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25 例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AMI 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青年组AMI 危险因素以吸烟(与壮年组及老年组比较P<0.05)及血脂异常为主;壮年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血压危险;老年组糖尿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糖尿病发病率(35.1%)明显上升;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程度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界病变(50%~75%狭窄)壮年组最多;重度狭窄(76%~95%狭窄)的概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18.8%、38.4%和43.4%;成角和钙化病变老年组概率升高,与壮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AMI 患者所占比重不同.随年龄增高,冠状动脉多支、复杂病变多见,不同年龄段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8例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对 6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探讨老年人AMI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1999~ 2 0 0 2年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MI住院病人 68例 ,男 5 4例 ,女 14例 ,年龄 18~ 90岁 ,平均 (5 8 2 8± 13 18)岁 ,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1] ,均于AMI后 2h~ 3 5d按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 2 方法 记录每例患者年龄、性别 ,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冠心病家族史 ,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包括病变类型 ,病变数 ,侧支循环形成 ,病变部位 ,冠…  相似文献   

3.
6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6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分析,研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收录本院自2007年至2009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1例,其中青年组123例(年龄≤45岁);中年组25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40.8±4.3)岁;老年组223例,年龄>65岁,这些患者均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治疗者。通过病例对照关联分析进行统计。结果: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0.8±4.3)岁,(53.7±6.6)岁及(68.3±4.5)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青年组患者单支病变为主,犯罪血管以前降支病变占主要部分,与中年组、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资料方面,与中年组、老年组相比,青年组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方面患病率更低。青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0.9±3.5)岁,青年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0.6±4.1)岁,在吸烟史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青年女性患者与青年组患者犯罪血管分布趋势大致相同,以前降支病变为主,所有女性患者均有长时间烟草暴露史。结论:中、老年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多为长期病变急性加重,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受累主要累及前降支,病变相对单一。被动吸烟在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45岁以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C-反应蛋白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C-反应蛋白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0年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5岁以下女性患者31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检测C-反应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性.结果 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较同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休克、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病变为主,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约32.3%.完全血运重建率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所占比例也较少,与男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院30天死亡率(OR=1.23,95%CI为0.81-1.89)差异无显著性,但青年女性院内死亡率(OR=1.15,95%CI为1.04-1.37)高,男性患者1年死亡率更高(OR=1.21,95%CI为1.07-1.47).接受介入治疗年青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OR=0.96,95%CI为0.74-1.26)及出院30天死亡率(OR=1.07,95%CI为0.90-1.29)差异无显著性,但1年死亡率更高(OR=1.13,95%CI为1.01-1.29).结论 45岁以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心源性休克、多支血管病和C-反应蛋白的比例较高,但完全血运重建率低,PCI术后1年死亡率高.因而有必要对年青女性人群最佳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在青年与老年患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与1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青年组冠心病患者女性比例占6.25%(3/48),明显低于老年组的33.33%(5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3±2.73)kg/m2vs.(25.16±3.05)kg/m2,P0.01]。青年组大量吸烟的比例也远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36/48)vs.36.54%(57/156),P0.01]。老年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28%(80/156)vs.16.67%(8/48),P0.01;30.77%(48/156)vs.6.25%(3/48),P0.01]。青年组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浓度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5±1.80)mmol/Lvs.(1.08±0.23)mmol/L,P0.01]。青年组血浆尿酸浓度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9.10±67.02)mmol/lvs.(323.77±73.82)mmol/L,P0.01]。青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最高。结论男性、肥胖、大量吸烟为青年冠心病主要发病危险因素,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高尿酸浓度也可能为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青年冠状动脉病变轻,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6.
根据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2例,对UA与AMI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在UA组及AMI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在UA组明显多于AMI组,多支病变在UA组明显少于AMI组,两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在AMI组明显高于UA组,两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阻塞和狭窄≥95%在AMI组明显高于UA组,两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05)。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及其病程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无相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UA和AMI病变特点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房颤)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房颤者(房颤组)58例,无房颤者(非房颤组)380例,按房颤发生的时间将房颤组分为房颤早发亚组(25例,房颤发生于AMI后24h内)和房颤迟发亚组(33例,房颤发生于AMI24h后)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发生的部位无显著差异性。而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房颤组(36.2%)显著高于非房颤组(21.3%)。房颤早发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多(60.00%),而迟发组以左冠前降支为多(63.6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且房颤出现的早晚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从临床角度更深入理解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03年12月至2006年9月间,症状发作24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选择造影结果提示梗塞相关血管为次全闭塞或未闭塞的患者为急性STEMI组(42例),与梗塞相关血管为完全闭塞的患者为急性NSTEMI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特点。结果:急性STEMI组的梗塞相关血管均为主支血管,而急性NSTEMI组梗塞相关血管非主支血管较多,急性STEMI组与急性NSTEMI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例vs6例(37.5%),P<0.05]。急性STEMI组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位于主支血管的近段或中段较急性NSTEMI组为多,有显著性差异[38例(90.5%)vs7例(43.8%),P<0.05]。梗塞相关血管造影可见侧支者,急性STEMI组较急性NSTEMI组少,有显著性差异[10例(23.8%)vs10例(62.5%),P<0.05]。结论:与急性NSTEMI患者相比,急性STEMI患者中,梗塞相关血管病变位于主支冠状动脉及其近中段者较多,而侧支循环较少。  相似文献   

9.
1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糖尿病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现将解放军304医院近年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增高。现分析比较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从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中,选取年龄<40岁有完整冠脉造影资料的AMI患者48例作为年轻组,选取同期年龄>60岁有完整冠脉造影资料的AMI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男性占优势,而年轻组这一优势更加显著(91.7%比57.7%,P<0.05).年轻组中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大量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1%比 9.2%,81.3%比 40.4%,47.9%比26.9%,29.2%比19.2%,89.6%比65.4%,P均<0.05),而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劳累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3%比51.9%,16.7%比32.7%,12.5%比38.5%,10.4%比34.6%,P值均<0.05).年轻组TG高于对照组[(179.6±32.5)mg/dl比(138.5±27.3) mg/dl,P<0.05],HDL-C低于对照组[(36.7±16.8)mg/dl比 (43.2±13.7)mg/dl,P<0.05],而TC及LDL-C均与对照组相当[分别为(191.9±45.3)mg/dl比(187.4±42.8)mg/dl,P>0.05;(118.4±30.5)mg/dl比(115.7±36.6)mg/dl,P>0.05].年轻组中就诊时有典型胸痛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0.8%比28.8%,P<0.05).年轻组罪犯血管在左主干者占2.1%,前降支者占56.3%,回旋支者为8.3%,右冠状动脉者占33.3%,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轻组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6.3%比26.9%,P<0.05),而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7.3%比71.2%,P<0.05).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是年轻人患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年轻AMI患者发病时症状典型,多表现为STEMI,且多为单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年心肌梗死冠脉血管病变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青年患者466例,了解其临床情况并仔细分析其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466例患者根据性别不同分为两组,男性436例,女性30例,两组均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分别为86.47%和73.33%),均有较多患者无明显冠脉血管病变(分别为10.55%和20.00%),但可能因病例数有限,均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左冠优势型明显多于男性(分别为30.00%和10.55%,P<0.01),两组冠脉血管起源异常发生率、肌桥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冠脉血管的钙化、迂曲、偏心、成角、溃疡、撕裂、闭塞、血栓、扩张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冠脉岔口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61.01%和40.00%,P<0.05).结论 青年男女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病变形态有一定的差异,对冠脉病变再血管化治疗方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小于45岁的AMI患者为中青年组(55例),大于60岁的AMI为老年组(67例);回顾性分析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活规律、睡眠状况、饮酒、吸烟、社会劳动性质等)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中青年组患者多从事脑力劳动,体型肥胖,以高脂饮食为主,生活无规律,大量吸烟和酗酒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侧支循环少.结论不良生活方式是中青年人AMI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 18导联心电图 (ECG)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对比分析 ,寻找诊断右冠状动脉 (RCA )或左回旋支 (L cx)闭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3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 18导联 ECG与 CAG结果对比。结果  st↑ > st↑ ,RCA闭塞组为 2 1例 (80 .7% ) ;L cx闭塞组为 5例 (15 .1% ) ,有显著差异。 V7~ V9st↑ ,RCA闭塞组 2例 (2 2 .2 % ) ;L cx组 7例 (77.7% ) ,有显著差异。 V3R~ V5 Rst↑ ,RCA组为 12例 (10 0 % ) ,L cx组 0例 (0 % ) ,有显著差异。结论 这些心电图特征在下壁心肌梗死时有助于 RCA或 L cx闭塞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改变的导联与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对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V1-V4sT抬高伴Ⅱ、Ⅲ、aVFST段下移的罪犯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LAD),少数前壁心肌梗死伴下壁sT段抬高;Ⅱ、Ⅲ、aVFST抬高伴V1-V4 ST段下移的主要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RCA),少部分为左回旋支(LCX),极少部分为LAD;胸前导联T高尖与ST抬高导联不一致可排除LAD;高侧壁Ⅰ、AVLST段抬高多数罪犯血管为LCX。结论心电图ST改变的导联对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能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6.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附107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方法对107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92例中老年患者进行对比,从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情况,危险因素三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为主,具有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冠状动脉造影86例,其中冠状动脉痉挛4例,其余均有冠脉血管病变),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本组有94例(87.9%)有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饮酒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诱因,冠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发生心功能不全较少,及时予以再灌注治疗对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我院自 1 994年 3月至 1 997年 6月对 1 0 0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病人应用国产尿激酶 (UK)和德国链激酶 (SK)静脉溶栓治疗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 :UK和SK血管开通率分别为 60 8%及 63 0 % ,5周死亡率分别为 8 6%及 7 4 % ,严重出血并发症分别为1 85%及 2 1 7% ,均无统计学意义。 1 0例加大UK剂量至 2 0 0万U ,并不增加血管开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临床观察证明UK和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 ,来自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探讨是否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病情稳定的患者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在1周至2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并与61例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对照。结果病情稳定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出≥70%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比率为90%,病情不稳定患者的检出率为93.4%。差异无显著性(P=0.75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病情稳定的患者,大多数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应考虑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及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3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81例合并有糖尿病,309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在AMI发病3小时至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脂分析。结果AMI合并有糖尿病组平均年龄及年龄≥70岁、女性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及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多(P<0.05或<0.01),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组患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也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冠脉血管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重度病变以及左主干病变均多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或<0.01)。结论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大、女性较多、前壁心肌梗塞发生率高,且多合并有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同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广泛,故应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