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10月至2008年1月2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使用的患者均缝合断裂的肩锁关节并修复三角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止点;4例患者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按Constantand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18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2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钢板取出后无再次脱位。15例患者取出钢板,取出时间为术后10~24个月,平均为15个月。内固定取出前肩关节功能评分(78.2±8.6),内固定取出后肩关节功能评分(98.5±2.2)。内固定取出前后肩关节功能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治疗方法,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患者损伤小、可早期活动等优点,但因长期存留体内影响肩关节功能,遂建议术后早期取出。  相似文献   

2.
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内固定取出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10月间31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均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所有患者均缝合断裂的肩锁关节并修复三角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止点;9例患者缝合断裂的喙锁韧带。按Constantand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并对内固定取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4~40个月,平均22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钢板取出后无再次脱位。仅9例患者取出钢板,取出时间为术后12~27个月,平均18个月。内固定取出前肩关节评分为(76.5±8.6)分,内固定取出后肩关节评分为(99.5±1.0)分,内固定取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但因长期存留体内影响肩关节功能,建议术后取出。  相似文献   

3.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术中修补喙锁韧带和脱位愈合后取出钢板的必要性. 方法自2002年3月~2006年1月使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41例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5例术中修补了喙锁韧带,18例在平均术后1年取出钢板.按照Constant & Murley评分系统评定肩关节功能,并对喙锁韧带修补组和未修补组以及内固定取出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组获得1年以上随访者共37例,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1年所有随访患者肩关节总体评分平均为82.0分,喙锁韧带修补组(15例)评分平均为81.3分,喙锁韧带未修补组(22例)评分平均为82.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05).内固定取出患者取出前、后肩关节评分平均分别为80.4分和9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5).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不必常规修复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长期留存于体内可能影响肩关节活动,有必要在脱位愈合后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线缆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技巧和疗效.方法运用线缆重建断裂的喙锁韧带,并修补肩锁韧带及关节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14例,Ⅴ型1例.结果获随访5~18个月,13例术后2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例肩外展活动稍受限(外展≤80°),1个月后复查,外展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8例,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门诊随访,并拍摄x线片,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评分平均为93.5分,X线片显示无再发脱位和半脱位。结论改良喙肩韧带移位重建结合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Triple-Endobutton钢板置入治疗Roch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吉恒 《中国骨伤》2014,27(1):61-63
目的:探讨Triple-Endobutton 钢板置入治疗Rochwood分型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对28例Roch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Triple-Endobutton 钢板置入治疗,男18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38岁;左侧20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28例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患者肩关节活动良好,未出现再脱位及疼痛等症状。X线检查肩锁关节均完全复位。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术前评分25.4±2.0,术后1个月65.9±3.0,术后3个月87.2±3.2,术后6个月95.7±1.6.结论:利用Triple-Endobutton 钢板置入治疗Roch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无须二次取出,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铆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铆钉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1例.结果 患者获得随访15~32个月,于术后3~5个月取出钩钢板.患肩Constant评分平均96分(87~100分).术后3例出现肩峰下骨溶解,无螺钉松动、锁骨钩钢板断裂及锁骨钩钢板周围骨折等发生,取出钩钢板后无肩锁关节脱位复发.2例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取出钩钢板后症状消失.结论 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铆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能够有效维持肩锁关节复位稳定,喙锁韧带的生物力学模式重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3年12月,对1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RockwoodⅢ型8例,Ⅳ型2例,Ⅴ型2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2 h~5 d,平均2.5 d.结果 术后10例获得3个月~2年随访,2例失访.术后肩锁关节位置恢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达160°~170°,2例在举重物时肩锁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肩关节外展80°时肩锁关节开始疼痛,患侧上肢肌力较健侧稍减弱.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定为86~96分,平均92分.结论 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微动特性,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方法:用锁骨钩钢板治疗1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随访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和再脱位。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王凯  车彪  刘俊  覃松  邹凯 《骨科》2010,1(3)
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28 例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21 例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术中仅行锁骨钩钢板固定,未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术后X光片评估锁骨骨折愈合及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根据Constant-Murley 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手术后复查X 线片示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均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8月,平均14.9月,均提示锁骨远端骨折愈合、无螺钉松动、钢板或钩部折断.术后8~18月内固定取出后,无肩锁关节再脱位.2例术后4个月患肩活动过大时明显感肩部酸痛不适,8月后取出钢板后症状消失.随访终末,所有患者Constant-Murley 评分平均为89.6分(83~92分).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新鲜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复位简单、固定确切、肩关节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带线铆钉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3~49,平均41岁;TossyⅡ型9例,Ⅲ型22例.其中新鲜肩锁关节脱位19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9例,锁骨钩接骨板固定失败3例;患者均不合并骨折.手术均采用Mitek 3.0 mm带线铆钉植入喙突,以不可吸收尾线穿过锁骨固定脱位,同时修复喙锁韧带或转移喙肩韧带;其中12例采用克氏针辅助固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lic Association,JOA)肩关节疾患治疗判定标准和肩锁关节脱位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3个月,平均17个月.单纯铆钉固定组术后JOA肩关节疾患评分为65~95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47%(17/19);铆钉结合克氏针固定组术后JOA肩关节疾患评分为74~97分,其中优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75.00%(9/12).两组肩锁关节脱位评价系统的优良率分别为94.74%(18/19)和91.67%(11/12).5例患者在拔除克氏针1~3个月后出现肩锁关节复位部分丢失,但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后无明显变化,未进一步治疗.结论 带线铆钉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避免二次手术的特点,术后疗效肯定.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rivet with thread,instead of clavicular hook plate,for Tossy Ⅱ & Ⅲ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February 2009,totally 31 patients with Tossy Ⅱ or Ⅲ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were treated using rivets with thread,including 19 males and 12 females at the age of 33-49 years(mean,41 years).Among these patients,19 suffered fresh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9 suffered ol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and 3 did a failed fixation by clavicular hook plate.None of them was combined fracture.Mitek 3.0 mm rivet with thread was embedded to coracoid,with nonabsorbable thread connected with the rivet passing through the clavicle for fixation,and meanwhile ligament coracoclaviculare was restored or acromiocoracoid ligament displaced.Among them,12 patients assisted Kieschner wire fixation.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evaluated using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scoring system a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scoring system.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1-23 months(mean,17 months).In the patients without Kieschner wire fixation,JOA shoulder score was 65-95,excellent for 8 cases,good for 9,fine for 1,poor for 1,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9.47%(17/19);In the patients with Kieschner wire assisted fixation,JOA shoulder score was 74-97,excellent for 5,good for 4,fine for 3;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75.00%(9/12).With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scoring system,the overall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4.74%(18/19),and 91.67%(11/12)respectively.No complication that affected joint function was found.Conclusion Rivets with thread can be used for treating Tossy Ⅱ & Ⅲ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This surgical technique is characterized by small operation wound,fewer complications,no secondary operation,and satisfactory treatment effect.  相似文献   

12.
带绊纽扣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23-60岁,平均(35.0±1.3)岁;交通事故伤14例,工伤6例,运动伤4例,摔伤3例;左侧16例,右侧11例。均为TossyⅢ型,无合并锁骨骨折。治疗后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根据肩部活动度、疼痛程度、肌力及肩锁关节复位X线表现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7例均荻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2个月,根据疗效标准,优24例,良2例,差1例。结论: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更符合生物力学,可早期功能锻炼,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万宏  杜远立  熊家伟  胡爱心 《骨科》2017,8(1):30-33,43
目的:观察线缆套绕喙突与锁骨固定治疗新鲜单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采用切开复位、线缆套绕喙突与锁骨固定治疗新鲜单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3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其术后X线片评价其恢复情况,采用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肩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本组病人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为16个月。术后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未见线缆断裂和松动的现象。按照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其中优30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线缆套绕固定喙突与锁骨符合肩锁关节复位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带袢纽扣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带袢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1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25~67岁,平均50.1岁,均为TossyⅢ型。利用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术后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14个月,平均9.8个月,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5例,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带袢纽扣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满意,复位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患者年龄范围18 ~ 60岁,平均年龄(34.67±15.5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摔伤2例,坠落伤3例,运动伤2例。肩峰骨折分型,OgawaⅠ型5例,OgawaⅡ型10例;肩锁关节脱位分型,TossyⅡ型7例,TossyⅢ型8例。治疗方案均为肩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根据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肩关节Constant-Murely评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0±9.83)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骨折愈合不良、骨折脱位复位丢失、肩峰下撞击、钢板螺钉松动等情况。术后1年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90° ~ 145°,平均(114.00±19.29)°;上举100°~180°,平均(136.67±27.10)°;后伸30° ~ 60°,平均(42.00±10.66)°;外旋30° ~ 45°,平均(38.00±6.76)°。术后1年Constant-Murely评分70 ~ 96分,平均(85.73±7.26)分,优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0%。 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操作安全、简单、疗效确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AO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楠  李刚  王少山  马春媚 《中国骨伤》2011,24(3):205-207
目的:探讨AO锁骨钩钢板(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使用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22~68岁,平均46.4岁;受伤到手术时间为1~21d,平均3.9d;取板时间6~22个月,平均9.4个月。结果:术后2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除1例并发肩锁关节炎、1例CHP断裂,其余恢复均较好,无骨折及再脱位发生。利用Karlsson疗效标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21例,良6例,差1例。8例在植入CHP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肩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尤其是外展和上举,在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通过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达到正常范围。结论:CHP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以及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远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折断螺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III型)的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10年7月使用可折断螺钉采用肩关节外侧切口行肩锁关节间内固定治疗25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111型)。结果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30~50ml,平均45ml。未发生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术后住院7~12d,平均9d。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按照Lazzcano标准优25例。25例随访6~23个月,平均11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可折断螺钉取出后肩锁关节无再次脱位。结论可折断螺钉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III型)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中喙锁、肩锁韧带的处理方法、并发症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12年5月,对127例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或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术,根据术中是否修复喙锁、肩锁韧带分组。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组(A组)63例,修复喙锁、肩锁韧带,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25±8.46)岁(17~59岁).锁骨钩状钢板固定组(B组)64例,不修复喙锁、肩锁韧带,男4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4.10±7.19)岁(19~57岁).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Karlsson标准,A组63例,优54例,良9例,差0例;手术时间平均(55.90±26.5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9.80±50.30) ml;1例术后第16周发现钢丝断裂但无肩锁关节再脱位,3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后疼痛,取出内置物后疼痛消失。B组64例,优52例,良12例,差0例;手术时间平均(49.50±23.1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7.30±46.41) ml;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2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后疼痛。全部患者4~9个月后取出内置钢丝或者锁骨钩状钢板,随访9~16个月,无肩锁关节再脱位。两组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和伤口脂肪液化、感染、肩部疼痛、内固定失效、肩锁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术中采用锁骨与喙突间钢丝固定或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疗效确切的方法。术中不修复喙锁、肩锁韧带,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Tossy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常见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48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以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A组)14例、拉力螺钉或钢丝内固定(B组)11例、锁骨钧钢板内固定(C组)23例,分析3类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总结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年,平均18个月。A组优8例,良4例,差2例;B组优7例,良3例,差1例;C组优21例,良1例,差1例。术后优秀率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4例,肩周炎3例,肩锁关节炎3例,内固定失效4例,再次脱位2例;B组术后疼痛3例,肩用炎2例,肩锁关节炎1例,内固定失效3例,再次脱位1例;C组术后疼痛2例,肩周炎2例,肩锁关节炎1例,内固定失效2例,再次脱位l例。术后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和合理重建喙锁、喙肩韧带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基本要求。术中对肩锁关节间隙的彻底清理,韧带的确切重建.以及术中切实可靠的坚强固定才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徐志斌  王进 《中国骨伤》2014,27(5):430-432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左侧10例,右侧8例。手术时间在伤后3周~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周开始功能锻练,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按Karlsson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Kaf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良17例,差1例。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TossyIY型陈旧肩锁关节脱位,通过带线锚钉精确修复了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同时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牢固,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