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疗前后血浆TGF-β1的水平和V20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受三维适形放疗的53例肺癌患者,肿瘤总照射剂量40~70Gy,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计划控制V20≤35%,脊髓剂量≤45Gy。应用ELISA方法对患者放疗前后血浆TGF-β1的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全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2.1%(17/53),其中Ⅱ级或Ⅱ级以上发生率为13.2%。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51.9%,明显高于TGF-β1水平正常者(11.5%)(P=0.002),而放疗前TGF-β1水平升高或在正常范围,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15)。V20>25%,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62.5%,明显高于其它组别;而V20≤25%,放疗结束时血浆TGF-β1正常的患者没有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结论放疗结束时TGF-β1水平升高与放射性肺损伤密切相关。V20>25%,放疗结束时TGF-β水平升高者,属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胸部肿瘤患者进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3DCRT)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与基础肺功能,肺V30,性别,年龄,卡氏评分,化疗,病理类型,吸烟的关系.3结果: 临床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症状者10例,占11.4%,其中Ⅰ级7例,Ⅱ级3例,有影像学改变的18例,占20.5%.放射性肺炎与患者的基础肺功能,肺V30及化疗有关(P<0.05). 结论: 肺部有慢性疾病致基础肺功能异常患者,放疗后化疗和3DCRT治疗时肺V30可能引起急性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3.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肺和食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背景与目的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食管等正常组织往往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本研究拟分析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放射性食管和肺损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病例,总计112例,男87例,女25例,中位年龄64岁(20~87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97例,小细胞肺癌15例。放疗中位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中位总剂量60Gy。结果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为7.1%(8/112);2级以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为1.8%(2/112);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8.9%(10/11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未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体重下降≥5%和行化疗或同时化放疗的病例,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疗前体重下降≥5%在多因素分析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此研究未能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但发现与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是疗前体重下降≥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剂量学因素关系,探讨低剂量区体积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5-2008年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食管癌患者共161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局部晚期NSCLC患者53例,处方剂量60 Gy分30~34次,均行长春瑞滨+顺铂同期化疗;食管癌患者108例,处方剂量58~70 Gy分29~35次,单纯放疗46例,余62例接受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同期化疗.对急性放射性肺炎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ogistic因素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全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57.8%(93例),其中NSCLC组为94%(50例,4、5级各1例),食管癌组为39.8%(43例,无≥4级病例).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r=0.19,P=0.016)、大体肿瘤体积(r=0.52,P=0.000))、平均肺剂量(r=0.33,P=0.000)、肺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r=0.30,P=0.000)、接受5、10、15、20、25、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肺V5~V30,r=0.21~0.29,P=0.000~0.027)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V5(X2=7.07,P=0.008)、大体肿瘤体积(X2=10.21,P=0.001)是预测≥2级放射性肺炎最有价值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84,P=0.000;曲线界值为V5=55%.肺V5≥55%组与<55%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6/84)和18%(14/77).结论 平均肺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V5~V30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其中V5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预测性指标.当V5>55%时≥2级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制定治疗计划时除平均肺剂量、V20、V30外,还应将低剂量区体积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Zhang WJ  Zheng R  Zhao LJ  Wang LH  Chen SZ 《癌症》2004,23(10):1180-1184
背景与目的:对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时,正常肺组织会受到部分照射,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损伤。临床上常用肺功能测试(pulmonaryfunctiontests,PFTs)来评估放疗后全肺功能变化,往往不够准确。核素肺灌注扫描与其它影像学方法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肺的局部生理功能,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能定量计算肿瘤和周围肺组织的照射剂量。本研究目的是利用肺灌注显像来初步观察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后的局部肺功能早期变化。方法:19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前及照射40~50Gy时行肺灌注显像检查,并将结果与同期的X片或CT检查比较。将放疗前肺灌注图像与同期的X片、CT片相比较,按缺损区与肿瘤病灶的大小分为:0级,无灌注受损;1级,肿瘤及其周围局部肺灌注受损;2级,达1叶肺灌注受损;3级,超过1叶肺灌注受损。在肺灌注的断层图像上将照射剂量大于20Gy以上范围在断层图像上勾画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以ROI内的放射性计数占同层面双肺放射性总计数的比值来比较照射前后肺灌注的变化,并用配对t检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血流灌注受损,其中1级9例,2级5例,3级5例。(2)肺灌注的定量分析:19例行放疗前及放疗中肺灌注检查的患者,放疗前ROI的放射性比值平均为(53.67±29.8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62例不能手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疗前1周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同步化疗、吸烟状况、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否、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和剂量参数V10、V20、V30以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1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3例发生于放疗中,8例发生于放疗后1个月内。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为肺功能状态、肿瘤体积、肺剂量体积参数(P=0.002,P=0.000,P=0.032);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放疗前合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变位于肺下叶、肿瘤直径〉5cm以及V30〉25%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P=0.047,P=0.035,P=0.040和0.002)。结论:放射性肺损伤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结果,对肺部有慢性疾病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控制肺V30〈2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62例不能手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疗前1周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同步化疗、吸烟状况、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否、肿瘤位置、肿瘤体积和剂量参数V10、V20、V30以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1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3例发生于放疗中,8例发生于放疗后1个月内。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为肺功能状态、肿瘤体积、肺剂量体积参数(P=0.002,P=0.000,P=0.032);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放疗前合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变位于肺下叶、肿瘤直径>5cm以及V30>25%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显著相关因素(P=0.047,P=0.035,P=0.040和0.002)。结论:放射性肺损伤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结果,对肺部有慢性疾病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控制肺V30<2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71例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性别、年龄、是否化疗、放疗剂量、V5、V20、平均肺剂量(MLD)等因素与患者3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171例肺癌放射治疗的患者中,发生3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50例(29.3%)。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放疗前化疗周期数多、同期放化疗、V5>40%、V20>25%、V20>28%、MLD>10Gy、MLD>13Gy均可导致肺癌患者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的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放疗前化疗周期数多、V20>28%、MLD>13Gy与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有关。[结论]在肺癌放疗计划设计中,应针对中国肺癌患者的特点,设定适合的物理参数;此外,还需考虑患者的吸烟史、化疗史等个体化因素,尽可能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78例未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放疗开始前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应用χ2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剂量体积参数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化疗、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否合并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放疗方式及肿瘤位置;剂量体积参数包括双肺V10、V15、V20、V25、V30、V35、V40,肺Dmean、Veff、GTV大小、射野数。肺功能指标分析Fvc、Fev1.0、DLco。结果 ①放射性肺损伤2级以上有18例(23.08%);②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是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GTV大小、V30,DLco(P〈0.05);③经过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疗前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V30〉18%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因素(P=0.018和0.037)。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是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肺部有慢性疾病患者和基础肺功能异常(弥散功能为主)的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肺V30控制在18%以下。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者 4 0例随机均分为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在放射治疗期间服用川芎嗪 15 0mg/次 ,3次 /d。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GF β1,放射治疗结束后3、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结果 川芎嗪组放射治疗前血浆TGF β1为( 4 .4 5± 1.76 )ng/ml,放射治疗后为 ( 5 .79± 2 .88)ng/ml;对照组放射治疗前为 ( 4 .4 8± 2 .4 0 )ng/ml,放射治疗后为 ( 11.70± 5 .4 8)ng/ml,较川芎嗪组明显升高 (t=4 .92 ,P <0 .0 0 1)。放射治疗后 6个月川芎嗪组CO弥散量明显下降者 (下降幅度 >2 5 % )占 31.6 % ( 6 / 19) ,对照组占 6 3.2 % ( 12 / 19) ( χ2 =3.89,P<0 .0 5 )。川芎嗪组急性放射性肺炎 2级 1例 ,晚期放射性肺损伤 1级 2 0例 ;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3级 1例 ,晚期放射性肺损伤 1级 19例 ,3级 1例。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GF β1的过度表达 ,减轻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肉芽肿与中线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肉芽肿与中线淋巴瘤两种疾病的关系。方法自1989年12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恶性肉芽肿及中线淋巴瘤各23例。两者在发病年龄、部位及首发症状相似。前者有73.9%单用放射治疗,后者有69.5%用放射治疗和化疗联合。病理类型前者为炎性坏死性肉芽组织,后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性13例,B细胞性1例,未分型9例)。结果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6%和65.2%,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和73.9%。结论两者不应视为同一疾病。  相似文献   

12.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5 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Ann Arbor 分期:Ⅰ A 期11 例,Ⅱ A 期4 例。放射治疗剂量30 ~58 Gy ,3 ~6 周。结果 1 ,3 ,5 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4 .1 % ,92 .3 % 和92 .3 % 。3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 ,90 % 和75 % 。有5 例疾病进展。结论 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推荐放射治疗剂量为35 ~45 Gy ,3 .5 ~4 .5 周。不需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对恶性程度高及有眶外侵犯者应加化疗。  相似文献   

13.
原发于纵隔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于纵隔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特性和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1980年至1992年,收治36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恶性肿瘤瘤。所有病理材料复核和免疫组化检测,接受局部野照射15例,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21例,照射剂量〉45Gy23例,≤45Gy13例,29例合并化疗。结果 随访63-213月,5年生存率61.1%,5年无瘤生存率58.3%;10年生存率,58.4%,10年无瘤生存率55.5%,获  相似文献   

14.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12 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结果,复习文献,讨论眼眶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958 年至1997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12 例,Ⅰ期8 例,Ⅱ期4 例。10 例行单纯放射治疗,2 例行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射治疗主要为局部照射,照射剂量 D T30 ~60 Gy 。结果 局部控制率100 % ,5 年生存率86 % 。文献复习显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75 % 为低度恶性,单纯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平均97 % ,5 年生存率62 % ~93 % ,远处复发率为20 % 。结论 局部放射治疗是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低度恶性放射剂量 D T 30 ~35 Gy ,中、高度恶性 D T 36 ~40 Gy 。  相似文献   

15.
23例原发气管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原发气管癌放射治疗的意义及加腔内放射治疗后能否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方法 原发气管癌23 例,其中单纯放射治疗13 例,术后复发或残留行放射治疗10 例。结果 (1) 全组1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65 .2 % ,26 .1 % ,5 .9 % ,中位生存时间为25 个月。术后复发或肿瘤残留再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 个月与23 个月。根治放射治疗组与姑息放射治疗组的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6 .9 % ,46 .2 % ,46 .2 % 与30 .0 % ,20 .0 % ,10 .0 % 。肿瘤局部控制率为30 .4 % (7/23) ,其中单纯外照射1 例,加腔内放射治疗4 例,术后+ 放射治疗2 例。(2) 病理类型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3) 第1 程放射治疗后局部未控复发再放射治疗7 例,未治7 例,其1 ,3 ,5年生存情况前者分别为6/7 ,3/7 ,1/7 ,后者1 年为2/7 ,无2 年以上生存者。结论 (1) 对不能手术、术后复发或肿瘤残留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2) 加用腔内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3) 复发后再程放射治疗仍可缓解症状延长部分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16.
呼吸运动对调强放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静态调强放疗治疗肺癌等运动幅度较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运动体模系统模拟呼吸运动 ,测量不同运动幅度及不同运动方向对基于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放疗射束半影、剂量分布及绝对剂量的影响。结果 :靶区运动明显增加了射野在运动方向的半影 ,导致了低剂量区面积增大及高剂量区不确定性的增加 ,但70 %~ 90 %的等剂量线变化不显著。虽然不同情况下各测量点的剂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若将运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在内 ,多次测量后总体变化幅度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结论 :靶区运动加宽了射束的半影 ,但在适当补偿运动等影响靶区确定的因素后 ,应用静态调强放疗治疗周期性运动的肿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脉络丛乳头状瘤术后放射治疗4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4 例脉络丛乳头状瘤( P C P) 术后放射治疗结果,复习相关文献,探讨间变型脉络丛乳头状瘤( P A C P) 病理诊断标准和放射治疗在脉络丛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作者对4 例术后残存的第4 脑室脉络丛肿瘤行瘤床局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采用6 或8 M V X 线,靶区包括术前 C T 显示瘤床外1 ~2 c m ,常规分割, D T40 ~55 Gy 。复习1975 年以来的部分相关文献。结果 1 例疗后失随。3 例经2 年随访,1 例成人无复发,正常工作生活;2 例儿童分别于疗后21 ,24 个月野内复发,其中1 例( 例3) 伴广泛脑脊膜种植转移。结论 脉络丛肿瘤的病理诊断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不完全一致, P A C P病理诊断标准有待完善。绝大多数 P C P 可经手术彻底切除治愈; P A C P 术后应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41例,其中术后转移3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复发平均时间为15.6月;放疗后转移5例,复发平均时间为14.5月。所有病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CTV为1.8~2.0 Gy/次,5次/周,每次3~5个照射野投照,总剂量50~66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19.5%(8/41),部分缓解51.2%(21/41),总有效率70.7%(29/41)。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22例(53.7%),1级13例(31.7%),2级4例(9.8%),3级2例(4.9%),无4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19例(46.3%),1级14例(31.4%),2级5例(12.2%),3级3例(7.3%),无4级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步化疗加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2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各64例.单纯放射治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放射治疗,开始体外全盆腔照射,5次/周,2 Gy/次,盆腔平面中心剂量26 Gy-40 Gy,2.5-4.0周完成;然后中间挡铅,4个野照射,4次/周,2 Gy/次,宫旁剂量20 Gy-25 Gy;同时腔内治疗,1次/周,66y/次,A点剂量为30 Gy-36 Gy.同步化疗加放疗组在放疗开始给予DF方案化疗即DDP50 mg/m2 dl 5-Fu 4.0/m2静注96 h,每4周重复,共3个周期.结果 两组3、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73.4﹪和59.4﹪,B组分别为51.6﹪和43.7﹪(P<0.05).早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发生率A组为15.6﹪,B组为12.5﹪,膀胱反应发生率A组为6.3﹪,B组为4.7﹪.A组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B组,A组的骨髓抑制和消化的道反应明显低于B组,但患者经一般处理均能耐受.结论 同步化疗加放射治疗官颈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176例由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4组:单纯全脑放疗(WBRT)组、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WBRT SRS)组、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组、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SRT)组.SRS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8~20Gy,总剂量20~32Gy;S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2~5Gy,总剂量25~60Gy;WBRT1.8~2Gy/次,总剂量30~40Gy.结果四组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7.0%、87.7%、86.5%和78.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11.0,11.5和10.0个月;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33,8.33,9.33和7.67个月;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期分别为4.11,8.57,9.03和6.12个月.在死因分析中,WBRT组死于脑转移的比率为57.6%,较其他三组高.而WBRT SRS组的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率为12.2%,较其他组高.结论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是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失败后再行挽救性全脑照射或立体定向放疗.对于多发脑转移,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 SRT)在提高生存率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