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风病防治论"治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即脑卒中,发病率高而治愈率低,常遗留神志、语言、肢体功能的残障,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风病的诊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其发病率却也逐年上升,出现了越治越多的怪圈.神奇的祖国医学似有先见之明,早已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了"治神"理论,为走出这一怪圈指点了迷津.《素问·宝命全形论》:"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病为真…….""治神"是针治疾病的第一法则,也是各科临床行之有效治病法则.中风病防治必须遵循"治神"理论,其内容有"明神"、"调神"、"全神"等.  相似文献   

2.
重视针灸"治神"提高针灸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勇 《光明中医》2007,22(10):36-38
"治神"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特有理论,"治神"包括了"察神"和"守神"等涵义,本文旨在强调"治神"在针灸得气、补泻及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手掌部粗糙开裂如鹅掌,名鹅掌风。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鹅掌风》曰:“此证生于掌心……初期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清《外科证治全生集》说:“鹅掌风,患于手足掌指皮上,硬而痒燥烈者是。”因此,就病名而言,鹅掌风不仅限于以往概念中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4.
人身之"神"是中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解读,指人的生命活动,既具有不可测度性,又具有可知性.阴阳(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是"人神"之主.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神又称脑神,但都与精神思维等神志概念不同.后天之神可分为生理之神和心理之神.根据脏象学说对人体的划分,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神、肝神、脾神、肺神、肾神等"脏神",并可根据五脏与相应的腑、五官或手足的关系再细分为更低层次之"神".  相似文献   

5.
郭庆 《光明中医》2007,22(1):21-23
本文从经络理论论述了面神经炎的发病机理,认为络脉虚滞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采用调理络气,通畅络脉之法治疗,其效显著,突破了搜风止痉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生物演化视角看,早泄给生殖与物种演化带来巨大利好.射精越快,越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基因传入种群,创造更多的变异机会,更有利于种群的演化.射精越快,越能降低交配者个体消耗,有利于个体生存,降低生殖成本.因此,早泄是生物学上的优势行为,根本不是疾病.从临床医学视角看,早泄给现代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7.
卞金玲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卞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著述颇多.笔者从师学习期间,受益匪浅,今仅就导师临床针刺"治神"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虚"从"湿"论治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炯辉 《新疆中医药》2007,25(5):104-104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并列为妇科四大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白带多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多种疾病。带下病如经久不治,不仅影响月经和受孕,同时还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甚至酿成重疾。带下病的成因虽有脾虚、肾虚、肝郁、风冷、湿热、湿毒等,但不外乎"虚""湿"二因。如脾肾气虚不能化湿,湿浊下注导致任带约束功能失司而致带下,为内湿:若因经期、产后胞宫空虚,或久坐湿地  相似文献   

9.
从"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惠乃玲  李振彬  杨静 《河北中医》2008,30(12):1276-1278
《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厚即程度较重之意。《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尤在泾言:“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由此可见,毒包括致病性质强烈的外感邪气和蕴结不解的内生邪气等。其特点是致病酷烈顽恶,胶着难愈。我们认为“毒”可概括为导致脏腑或组织反复或持续性损伤的病理过程。毒邪与许多疾病(如肝病、肾病、肿瘤、哮喘、风湿免疫病等)的发生、演变、恶化及辨证论治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复杂,病证繁多。究其病机为情志过激导致气凝血竭,发而为岩。既往医家常予疏肝行气以畅情志,解乳腺癌肝郁气滞之证。今从治神养身着手,基于心为藏神之所、主血脉的理论,阐述心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从性情与五脏身神的角度出发,强调调摄情志对乳腺病防治的重要性。静心止念,固护神、身之双本,使乳腺癌患者“神虚而心定,形亏而身全”。  相似文献   

11.
石鹤峰教授从痰瘀论治消渴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峰 《中医研究》2010,23(3):57-58
石鹤峰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体质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消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石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数十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16例患者,设立针刺组("调神通络"针法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采用公认的临床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检测。结果"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显效率达85.0%;疗效优于对照组(73.2%)。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苏海涛  林定坤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
石仰山教授为石氏伤科的第四代传人,从医近50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石老擅长从痰湿论治一些骨伤科疾患,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股骨头骨骺炎、退行性膝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14.
浅析从"痰瘀论治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痰、瘀互为因果,而二者与高脂血症的发病又呈病理相关性与渐进性,故高脂血症的治疗应从"痰浊""血瘀"立法,重在调理肝、脾、胃三脏.  相似文献   

15.
明末医家绮石 ,以善治虚劳著称于世 ,宗《内经》而兼诸家之长 ,师古而不泥古 ,撰《理虚元鉴》共二卷 ,辨治虚劳赅备 ,世称论虚专著 ,现就绮石先生论治虚劳经验浅析如下。1 论虚劳病因有六绮氏认为 ,虚劳病因有六 ,即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因于先天者 ,乃指受孕时父母或年衰者 ,或乘劳入房 ,或病后入房 ,或妊娠失调 ,或色欲过度 ;因于后天者 ,不外乎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 ;因于痘疹及病后者 ,为痘疹失治误治及病后劳累或房劳过度所致 ;因于外感者 ,乃酒色无度者或心血过劳者 ,或肝火易…  相似文献   

16.
曾某,女,35岁,2006年7月26日来诊. 患面瘫4月余,中西医多方治疗,收效不著且加重来诊.症见口角及鼻唇沟向左侧歪斜,左眼启闭困难.前医以风中血脉,投牵正散之类,百余剂不效,近干咳无痰,咽干口苦,饮食欠佳,脘腹灼痛,肢体乏力,颜面微赤,舌红少津,脉细数.  相似文献   

17.
孙莉  韩琦  刘寅  项颗 《吉林中医药》2020,40(3):312-314
历代医家将眩晕病的病因责之于风、火、痰、虚、瘀及外感六淫等,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从风论治、从痰论治、从火论治等多种学术流派。尽管中医古籍中尚未明确记载眩晕病从神论治理论,但诸医家在遣方用药中已有所体现。围绕眩晕病"病位在心脑、从神论治"的新假说进行挖掘和整理,进一步阐述眩晕病的病机和治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曦明  陈文娜 《光明中医》2006,21(11):11-13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周学文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肝胆病等疑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首次将中医外科"消、托、补"等治法融入内科溃疡病的治疗,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以季节、饮食、七情为主要病因,气血壅遏,热盛肉腐为主要病机,进而提出消化性溃疡"以痈论治"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男性性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属“阳痿、早泄、遗精”。近些年来此类患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这与现今多食肥甘厚味、嗜酒、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诸多因素有关。笔者临床以“精、气、神”作为此类疾患的辨证理论基础,临床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20.
"洁悠神"与碘伏预防留置导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留置尿管是解决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术前准备的主要措施之一.留置尿管后并发尿路感染为最常见的院内感染,如何选择和采用简便、有效的预防方法,值得研究.方法:100例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采用洁悠神及碘伏进行尿道口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尿道外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药组置管期间尿培养尿路感染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简便、有效,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