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及鼻旁窦腺样囊性癌(ACC)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及鼻旁窦ACC13例患者资料,其中8例手术,5例为病理穿刺活检证实并行放射治疗,结合临床病理,观察CT表现。结果:肿瘤起源于上颌窦8例,起源于鼻腔4例,起源于筛窦1例。侵犯邻近结构包括筛窦、碟窦、鼻腔、颞下窝、翼腭窝、齿槽骨、眼眶及颅底等。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10例,邻近骨质呈膨胀性骨改变5例,侵蚀性破坏3例,二者兼有者5例,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无定形性生长7例,瘤内可见多发斑片状的低密度区占84.6%。结论:鼻及鼻旁窦ACC呈低密度筛孔样改变,浸润不规则生长,沿神经蔓延,有膨胀性及侵蚀性骨破坏。  相似文献   

2.
李豪  向守洪  吴景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64-2265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组织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多为单侧单窦发病,以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可同时累及其他鼻窦。鼻窦内软组织呈结节状或肿块样增生.内可见气泡及点状、条带状钙化。部分窦腔扩大,窦壁骨质增生或破坏。常伴有鼻腔鼻窦结构异常。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侵犯眼眶的继发于鼻窦肿瘤的临床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侵犯眼眶的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和MRI特点及治疗。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为单眼眼球突出。其中副鼻窦黏液囊肿58例,腺样囊性癌22例,鳞状上皮癌12例,其他恶性肿瘤12例。CT检查平扫50例,增强扫描10例,表现为鼻窦内形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眶内侧壁及眶下壁可见骨质中断,可见肿物向眶内突出,增强后肿瘤眼明显强化。MRI检查24例,均为平扫+增强扫描,可见上颌窦或筛窦肿块与眼眶内肿块信号相等且连续。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结论鼻窦肿瘤易侵及眼眶,临床多以眼球突出为首发症状。CT、MRI检查有助诊断。多学科联合诊治,对提高鼻窦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腺样囊性癌 ,亦称为圆柱瘤 ,是粘膜小涎腺和大涎腺均可发生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较为罕见。我科曾收治右侧上颌窦腺样囊性癌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3 3岁。主因鼻塞、鼻出血 10个月 ,右眼球突出半年于 2 0 0 1年 7月 9日入院。行CT检查示 :右侧上颌窦肿物破坏上颌窦内侧壁、外侧壁、后壁并侵及颅内。后在省四院取活检 ,病理确诊 :腺样囊性癌。行放射治疗并中药治疗 ,后要求化疗入我科。查体 :右面部眶下方稍凹陷 ,颧弓凸起 ,皮肤暗红色 ,软组织较对侧硬 ,有轻度压痛。右眼球外凸 ,活动不受限 ,右眼视力差 (3m ) ,右鼻前庭及鼻腔粘…  相似文献   

5.
鼻窦真菌病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  孙士铭 《河北医药》2009,31(19):2582-2583
目的探讨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窦真菌病患者40例的CT表现。结果鼻窦真菌病的典型CT征象:病变好发于一侧上颌窦和(或)筛窦;所有受累鼻窦均显示窦腔内密度增高影,并可见气泡影;上颌窦内可见团块状、线样钙化影;40例均有骨质增生,骨质破坏12例。结论鼻窦真菌病有较特征性的CT表现,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再结合鼻内镜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副鼻窦病变CT检查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副鼻窦病变的CT表现,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对358例临床疑副鼻窦病变的患者行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并与临床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黏膜肿胀38例,窦腔积液153例,膨胀样囊性改变32例,呈半圆形或球形结节影突出于窦腔内27例,呈软组织肿块样改变21例,合并骨质改变29例,合并钙化灶14例。结论CT检查对副鼻窦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系统的复杂解剖和病变的确切范围,对病变的治疗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是副鼻窦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附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鼻窦病变的部位、密度以及窦壁的骨质改变等。结果①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多局限于单侧,以上颌窦多发。②窦腔软组织块影内可见线团状、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影。③霉菌性鼻窦炎受累鼻窦窦口多数明显扩大,邻近正常结构受压移位或消失。④受累鼻窦窦壁骨质增厚硬化,可见骨质吸收或破坏。结论鼻窦窦腔软组织影内线团状、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是霉菌性鼻窦炎的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诊断霉菌性鼻窦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鼻窦和鼻腔腺样囊性癌的CT诊断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燕辉 《天津医药》2006,34(5):344-344
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少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仅占0.2%,在头颈部肿瘤中占3%,其中鳞癌占80%,腺样囊性癌仅占5%.腺样囊性癌主要依靠组织学诊断,因其生长缓慢,症状隐匿,临床解剖复杂,肿瘤常沿神经在局部及向颅内蔓延,有一定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CT扫描的目的是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以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治疗后随诊。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男,22岁。因左面部不适1个月余去当地医院行副鼻窦CT检查示左上颌窦占位,上颌窦前壁和下壁骨质破坏。考虑为上颌窦癌?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查患者左面部皮肤红,眶下面部隆起,无明显压痛。左眼视力无异常。左侧鼻腔黏膜略充血,鼻腔外侧壁突入鼻腔。行上颌窦强化CT,示左上颌窦牙源性囊性占位,上颌窦前壁以及下壁骨质破坏。考虑为上颌窦含牙囊肿,给予上颌窦穿刺,抽出黄绿色黏液。给予患者口内上牙龈切口,将囊肿和病牙完全切除。并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下鼻道开窗,骨腔内填塞碘仿纱条,从下鼻道开口处引出。术后给予抗炎止血治疗,3d后抽出碘仿纱条。患者恢复好。病理示:上颌窦囊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单侧副鼻窦发病18例,其中单侧上颌窦发病15例;双侧副鼻窦发病2例,均累及上颌窦和筛窦。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副鼻窦腔内密度不均匀增高,其内可见斑点状、斑片状、砂粒状、条状钙化或软组织团块影,窦壁骨质增生硬化、窦腔缩小、局部骨质破坏。结论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副鼻窦粘液囊肿CT表现,讨论其CT诊断依据及鉴别方法。方法 搜集9例手术及病理证实副鼻窦粘液囊肿临床、CT资料,介绍了CT检查方法。结果9例患者10个粘液囊肿,分布在筛窦4个额窦2个呈低密度,上颌窦,蝶窦,额窦各1个呈等密度。筛窦1个高密度,CT表现:10个副鼻窦粘液囊肿在窦腔扩大骨质膨胀变薄破坏。CT增强2例粘液囊肿周围粘膜环形强化。结论 CT扫描能够反映副鼻窦粘液囊肿特征性表现,对粘液囊肿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T及MIR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良性肿瘤40例:包括纤维血管瘤9例,乳头状瘤10例,骨化性纤维瘤12例,神经鞘瘤5例,异位颅内肿瘤4例;恶性肿瘤9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36例,腺癌25例,黑色素瘤1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横纹肌肉瘤2例。不同的肿瘤都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结论 CT和MRI能很好地显示鼻腔鼻窦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的CT表现,提高CT对该症的诊断率.方法 采用东芝AUKLET/FS螺旋CT机,扫描条件:120 rv,230 mAs,5 mm层厚连续扫描.个别患者在感兴趣区加薄层扫描(2 mm).结果 真菌性上颌窦炎27例,CT表现为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充满窦腔,其中25例累及鼻腔及邻近副鼻窦.肿块密度高且不均匀,合并点状或斑块状钙化24例,窦壁骨质硬化18例,斑点状骨质破坏1例.上颌窦内翻乳头状瘤10例,CT表现为同侧上颌窦及鼻腔扩大,其内充满软组织肿块,合并液化坏死1例,条块状钙化1例,窦壁骨质压迫吸收变薄8例,合并慢性副鼻窦炎7例.上颌窦癌19例,CT表现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坏死液化17例,溶骨性骨质破坏,并向周围浸润14例.结论 CT可较好显示上颌窦内软组织肿块的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帮助分类鉴别,对大多数病变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对鼻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10例,恶性20例.结果: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结论:CT能准确对病变部位范围定位,直接清楚显示周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由军  王红茹  李静 《江西医药》2010,45(8):831-832,836
目的分析头颈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和影像征象,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文献并回顾性分析头颈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20例病理特点和影像改变,其中男12例,女8例。结果筛孔型10例,管状型6例,实体型4例;CT表现不规则形的肿块12例,伴有或部分伴有小囊性低密度区15例,均匀软组织块影4例。结论小涎腺腺样囊性癌虽然缺乏特异性的影像改变,但筛孔样的影像表现和沿神经侵袭性的生长方式,对诊断腺样囊腺癌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筛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原则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筛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筛窦腺样囊性癌病理类型 ,发生部位、范围与手术切除范围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 :11例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63.6 % ,其中被认为高度恶性的3例实性型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 % ,而被认为低度恶性的8例小管型及筛状型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50 %。结论 :筛窦腺样囊性癌的部位及范围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及预后的主要根据 ,与分化程度或组织学类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郭永华  武柏林 《河北医药》2003,25(4):293-294
目的 通过研究副鼻窦肿瘤的CT表现,明确CT对副鼻窦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47例经病理证实的副鼻窦肿瘤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良性肿瘤15例,其中血管瘤6例,骨瘤5例,乳头状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神经鞘瘤1例;恶性肿瘤共32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4例,腺癌8例,腺样囊性癌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类癌2例。结论 CT结合临床表现,能够对副鼻窦肿瘤及其良恶性作出准确的诊断,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术前均行CT检查。结果15例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病例,其中小肠黏膜相关型淋巴瘤8例,鼻腔鼻窦黏膜相关型淋巴瘤5例.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2例。小肠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扩大;鼻腔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表现为鼻甲增大、鼻甲骨质虫蚀状破坏,鼻窦骨质破坏以及窦腔内软组织肿块;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表现为同一部位不易消散的、缓慢进展的节段性炎症,炎症区域支气管气像正常。结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影像表现特异性不强,但有一些影像表现可提示诊断,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见鼻副窦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增进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鼻窦内镜手术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0例常见鼻副窦病变的影像学资料.结果:一般炎性病变45例,为窦腔内密度较均匀软组织影;单纯性鼻息肉17例,鼻息肉伴黏液潴留囊肿19例,呈球形肿物,边缘光滑;真菌性鼻窦炎12例,表现为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影,可见斑片状或破棉絮样高密度影,多呈中央性分布,3例伴上颌裂孔区域的骨质破坏;肿瘤17例,为窦腔内膨胀性生长块影伴窦壁不同程度骨质破坏.结论:CT是诊断鼻副窦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清楚地显示病灶以及受累的程度、范围,为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在鼻内镜下切除38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出血100~350mL,平均220mL,无术中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或MRI检查证实38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随访14~38个月,2例筛窦鳞状细胞癌中1例6个月后因心肌梗死死亡,1例16个月后脑转移死亡;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1例术后13个月死于脑转移,1例10个月后出现局部复发,再次鼻内镜手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19月个后复发、1例秀神经母细胞瘤术后29个月复发、1例软骨肉瘤14个月后局部复发,均再次鼻内镜下手术,随访至今未复发,其余31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但应注意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