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江朝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主编、刘移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为副主编,共13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编写的《有机溶剂中毒预防指南》一书已由国家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定价每本45元。全书分总论和各论,共26章,涉及近400种常见工业有机溶剂,是我国第一部专论有机溶剂中毒预防的专业工具书,该书特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首席专家李德鸿、上海化学中毒临床专家王莹和广东省毒理学专家李来玉等教授审阅。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5):306-306
由江朝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主编、刘移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任副主编,共13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编写的《有机溶剂中毒预防指南》一书,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总论和各论,共26章,涉及近400种常见工业有机溶剂,是我国第一部专论有机溶剂中毒预防的专业工具书。每本定价45元。该书特聘中国CDC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首席专家李德鸿、上海化学中毒临床专家王莹和广东省毒理学专家李来玉等教授审阅。现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工作的基层力量,真正体现“企业管理,一抓卫生,二抓安全”,重庆市冶金工业局首次举办了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级培训班,于四月二日在重庆铁合金厂正式开学。 学习内容有高温作业与中暑、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总论及各论、生产性粉尘与尘肺、噪声与振动、卫生统计等。学习时间一个月,  相似文献   

4.
1中毒的定义化学物进入机体 ,在效应部位累积到一定量而产生的全身性疾病叫做中毒。引起中毒的化学物称毒物。毒物对机体危害能力的大小用毒性来表示。引起机体出现反应所需剂量越小 ,则该物质的毒性愈大。2急性中毒的处理措施急性中毒一经确定 ,无论其毒物是否明确 ,均应立即实施治疗。千万不要等待药物检验结果 ,因为许多检测需要很长时间。如果等待时间久了 ,毒物吸收增加会加重中毒症状。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物、延缓毒物吸收、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应用解毒剂和对症处理。2 1清除毒物2 1 1吸收性中毒立即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 ,…  相似文献   

5.
1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1985年国家颁布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GB5044-85)”规定以急慢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作为分级的依据,对职业性接触毒物进行分级,并且举出了56种毒物的分级为例。1990年国家又颁发了“有毒作业分级标准(GB12331-90)”,有毒作业分级的依据是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接触的浓度和时间。1992年劳动部、  相似文献   

6.
颉立文 《职业与健康》2002,18(6):121-123
目的 总结造成小儿急性中毒的诸因素,以利于更好地进行防治。方法 对天水第一人民院1991年3月~2000年3月9a间收治的308例急性中毒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造成儿童急性中毒的名目繁多,但成份不明的鼠药进行检测。结果 该市小儿急性中毒呈逐年增多趋势,尤其是鼠药及农药中毒,近2~3a明显增多;农村多于城市;1~7岁为中毒高发年龄;儿童年幼无知,毒物应用不当及管理不善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鼠药检测结果为禁用灭鼠药“毒鼠强”学名四次亚甲基二砜四胺(Tetramethylene disulfoteltraminle)及“氟乙酰胺”(Monofluoroacetamide)。结论 普及毒物安全使用及管理方面的宣传,重点教育1~7岁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以逐渐提高识别和防范毒物的能力。呼吁有关部门禁止剧毒鼠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7.
在化工生产中,有时因生产设备缺陷、违章操作、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物料(化学毒物)的扩散、泄漏,而引起爆炸和燃烧,导致多人急性中毒事故。据统计,在“七五”期间(1986~1990年)我国化工系统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121次,中毒人数数千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2日,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一组织了华北、西北、西南三大区县级卫生机构“六长”业务统考。统考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为“六长”应知应会的共同部分,着重考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含卫  相似文献   

9.
何宁宁  黄海燕  宋维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37-2939
[目的]通过建立标准化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调查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规律,为提高本地区急性中毒诊治水平、制定其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收集其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毒物接触时间、中毒原因、中毒物种类、毒物接触途径、毒(药)物鉴定与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处理措施与病人去向等信息,并进行前瞻性、描述性的流行病学统计研究. [结果]2 078例急性中毒病例中以镇静催眠药物急性中毒为第1中毒类别;年龄以20~45岁为急性中毒第1位高发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职业以失业人员为第1位职业类别;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第1位(93.07%);毒物鉴定率仅9.67%.[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13~45岁的女性以及失业人群,并应注意监管镇静催眠类药物,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鉴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143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中毒毒物、原因以及临床诊断等进行分析。该组病例中药物中毒居第一位,其次为一氧化碳中毒。1-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故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急性中毒发病状况、常见中毒毒物类别、主要中毒原因等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式对6省86家医疗机构急诊科2005年度所有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86家医疗机构共报告中毒病例25 760例,病死率为0.90%;中毒病例发病季节高峰在1、2月份;中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人群;急性中毒的毒物以常见化学物居首位,其中主要为乙醇、CO中毒,其次是药物、农药;滥用、意外事故是最常见的急性中毒原因。结论我国急性中毒危害严重,建立以医院急诊科为基础的中毒个案监测系统以及加强全国中毒控制工作有其紧迫性、必要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重庆市1997-2002年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其发病规律、趋势和特点。方法 采用重庆市1997-2002年向卫生部报告的“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学个案调查表”、历次事故的各类监督文书和专题调查报告,分析中毒事故的行业分布、毒物种类和发生原因。结果 1997-2002年重庆市共发生21起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263人中毒,其中死亡90人,占中毒人数的34.22%。煤炭行业的中毒和死亡人数最高,构成比分别是38.78%和76.67%;CO和H2S是引起中毒的主要毒物,分别占33.33%和23.81%;导致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违反(或没有)安全操作制度、缺乏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和没有密闭通风设备等。结论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重点预防、控制煤炭行业的井下中毒事故和加强监控石化、化工和冶金行业职业卫生工作,及时发现急性中毒隐患,对减少我市职业中毒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2006—2020年“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甘肃省223例职业性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中毒发病例数最多,工龄<1年中毒发病例数最多;引发中毒人数居前三位的毒物是氯气、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硫化氢中毒死亡率最高;私有企业中毒发病例数高于国有企业。提示甘肃省监管部门应当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职业中毒危害,加大监管力度,减少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男女性急性中毒的中毒原因与毒物特点。方法通过查阅63家医院2005-2009年的急性中毒病历收集资料,作男女间的总体发病、中毒原因、中毒毒物的分类分析。结果在6 004例病例中,女性(3 189例)高于男性(2815例),男女之比1∶1.13;其年龄:女性以20~60岁组(73.25%)高于男性(63.91%),而男性则以19、61岁2组(24.97、11.12%)高于女性(17.40、9.34%);其中毒原因:以意外性原因中毒病例(39.02%)最高、其次自杀性(31.50%);其中毒毒物:以农药类毒物的中毒病例(42.42%)最高,其次为化学类(17.72%),2类毒物的病例数占男女总病例数的60.14%。女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自杀性中毒病例(39.92%)最多,其次为意外性(36.56%),其毒物以农药类的病例数(46.47%)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9.07%)。男性病例分析:其原因以意外性中毒病例(41.81%)最多,其次为误食性(25.97%);其毒物以农药类中毒病例(37.83%)最多,其次为化学类(16.20%)。结论意外性和自杀性中毒原因与农药类和化学类毒物为广西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毒物,其中女性以农药类毒物所致自杀性急性中毒为主,男性则以化学类毒物所致的意外性急性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15.
2008—2018年烟台市共发生职业中毒502例,急性中毒146例、慢性中毒356例,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引起职业性急性中毒前三位的毒物是混合性气体、一氧化碳、汞;引起慢性中毒前三位的毒物是苯、汞、铅。提示烟台市职业中毒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急性中毒,需要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海市急性中毒特点与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全市近8年的急性中毒病例(2 127例),作分类分组分析;据其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结果分析中毒人群的构成特点:年龄以就业年龄(占总病例数的62.12%)、学历以小学以下者(59.11%)、职业以无职业与务农人群(75.26%)的中毒发病最多。分析中毒过程特点:中毒地点以家里(86.63%)、中毒途径以经口(68.47%)及中毒原因以无意识性接触毒物中毒(61.93%)为多。分析各类毒物中毒:以农药类、化学类毒物的中毒病例数最多(共58.12%)。分析各中毒年毒物的中毒:以中毒8年毒物的中毒病例数最高(75.29%)。分析中毒流行病学:地区以农村(55.92%)中毒高于城镇(44.08%),中毒方式以散发(96.38%)明显高于群发中毒(3.62%)。分析中毒流行速度:2006年后平均每年以6.60%的速度在递增。结论北海市急性中毒防控,人群中毒防控以提高就业年龄人群、小学以下低学历者、无职业与务农人群的自我防毒意识与技能为主;中毒过程防控应加强家庭性防毒,防止农药与化学类毒物从口入,防止意外性与自杀性中毒;中毒毒物防控主要加强农村农药类毒物的监管方式;中毒防控策略以农村为主兼顾城镇,应以散发性中毒为主兼顾群发性中毒。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中毒为临床急诊常见病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隐匿式中毒。在难以确定是不是中毒,是什么毒物中毒的情况下,收集患者接触的毒物、药物、食物、饮用水或呕吐物等,进行动物的急性染毒实验,观察其典型的中毒反应,是协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深圳市工业区的急性中毒情况。 方法 收集深圳市某工业区所有3家医院于2013年接诊的急性中毒病例资料,分析急性中毒的人群特征、中毒起因、毒物类型、救治措施。 结果 共调查176例急性中毒病例,13~49岁年龄组占76.71%,男性患者占46.59%。前三位中毒起因依次是意外(占34.66%)、怀疑自杀/自我伤害(占32.39%)和滥用(占13.64%),职业中毒例数仅占2.84%。导致中毒的明确毒物共计17种,引起中毒的前三种毒物依次是农药(占23.86%)、一氧化碳(占17.61%)、酒精(占10.23%)。40.90%和13.07%的患者分别接受了胃肠道排毒和解毒剂治疗。 结论 13~49岁是急性中毒防控的重点人群,应通过采取措施缓解社会压力,规范管理农药和化学品的销售和使用,加强对燃气设备使用的管理,加强对家用药品和农药收纳的宣教,以降低急性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提高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的防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环氧乙烷中毒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该毒物对机体各脏器功能的损害特征。 结果 环氧乙烷泄漏后可经呼吸道吸收引起急性中毒,3例中毒患者均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受抑制症状,其中2例出现攻击行为、精神错乱等异常症状;此外,急性环氧乙烷中毒可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同程度损伤。 结论 急性环氧乙烷中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经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措施,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急性职业中毒性脑病是由于在工作中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工业毒物损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部严重的器质性和机能性的改变。诊断急性中毒性脑病一般依据:1.肯定的毒物接触史,如接触高浓度的苯、二甲苯、一氧化碳、汽油等毒物以后,常可迅速发病。而且有些毒物如乙基汽油、有机锡、溴甲烷、碘甲烷中毒,往往有一定潜伏期,有时可在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