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及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18例椎管内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临床表现,分型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表现、分型及MRI表现进行分析。行顺磁造影对其定位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栓系综合征的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明远  肖湘生 《上海医学》1997,20(10):575-577,F004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统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临床手术病理及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一致,MRI表现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关系,结合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作者结合相文献提出的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分型。结论:MRI是诊断TCS的首选方法,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的粗细,栓系束带及合并的脊髓畸莆,从而为拟定  相似文献   

3.
小脑梗塞的临床CT与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CT、MRI间的相关性以及CT、MRI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经CT、MRI证实的小脑梗塞,从其病因、临床特点、CT、MRI有无特征性改变、临床分型及治疗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小脑梗搴主要原因。MRI对小脑梗塞的诊断明显优于CT。结论 轻症小脑梗塞预后较好;对重症小脑梗塞,应加强脱水降颅压,必要时应尽早手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种脑干病变的临床,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脑干病变患者的MRI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脑干病变以脑干肿瘤,出血和梗死多见,不同的病变其临床表现MRI表现各有特点。结论MRI明目前诊断脑干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根据MRI表现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各种脑干病变可作出基本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报告1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CSF、CT、MRI的表现特点,以及治疗结果,并对其鉴别诊断及病理改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临床表现符合DAI的病列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MRI表现为中线未见移位,多数病灶较小且为非血性,脑干和胼胝体损伤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病人,常伴有其他类型脑部损伤。结论:结合临床,MRI能对DAI作出正确诊断,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优势。方法:对本院14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的MRA表现进行分析,并与MRI及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14例颅内动脉瘤具有特征性MRA及MRI表现,其定性诊断能力优于CT,MRA在显示瘤体及载瘤动脉方面优于MRI。结论:MRA是检出直径〉3mm的颅内动脉瘤的最佳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及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材料及方法:对用MRI诊断并经临床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的18例多发性硬化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旁多发病灶,对称分布,并可在T2加权正中矢状位见胼低体受累;脊髓内病灶位脊髓边缘,其长轴与脊髓平行。结论: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胼胝体的改变对确诊有重要作用,MRI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最佳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小脑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6例经CT或MRI确诊为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CT表现,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的指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分析175例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特点。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临床、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以期提高对DAI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同时进行过CT和MRI检查,特别是CT检查相对阴性的32例DAI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 32例DAI患者CT检查相对阴性,MRI检查发现在胼胝体、基底节、脑干及灰白质交上多发小的异常信号灶。结论 临床拟认遥患者的CT检查相对阴性时可进行MRI检查,其MIR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42例本病的临床表现,CT、MRI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MRI能提高小出血灶的检出率,采取非手术治疗。结论诊断依靠CT和MRI,治疗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分析12例小脑梗塞部位及其临床和CT,MRI表现特点,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报告3例CO中毒所致脑损伤的MRI,并对其病理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23例小脑梗塞,临床表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定及共济失调,常伴长束征,从其病因,发病部位及上述临床表现进行探讨,对患者头颅CT,MRI分析比较,认为MRI对该病例的诊断率较高,发现高血压,高脂血症与本病有密切关系,对早期有意识障碍者应高度重视,及时预防与治疗,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报告3例CO中毒所致损伤的MRI,并对其病理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9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及MRI影象分析,总结了MRI的表现,指出中场强MRI检查中:异常的血管流空现象、脑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的水肿、变性及萎缩等均有地AVM的诊断。MR则对判断病灶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有帮助。MRI及MRA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的MRI信号类型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对4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I信号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按MRI信号特征分脊髓出血、水肿、挫伤,其中出血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差。而脊髓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本文还观察到,如果脊髓水肿范围大预后亦较差;结论:MRI是医生判断脊髓损伤程度及估计其预后最准确的无创伤检查。  相似文献   

19.
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MRI诊断(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及脊膜瘤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一附院1995~1997年间经MRI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为髓外硬膜内神经鞘膜瘤24例及脊膜瘤7例共31例的MRI及临床表现;结果:MRI对髓外膜内肿瘤的定位准确率达100%。T1WI低信号,尤其是T2WI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强化明显而不均匀,肿瘤沿扩大的椎间孔突出到椎旁呈哑铃状是神经鞘膜瘤的特征,而脊膜瘤的MRI表现常为T1WI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且发病部位、好发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特点,但两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尚有一定的重叠率。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膜瘤与脊膜瘤的术前诊断,MRI具有准确的定位和较高的定性能力,如结合患者的姓别、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综合分析,将更能提高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李坚  谢汝萍 《北京医学》2000,22(4):195-19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MRI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0例多发性硬是脑和脊髓MRI表现。结果35例患者MRI异常,其中26/30例头颅MRI异常,19/29例脊髓MRI异常;大脑半球最易发现临床及临床病灶;MRI阳性率与病程长短无相关性;应用激素1周以上病灶不显示增强,反映血脑屏障重建。结论MRI对证实多发性硬化临床病灶及发现亚临床病灶有重要参考价值,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