌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胸腺类癌发病率低,大部分早期患者无临床症状,经胸部X线、CT检查时发现;中晚期始出现症状。病理检查出类癌后,电镜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显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嗜铬蛋白A、促皮质素阳性。胸部CT表现特征为起于前上纵隔肿块,常位于心底部大血管和心包周围,肿块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增强后轻中度强化,易发生胸内外转移。结论:胸腺类癌是一罕见的前纵隔肿瘤,根据CT特征,结合临床可有助诊断、指导手术、推测预后,因此CT在临床诊治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并与WHO组织学分型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术前MSCT表现,并将其与WHO组织学分型及其简化分型[低危胸腺瘤(A、AB、B1型)、高危胸腺瘤(B2、B3型)和胸腺癌(C型)]进行对比.结果 胸腺癌的长、短径均大于低、高危胸腺瘤(P均<0.05);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非局限、对邻近结构的侵犯在高危胸腺瘤和胸腺癌中均较在低危胸腺瘤中更常见(P均<0.05).结论 MSCT能够反映胸腺上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预测其组织学类型和判断预后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15例,男12例,女3例。其中7例仅作平扫,8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非侵袭性胸腺瘤9例,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多数密度均匀(8/9),边缘光整,肿瘤强化大多均匀一致,对纵隔结构均无侵犯;侵袭性胸腺瘤6例,CT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多数密度不均匀(4/6),强化不均匀,中心见低密度区,与邻近结构间的脂肪层消失,纵隔结构受侵犯(6/6)。结论CT对判断胸腺瘤是否有侵袭性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与其WHO组织病理学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术前MSCT表现,并将其按WHO组织病理学分型的简化型分组进行对比。结果:胸腺上皮肿瘤的MSCT侵袭性征象包括轮廓不规则、肿瘤-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CI)呈灌注型、纵隔脂肪线消失及瘤-肺界面毛刺影,这些特征在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中均较低危胸腺瘤中更常见(P均<0.05),而肿瘤周围淋巴结肿大在胸腺癌中出现频率较低危胸腺瘤及高危胸腺瘤高(P均<0.05)。结论:MSCT能够反映胸腺上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预测其组织学类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纵隔胸腺瘤的CT 征象,诊断与鉴别。方法 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纵隔胸腺瘤37 例,其中男性25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12 ~64 岁,平均341 岁。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胸腺瘤8 例,恶性胸腺瘤18 例,胸腺癌7 例,胸腺脂肪瘤3 例,胸腺脂肪肉瘤1 例,全部病例均有胸部X 线正侧位片,其中20 例作了CT 检查。结果 病变位于前纵隔34 例,其中波及中后纵隔7 例;中后纵隔3 例,病变突向单侧33 例,双侧4 例,圆形和椭圆形22例,不规则形13 例,多结节状2 例,胸腺瘤的CT 值为21 ~45Hu。肿瘤与纵隔接触面呈灌铸型28 例,占757 % 。结论 CT 对胸腺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腺瘤术前CT分期与术后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比较105例胸腺瘤患者术前CT特征、临床特点及术后Masaoka临床分期.结果 病变CT分期与Masaoka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包括病灶大小(P =0.028)、形态(P<0.001)、密度(P=0.002)、包膜完整性(P <0.001)以及周边组织受累情况(P <0.001).通过CT发现34.78% Masaoka Ⅰ期病灶<5 cm,而仅有8.70% MasaokaⅠ期病灶≥10 cm;相反,仅有16.67%的MasaokaⅣ期病灶<5 cm,而有37.50% MasaokaⅣ期病灶≥10 cm.Masaoka Ⅰ期和Ⅱ期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均匀;MasaokaⅢ期和Ⅳ期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包膜不完整;Ⅲ期(80.00%)和Ⅳ期(87.50%)侵袭性肿块明显多于Ⅰ期(0%)和Ⅱ期(40.00%).Masaoka Ⅰ期与CT Ⅰ期病灶的一致性明显高于其他分期(Kappa=0.884).重症肌无力发生率在各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无差异.结论 胸腺瘤术前CT分期与术后Masaoka临床分期一致性较高,有利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及对远期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徐静娟  蒋邯晖 《天津护理》2007,15(6):359-359,362
胸腺瘤是上前纵隔最多见的纵隔肿瘤。按其细胞组织学结构可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混合型、上皮细胞癌和淋巴肉瘤。前3者中部分病例细胞组织形态上属于良性,但有恶性行为,手术时可见肿瘤侵蚀心包膜、胸膜或大血管表面〔1〕。我科于2007年3月收治了1例恶性上皮细胞型胸腺瘤患者,术中发现肿瘤侵蚀到左侧无名静脉,对其实施了“胸腺瘤切除、左侧无名静脉修补术”,术后第3天发现左侧颈内及无名静脉血栓形成,立即进行了抗凝、溶栓治疗,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43岁,2007年2月体检时胸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120连接蛋白(p120ctn)、Kaiso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7例胸腺瘤、3例胸腺癌和18例正常胸腺组织中p120ctn、Kaiso和MTA2的表达。结果正常胸腺上皮细胞中p120ctn为细胞膜(+),Kaiso和MTA2为(-)。胸腺瘤细胞中出现p120ctn胞膜弱(+)和胞质异位(+),阳性率为76.6%(105/137);在胸腺瘤细胞胞质中,Kaiso阳性率为69.3%(95/137);MTA2主要表达于胸腺瘤细胞核,阳性率为70.8%(97/137)。胸腺瘤细胞中,p120ctn异位胞质表达、Kaiso胞质表达及MTA2核表达阳性率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59,P<0.001;Kappa=0.512,P<0.001;Kappa=0.652,P<0.001)和相关性(r=0.733,P<0.001;r=0.652,P<0.001;r=0.708,P均<0.001),并与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高危(B2、B3型)胸腺瘤组的p120ctn、Kaiso和MTA2阳性率均高于低危(A、AB和B1型)胸腺瘤组(P<0.001),MasaokaⅢ/Ⅳ期胸腺瘤组均高于Ⅰ/Ⅱ期胸腺瘤组(P<0.001)。结论 p120ctn和Kaiso同时胞质(+)及MTA2胞核(+)增强与胸腺瘤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呈正相关,3种基因表达的定位和强度可反映出胸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罕见的纵隔化生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化生型胸腺瘤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胸腺瘤Massoka分期为Ⅰ期,术后随访4个月情况良好。组织学:肿瘤境界清楚,无包膜侵犯;瘤组织由互相盘绕的上皮岛和束状梭形细胞组成。上皮岛组成细胞为多角形,核空泡状,核仁小而明显、有异型,但核分裂罕见;梭形细胞被少量疏松组织或胶原纤维分隔,可见核异型和核分裂。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entin、CK、CD12和CD3(+)。结论化生型胸腺瘤Massoka分期Ⅰ期占75%,属低度恶性肿瘤,偶尔有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和出现复发,完整切除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