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运用异体巩膜瓣覆盖的Ahmed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施行异体巩膜瓣覆盖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29例(30眼),对手术前后的眼压、抗青光眼药物种类、视力等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术后2周、术后6周、术后3个月后眼压分别为(47.92±11.86)mmHg、(9.54±3.94)mmHg、(22.53±10.64)mmHg、(22.77±11.55)mmHg,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眼压有上升的趋势;术后与术前比较矫正视力变化不明显。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浅前房(16.7%)、高眼压(20%)、引流管暴露(13.3%)。结论用异体巩膜瓣覆盖的Ahmed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方法,术中使用粘弹剂、结扎引流管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房穿刺术治疗眼挫伤早期难治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先行前房穿刺,然后根据眼压及患者的配合情况,反复从穿刺口放液治疗,观察眼压、房水反应、视神经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 结果 治疗16例,术中、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7个月,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随访末期眼压分别为(47.66±7.53)mmHg、(37.34 ±13.01)mmHg、(30.51±10.21)mmHg、(14.72±6.07)mmHg、(13.66±5.13)mmHg、(15.22±4.19)mmHg,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分别为4.5、4.2、3.8、2.7、0.6、0.3、0.3种.前房反应从术前(+~+++)至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14例视杯从放液早期的0.1~0.4一直保持至随访末期.9例在前房穿刺术后4~33 d,仅局部用降眼压药控制眼压在21 mmHg. 结论 前房穿刺术操作简单,治疗眼球挫伤早期难治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自体巩膜瓣和异体巩膜瓣“双瓣”覆盖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5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双瓣”覆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4.5±6.9)个月.采用寿命表法统计不同时间点的累积总成功率,并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用药种类. 结果 术后6、12、18、24个月的累积总成功率分别为(92.3±2.6)%、(86.0±4.0)%、(84.2±3.7)%、(80.1±3.6)%.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9,P> 0.05),术前平均眼压(39.7±10.7)mmHg,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7.3±5.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78,P<0.05);手术前用药种类(3.37±0.91)种,术后(1.62±1.12)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4,P<0.05).术后无引流管暴露、移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Ahmed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自体巩膜瓣和异体巩膜瓣“双瓣”覆盖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双瓣”覆盖能有效降低引流管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中采用虹膜节段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及粘弹剂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中根据患者的年龄、炎症和结膜Tenon囊情况选用不同浓度的MMC(0.25~0.33 mg/ml),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前后粘连和瞳孔区机化膜并剪除机化膜,节段切除虹膜,可控缝线缝合巩膜瓣.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炎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共38例42眼,平均随访时间(12.01±3.56)月.术后末次复查与术前比较,视力提高14眼,不变28眼;前房炎症消失35眼,减轻7眼;平均眼压(15.20±4.64)mmHg与术前(38.37±12.9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5,P=0.000).手术总成功率92.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MMC、粘弹剂、虹膜前后粘连分离、虹膜节段切除及可控缝线技术能够提高较严重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葡萄膜炎复发.  相似文献   

5.
对48例(53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间开展眼压控制、心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干预。术后1周眼压、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出现前房出血2眼、浅前房3眼,均经药物及加压包扎等对症处理痊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手术成功率为88.68%。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青光眼术后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66例(69眼)均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颞上象限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66例(69)眼术后视力恢复较满意,术后1周矫正视力<0.05者3眼(4.35%),0.05~0.25者12眼(17.39%),0.30~0.50者24眼(34.78%),0.60~1.00者18眼(26.09%),>1.00者12眼(17.39%).术后眼压稳定,平均眼压(15.66±3.62)mmHg(1 mmHg=0.133 kPa).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葡萄膜反应,均较轻,2~7 d内消退.结论 非超声乳化显微手术操作较为简便,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Ahme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Ahme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时的眼压、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房积血、低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med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且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及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42例眼压控制较差的闭角型青光眼实施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及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42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1出现前房少量出血,经对症处理吸收良好。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和玻璃体脱出及术后脉络膜脱离、脉络膜渗漏、恶性青光眼等其他并发症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测眼压,眼压控制良好(10~21mm Hg)38眼(90.48%),眼压控制较差(22~31 mm Hg)4眼(9.52%)。结论对药物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佳者,可采取前房穿刺、虹膜根切及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安全性及有效率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年龄小于45岁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年轻患者临床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临床收治的41例52眼、年龄〈45岁、临床确诊为进展期或晚期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进行抗青光眼显微手术处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平均(32.50±5.08)个月;男16例,女25例;进展期28眼,晚期24眼;52眼均行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眼轴长平均(22.40±1.63)mm,其中〈21mm占17.31%,小眼球占13.46%;前房深度平均(1.90±0.39)mm,其中〈1.9mm占61.46%;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高褶虹膜构型占59.62%,其中睫状突位置靠前者10眼;术前平均眼压(41.73±12.26)mmHg,末次术后平均眼压(12.03±4.57)mmHg,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0,P〈0.001)。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浅前房,恶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手术处理方式包括玻璃体抽液、前段玻璃体切割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4眼因眼压控制不理想,行二次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论年轻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女性多见,多伴有眼轴短、前房浅等特点,抗青光眼复合式小梁手术治疗要注意防治术后浅前房、恶性青光眼的发生。术前详细检查、手术操作精细以及有效处理术后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可行性和疗效评价。方法对23例(23眼)因眼外伤房角后退继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矫正视力、前房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滤过泡的形态等。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46±9.16)月。结果术后1 d、1周、1月、3月、6月、12月平均眼压分别为(8.7±3.19)mmHg、(9.14±4.62)mmHg、(13.62±3.10)mmHg、(13.77±4.11)mmHg、(14.55±6.02)mmHg、(15.98±5.12)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31.73±8.66)mmHg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6.41±4.25)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47,P=0.000)。术后21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成功率91.30%。15眼(65.22%)形成功能性滤过泡,6只眼(26.09%)为非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早期前房出血。结论Schlemm管引流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26只眼)外伤性青光眼施行板层巩膜瓣下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前给予眼部准备、心理护理等措施,术后观察视力、前房、眼压、滤过泡等情况,做好并发症观察和处理。结果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均成功植入。平均手术耗时(34.1±5.3)min。术后第1天3眼发生暂时性浅前房,3眼少量前房出血;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提高12眼(46.2%),25眼(96.2%)为功能性滤过泡,平均眼压(11.8±6.3)mmHg。结论板层巩膜瓣下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外伤性青光眼术后视力改善、目标眼压稳定,并发症少,安全性提高。规范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术后视力、控制目标眼压。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总结16例(16眼)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其中药物治疗好转12例,4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氩激光治疗1例、玻璃体腔穿刺引流加前房成形术1例、晶状体切除加前段玻璃体切除术2例.结果16例随诊6个月至3年,眼压均≤16 mmHg.提出应针对各种治疗方法采取不同的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重点观察患者前房深度、眼压的变化,做好用药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或复杂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开角型或者复杂型青光眼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40例44眼),观察组采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42例45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滤过泡、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8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眼压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3、6月视力、眼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虽较术前有所降低,但仅对照组术后6月末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点、对照组术后1月及3月末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下降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功能性及非功能性滤过泡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晚期低眼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较小,降压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简翠兰  聂军 《护理学杂志》2012,27(18):47-48
目的总结房水引流物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房水引流物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眼部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眼部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房水引流物均成功植入,无堵塞及脱出。术后住院观察5~7d,出院时患眼平均眼压(14.82±8.67)mm-Hg,术后1年患眼平均眼压为(16.85±7.37)mmHg。术后视力维持术前水平12例,视力提高8例,无一例视力下降及丧失。结论房水引流物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压,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保障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24眼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应对以及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归纳为以下几类:房角挫伤8眼(33.3%);眼内出血9眼(37.5%);晶状体脱位或损伤5眼(20.8%);眼球穿通伤术后2眼(8.3%)。治疗后随访3~6月,眼压>21 mmHg 4例4眼(16.7%),6~21 mmHg(1 mmHg=0.133 kPa)20例20眼(83.3%);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8例18眼(75.0%),视力下降3例3眼(12.5%),术后1例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眼外伤存在较为严重的眼内组织损伤,治疗上往往比原发性青光眼更为复杂,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除控制眼压增高这一危害因素外,还应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应用显微技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青光眼89例(9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做5 mm × 4 mm以角膜缘为基底的1/2巩膜厚板层巩膜瓣,将含有(0.25~0.33)mg/ml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结膜和巩膜瓣下3~5 min,再以大量平衡盐溶液冲洗,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2.5 mm×2.0 mm,剪除周边虹膜少许,巩膜顶端缝合2针,两侧缝经角膜的调整缝线各1针.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8.9个月,视力不变者64眼(69.57%),视力提高者22眼(23.91%),视力下降者6眼(6.52%).术后随访期末平均眼压(1.36±0.46)kPa(1 mmHg=0.133 kPa),眼压控制于2.79 kPa以下,Ⅰ、Ⅱ型功能滤过泡80眼(86.95%),非功能滤过泡12眼(13.05%).Ⅰ度浅前房2只眼,Ⅱ度浅前房3只眼,无出现Ⅲ度浅前房,浅前房发生率为5.43%.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可减少巩膜瓣瘢痕,能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明显白内障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C值的变化.结果 随访1~2年,21眼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眼需滴降眼压药物.全部病例手术后前房加深.最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李争春 《中国科学美容》2011,(21):174-174,187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57眼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青光眼,并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10个月,患者视力〉0.5者48眼(84.2%)、0.3~0.4者6眼(10.5%)、0.1~0.2者3眼(5.3%);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1 mmHg者52眼(91.2%),22~25 mmHg者5眼(8.8%),点滴0.5%噻吗心安滴眼液可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少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青光眼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和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少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青光眼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33眼)。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2组患者术后眼压改善情况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均恢复良好。对照组早期浅前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查,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控制良好率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明显改善眼压和提高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且术后早期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分析。方法将青光眼患者分为联合组45例(56眼)采取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方法。对照组53例(68眼)。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不采取可调整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方法。观察2组对眼压、浅前房、滤过泡型、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后眼压比较联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比较P<0.05;浅前房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联合组统计比较P<0.05;联合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比较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手术失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