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肘关节松解术时通常采用的后正中入路和内外侧联合入路两种手术切口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方法自2009年1月至12月由同一小组治疗且获得完整随防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共41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35.8岁(16~70岁);僵硬程度:极重度12例,重度7例,中度2例;8例有尺神经症状.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38.8岁(16~51岁);僵硬程度:极重度11例,重度7例,中度2例;5例有尺神经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松解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1例患者获得4~15个月(平均7.9个月)随访.采用后正中入路的患者肘关节平均屈伸术前为27.6°±25.7°,术后为111.4°±25.6°;平均旋转术前为152.9°±46.9°,术后为168.1°±19.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术前为(65.5±11.5)分,术后为(95.7±6.4)分.内外侧联合入路患者平均屈伸术前为35.5°±25.0°,术后为1 16.5°±19.1°;平均旋转术前为138.0°±55.7°,术后为148.5°±45.6°;MEPS评分术前平均为(66.3±13.0)分,术后为(97.3±7.0)分.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和MEP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肘关节活动度及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后正中入路的21例患者中有5例肘后方形成巨大血肿,有3例肘后伤口裂开,余患者均有轻度的血肿形成.而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的患者中,无一例出现伤口并发症.结论 在肘关节松解术中尽量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可避免后正中入路时伤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并比较采用侧方与后正中入路松解僵直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4例肘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手术松解.其中22例取肘侧方入路,经内侧入路分离关节囊后壁并清理肘后侧鹰嘴窝,经外侧入路分离关节囊前壁及清理桡骨头.22例取肘后正中皮肤切口,完整分离肱三头肌以清理鹰嘴窝,两侧深层显露采用侧方肌间隙入路.结果 44例获得14~52个月(平均23.2个月)的随访.侧方人路: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8.0±12.4)°,-/x±s,下同],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3.4±2.4)分.后正中人路: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7±17.3)°,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79.2±6.9)分.两组松解疗效差异均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术后平均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平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侧方或后正中入路的松解方法 ,对僵直肘安全有效.肘侧方入路松解可获得比后正中人路松解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肘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外源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采用肘关节松解术加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16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16-42岁,平均30.5岁.原始损伤:肱骨髁上骨折3例,肱骨髁间骨折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桡骨小头骨折5例,孟氏骨折3例.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平均为13个月.11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4例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1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肘关节松解术,术中保留维持关节稳定的主要韧带,彻底清除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恢复关节活动度.松解完成后以带轴外固定支架固定肘关节,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3~2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4°±26°恢复到术后9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1,P<0.05).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42±11)分增加到术后(84±16)分,其中优3例,良8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68.8%,例(87.5%)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未发生感染、肘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尺神经麻痹,2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肘关节松解术结合带轴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和特有位置,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采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44.3±11.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对存在关节腔游离体的患者将游离体予以取出,对伴有尺神经炎的患者予以尺神经松解前置术。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肘关节最大屈伸角度,以及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肘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均有明显改善,术前最大伸直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与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MEPS评分、HSS肘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屈伸功...  相似文献   

5.
上尺桡关节松解改善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尺桡关节松解改善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12月共收治12例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患者,男9例,女3例;左侧3例,右侧9例.患者初次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7.7岁(27~48岁).原始损伤包括:"恐怖三联征"3例,尺骨近端骨折4例,桡骨头骨折4例,冠状突骨折1例.11例患者松解术前有手术史.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平均9个月(6~27个月).松解术前患者前臂旋前平均17.5°(0~80°),旋后平均39.1°(0~9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56.7°(0~130°).7例采用后侧入路,3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2例采用单纯外侧入路.术中去除上尺桡关节周围增生瘢痕及骨赘,如上尺桡关节已融合,则切除中间骨桥,注意保护肱二头肌腱止点,尽量保留桡骨头,术中尽量达到旋前80°,旋后90°.术后第1天开始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并常规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3个月(14~25个月)随访.松解术后患者旋前平均70.8°(60°~80°),旋后平均86.7°(70°~9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为157.5°(130°~170°).术后前臂旋转功能按Failla标准 [2]评定:12例患者皆为优.6例合并异位骨化患者松解术后1例复发异位骨化,7例采用后侧入路患者2例出现皮下血肿,均未做特殊处理.12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肘关节不稳定及上尺桡关节脱位等情况.结论 对于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患者,术前审慎评估肘关节功能情况,术中仔细松解上尺桡关节,尽量保留桡骨头,术后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5年1~6月收治12例创伤后肘关节发生僵硬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8~56岁,平均40岁.应用铰链外固定支架对患者僵硬肘关节进行松解.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6~26个月,平均20.8个月,患者肘关节平均最大屈曲活动度从术前的62.1°改善为术后107.1°,平均最大伸展活动度从术前的32.5°改善为术后21.7°,总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的29.6°改善为术后85.4°,Mayo评分从术前44.6分改善为术后80.4分.结论 采用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技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僵硬肘关节的最大屈伸活动度及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侧卧位放大镜辅助下内外侧小切口手术松解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侧卧位放大镜辅助下内外侧小切口松解手术治疗的16例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9~57岁,中位年龄33.5岁。病因:尺骨鹰嘴骨折6例,肘关节脱位4例,内上髁骨折2例,桡骨头骨折4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尺骨冠突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2种病因。病程5~60个月,中位病程8个月。术前合并尺神经麻木症状12例,异位骨化6例。术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58.63±22.3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3±1.6)分,Mayo评分为(71.9±7.5)分。记录患者内、外侧切口长度;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手术前后患侧肘关节Mayo评分、VAS评分、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外侧切口长度为3.0~4.8 cm,平均4.1 cm;内侧切口长度为2.4~4.2 cm,平均3.0 cm。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9.2个月。末次随访时,1例患者存留轻微肘关节疼痛,3例残存轻微尺神经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8.
手术松解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初步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手术松解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 .方法 本组共12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左侧、右侧各6例.患者平均年龄32岁(16~47岁).原始损伤单纯骨折7例,单纯脱位1例,骨折合并脱位2例,单纯软组织损伤2例.患者伤后以石膏或颈腕吊带固定时间平均3.3周(0~8周).患者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平均6.4个月(1~14个月).术前平均活动度为33.8°(0°~80°).本组患者术前3例前臂旋转受限.4例患者采用后侧入路,6例患者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2例采用单纯内侧入路.去除影响肘关节活动的因素,部分患者行上尺桡关节松解.术中尽量达到肘屈伸0°~140°,前臂旋前80°,旋后90°.非常规行尺神经前移.术后第1天开始主动及主动辅助肘及前臂功能锻炼.口服吲哚美辛以预防异位骨化.术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0.4分(50~90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5.8个月,术后平均活动度为120.8°(100°~140°),9例患者(75% )恢复了肘关节屈伸30°~130°的功能弧度.10例患者伸肘受限10°以下,4例患者可达伸肘0°.3例术前前臂旋转受限患者术后旋转功能改善.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8.8分(85-100分).患者皆无异位骨化迹象.结论 术前审慎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术中细致松解,术后早期主动及主动辅助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清理联合活动外固定架对创伤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合并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松解结合活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HO合并肘关节僵硬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4~60岁,平均37.7岁;手术松解距受伤时间7~18个月,平均9.3个月。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角度,并进行Mayo评分。结果:1例术后3周出现外固定架针孔慢性感染,给予去除外固定架,余所有患者伤口Ⅰ期甲级愈合。26例均获随访,时间24~40个月,平均34个月。1例术后8个月出现2次HO。术后2年所有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旋转活动度及Mayo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松解结合活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创伤后HO合并肘关节僵硬可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非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徐州仁慈医院骨科采用关节镜松解治疗的50例非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48例一期愈合。2例出现关节液外渗,经换药处理均2周后愈合。1例出现肱静脉损伤;2例出现尺神经感觉支配区麻木,经治疗后均3个月恢复。50例均无切口感染。随访(15.0±4.7)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下降[(0.6±1.3)分比(0.2±0.2)分,P=0.002];而MEPS评分、肘关节屈伸ROM显著增加[(66.7±4.4)分比(87.5±6.8)分,P<0.001]。末次随访时1例出现异位骨化。结论 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治疗非外伤性肘关节僵硬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肘关节镜技术学习曲线较长、具有一定难度,需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尽可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