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寇利琼 《华西医学》2014,(8):1457-1460
目的观察双流县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于2010年5月-2012年10月通过随机抽取双流县6个社区共276名60~84岁的老年女性,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276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9.64%;不同职业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城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重补钙及维生素D制剂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低于非补充钙及维生素D制剂老年女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体质量指数、现在体质量、闭经年龄、患呼吸系统疾病与骨质疏松患病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现在体质量、食用牛奶、闭经年龄、呼吸系统疾病史与骨质疏松患病密切(P〈0.05)。结论双流县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老年女性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均衡饮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5-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N端骨钙素(N-MID)、降钙素(CT)、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411例,其中女316例,男95例;平均(69.29±12.21)岁。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住院患者25-羟维生素D、PTH、N-MID、CT、BALP的水平,探讨骨质疏松患者25-羟维生素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25-羟维生素D与PTH、BALP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CT、N-MID则无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25-羟维生素D与骨代谢标志物回归方程为Y=19.02-0.066PTH-0.09BALP。结论骨质疏松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升高、降低与PTH、BALP均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为临床骨质疏松患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未服药患者60例,采用帕金森病嗅觉障碍辅助诊断卡(金帕默)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测试,使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第28项评估患者主观嗅觉变化,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反映患者维生素D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DM)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慢性病之一,积极防治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治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1-2])。本次调查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调查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本地区糖尿病的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4年1~10月社区人群96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T2DM)78例,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水平变化,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而探究以上指标在老年OP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徐州市肿瘤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43例老年OP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同期体检为OP无骨折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25(OH)D、TRACP-5b、IL-7、骨形成标志物及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分析25(OH)D、TRACP-5b、IL-7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OP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70岁以下占比、血清25(OH)D和骨代谢指标钙(calcium,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RACP-5b、IL-7、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海社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城郊差异。方法:入组上海老年女性城区2 033人和郊区2 395人。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平均握力、跟骨超声骨密度、跌倒平衡测试等。结果:城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于郊区(26.27%vs 21.67%,P0.01)。城区老年女性椎体骨折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郊区(18.35%vs 12.14%,P0.01),而郊区四肢骨折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城区(79.77%vs 73.78%,P0.01)。城区老年女性的平均年龄、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父母髋部骨折史、奶制品摄入、钙剂补充、跟骨超声骨密度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近1年跌倒发生史、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和5次坐立测试(five timed chair rising test,CRT)完成时间均高于农村老年女性(P0.01或0.05);城区老年女性户外锻炼活动量多的比例低于郊区(P0.001)。城区中,年龄越大、父母髋部骨折史、近1年跌倒史、TUG完成时间延长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跟骨超声骨密度T值越高是保护因素;郊区中,年龄越大、近1年有跌倒史、TUG完成时间延长是独立危险因素,户外锻炼活动量多则是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城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高于郊区,高龄和跌倒是两组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城区老年女性有父母髋部骨折史、跟骨超声骨密度低者更易骨折,郊区老年女性户外锻炼活动量多是保护因素;应重视城郊居民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提供不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膜素、铁蛋白水平及其与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骨质疏松未骨折患者纳入骨质疏松组,同期收治的9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纳入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25(OH)D,骨膜素、铁蛋白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25(OH)D,骨膜素、铁蛋白水平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25(OH)D,骨膜素、铁蛋白水平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 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3.173,25.974,均P<0.05);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Q=16.497,P<0.05);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骨膜素、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3.520,20.182;15.753,10.880,均P<0.05);骨质疏松性骨折组血清骨膜素、铁蛋白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302,12.037,均P<0.05);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骨折发生呈负相关(r=-0.569,P<0.05);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膜素、铁蛋白水平与骨折发生呈正相关(r=0.437,0.490,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下降、血清骨膜素水平升高、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骨膜素、铁蛋白水平联合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为0.965,敏感度为90.30%,特异度为92.00%,准确度为91.20%。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及血清骨膜素和铁蛋白水平升高有助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临床应密切关注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骨膜素、铁蛋白水平,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818-3819
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出现骨折,为骨折组,另外50例未出现骨折,为非骨折组。询问记录患者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等各项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条件回归分析总结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显示,饮食、年龄、性别、跌倒、骨折史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诱发骨折的因素,跌倒是导致骨折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和直接致病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多种因素可诱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从饮食、生活习惯及锻炼等方面采取护理干预,同时使骨质疏松患者自身有意识地增加有效防范措施,减少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中晚期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并分析其成因。  方法  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门诊GDM孕妇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VitD)浓度,根据是否服用含有维生素D制剂分为服用组和未服用组,服用组调查含维生素D的膳食补充剂应用情况,并根据患者膳食记录统计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消费频率。  结果  共纳入98例GDM孕妇,孕周(29.0±3.3)周,血清总25-OH VitD浓度为(72.03±26.18)nmol/L,缺乏率(<50 nmol/L)为20.4%(20/98)。服用含维生素D制剂的孕妇血清25-OH VitD高于未服用组[(74.35±26.13)nmol/L比(60.45±23.63)nmol/L, P=0.031],两组缺乏率分别为17.9%和35.7%。血清25-OH VitD2检出率为19.4% (19/98),检出者平均水平为(11.61±6.71)nmol/L(6.05~24.71 nmol/L),均服用维生素D制剂,未服用组均未检出。分季节比较发现,秋、冬季节孕妇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春、夏两季,缺乏率显著高于春、夏季节。在四季中,仅在秋季服用组的血清25-OH VitD浓度显著高于未服用组[(78.59± 27.54)nmol/L比(46.18±18.77) nmol/L, P=0.045],其他3个季节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夏季两组缺乏率均为0。膳食记录显示,观察对象奶、蛋的消费频率分别为(7.5±3.8)次/周(不饮奶4例)和(5.6±2.2)次/周。  结论  本研究纳入的GDM孕妇孕中晚期维生素D秋冬季节缺乏较为严重,血清维生素D2检出率高,对维持该群体血清维生素D水平有贡献。膳食中较高的奶、蛋制品消费频率或许有助于维持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了解维生素D在糖尿病控制方面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VD)缺乏组和VD非缺乏组。分析25(OH)D的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VD缺乏组和VD非缺乏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吸烟年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缺乏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VD非缺乏组高(P<0.05)。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C肽、白蛋白、TC、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缺乏组血清肌酐、空腹C肽、TG、VLDL高于VD非缺乏组(P<0.05)。VD缺乏组25(OH)D、Hb、eGFR明显低于VD非缺乏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25(OH)D与患者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与eGFR及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导致或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尤...  相似文献   

11.
周颖昊  孟醒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416-3419
目的 探讨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联合25-羟维生素D3[25-(OH)-D3]诊断长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7例长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腰椎(L1~L4)和股骨颈任意部位的骨密度T值将其分为A组(骨量正常)45例、B组(骨量减少)40例、C组(骨质疏松)52例.检测3组血清iPTH、25-(OH)-D3、骨密度水平,并对其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清iPTH、25-(OH)-D3水平、骨密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iPTH、25-(OH)-D3水平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结果 B组、C组iPTH、25-(OH)-D3水平、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PTH、25-(OH)-D3水平与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P<0.05).iPTH联合25-(OH)-D3诊断长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55,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长骨骨折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PTH、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在长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泉州地区部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 H )2‐VitD3]水平。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就诊骨质疏松患者216例纳入研究组,其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亚组112例,绝经性骨质疏松症亚组55例,继发骨质疏松症亚组16例,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亚组33例,根据年龄不同。另外选取参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 H )2‐VitD3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血清25‐(OH)2‐VitD3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参考值(30~100 ng/mL)。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亚组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男性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6,P<0.05)。对照组男性25‐(OH)2‐VitD3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16,P<0.05)。研究组小于60岁被试与大于或等于60岁被试的25‐(OH)2‐Vit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13,P<0.05)。对照组小于60岁被试与大于或等于60岁被试的25‐(OH)2‐Vit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68,P<0.05)。结论不同类型和性别的骨质疏松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有必要科学指导中老年人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及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门诊和住院的体检人群共216例,收集这些人群的人口学资料、病史、实验室指标,将上述两组人群分为肌少症组(n=121)和非肌少症组(n=95)。比较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NAFLD的发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评价老年肌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肌少症组人群的年龄、性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h-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非肌少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肌少症组人群的骨含量、25-羟维生素D、体重指数(BMI)明显低于非肌少症组;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骨含量、25-羟维生素D、BMI与老年患者肌少症的发生有负相关回归关系。肌少症组人群的NAFLD患病率(52.1%)明显高于非肌少症组(3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年龄、骨含量、25-羟维生素D、BMI是老年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肌少症组患者的NAFL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肌少症组,提示两种疾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和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10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62)和维生素D不缺乏组(n=48),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1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认知功能[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PD-CRS)评分]、血清ACT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PSQI、PD-CRS评分及血清ACT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维生素D缺乏组PSQI评分、PD-CRS评分、血清ACTH水平为(14.87±4.63)分、(86.47±10.36)分、(57.21±11.32) pg/mL,维生素D不缺乏组分别为(11.28±4.82)分、(95.63±9.25)分、(45.68±10.47) pg/mL,对照组分别为(7.31±5.24)分、(117.86±12.04)分、(36.43±12.81) pg/mL。维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四川省肾血液净化中心1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糖尿病41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94例(非糖尿病组),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25-羟-维生素D水平、血生化、血常规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采用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评价血管病变;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以25-羟-维生素D水平小于30ng/ml为降低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维生素D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透析前血肌酐水平较低,25-羟-维生素D水平较低;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较高的iPTH水平、临床给予维生素D治疗的患者以及糖尿病为维生素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维持性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MHD患者有较高的维生素D不足的风险,应重视该人群维生素D不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50例老年人OP性骨折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女性骨折占68.67%,男性占31.33%,骨折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老年人OP性骨折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者,由于骨骼脆性增加而受到轻微的外力碰撞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OP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帮助老年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OP性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 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1-2]_。针对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估计为11.6%~([3]_。维生素D对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临床上常用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代表机体维生素D水平体内变化。近来研究发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1]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与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因此病人需要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于媛  王宓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6):310-314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非透析人群25(OH)D与1,25(OH).D缺乏的情况,探讨25(OH)D与1,25(OH)2D水平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2例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血浆25(OH)D与1,25(OH)2D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肌酐(serum creat inine,SCr)、白蛋白(albumin,Alb)、肝功能、血糖等.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25(OH)D及1,25(OH)2D水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25(OH)D水平及1,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2例CKD3~5期非透析人群25(OH)D水平中位数8.81 ng/ml,全距0.34~37.69 ng/ml;血浆1,25(OH)2D水平中位数17.14 pg/ml,全距1.10~65.40 pg/ml.82例患者中25(OH)D不足占15.0%,缺乏占81.3%;1,25(OH)2D缺乏发生率44.0%.CKD 3~5期间25(OH)D的水平及缺乏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1,25(OH)2D的水平及缺乏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血浆25(OH)D水平与血浆Alb和24 h尿蛋白定量相关;1,25(OH)2D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正相关,与合并糖尿病、血磷负相关;1,25(OH)2D水平与25(OH)D水平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浆Alb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25(OH)D水平和eGFR是1,25(OH)2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KD 3~5非透析患者普遍存在25(OH)D和1,25(OH)2D缺乏.25(OH)D水平与1,25(OH)2D水平具有相关性.血浆Alb是25(OH)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25(OH)D水平,eGFR是1,25(OH)2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情况,探讨再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在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住院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是否再发椎体骨折将其分为再发骨折组和非再发骨折组,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6例患者,其中55例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发病率为35.2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出院后是否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否采取防滑措施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初次发生椎体骨折后易再发椎体骨折,医护人员应对高龄、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强调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采取防滑措施的重要性,降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