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掌握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情近况及疫情动态变化,为预警、预报、防控提供新的信息。方法在口岸城区、郊区、野外15个不同生境监测点布夹、布笼捕鼠,探洞、采集体外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取血、脏器用微量法进行鼠疫F1抗体、抗原检测,对阳性结果用试管法复判。结果2008年在口岸地区捕获小型哺乳动物4目6科10属13种599只,年平均捕获率2.8%,其中城区捕获率为0.5%,郊区2.1%,野外4.6%;小家鼠为城区优势种,大沙鼠为郊区、野外的优势鼠种。采集蚤类6科12属17种6050匹,臀突客蚤为优势蚤种。采集蜱类238只,螨类23只。血清学检测F1抗体873份,抗原548份。从入境交通工具中查到夹带的啮齿动物4批、犬类尸体1批、蜱类3批338只。结论2008年口岸城区鼠密度降至历史最低。大沙鼠在郊区、野外均为优势种,臀突客蚤为主要传播媒介,预示大沙鼠鼠间疫情没有停息,入境交通工具夹带媒介生物种类多,存在传疫风险。 相似文献
2.
蕲春县11年鼠情监测研究宁振兴陈抗生我县位于湖北省东部,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丘陵、山区各半,是历年鼠害较重地区及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为了掌握鼠情动态和季节消长变化规律,为我县灭鼠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已连续11年(1987.4~1997... 相似文献
3.
1991~ 1997年我们对西宁市的鼠类进行了监测 ,现报道如下。1 自然概况 西宁市地处青海东北部 ,面积 3 3 5 0km2 ,市区为 3 5 0km2 ,人口 10 2万 ,市区 64万。全境群山环绕 ,峡谷纵横 ,南川和北川两河在古城下汇入湟水。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相连处 ,深居内陆 ,海拔 2 2 61m ,气候干燥凉爽 ,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 6.5℃ ,为典型大陆性气候。2 监测方法 采用鼠夹法调查 ,以油条、花生米、猪肉、羊肉为诱饵。室内按 2夹 /间布放 ,室外按夹距 5m、行距 5 0m布夹 ,对捕获的鼠进行分类。3 结果与分析 1991~ 1997年鼠捕获率分别为 2 .2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阿拉山口口岸周边野外区鼠、蚤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鼠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使用板夹夹夜法和弓形夹夹捕法相结合对口岸野外区鼠情进行调查,并利用微量血凝法检测F1抗体及抗原。结果经过1年的监测,在口岸野外区共捕获鼠形动物279只,经过鉴定隶属2目4科6属8种。弓形夹捕获率为10.1%.捕获优势种为大沙鼠。板夹捕获率为1.8%,捕获优势种依次为子午沙鼠、红尾沙鼠和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分离鼠体表寄生蚤1539匹,优势种为臀突客蚤。血清学检测大沙鼠血清114份,检出F1阳性血清10份,阳性感染率为8.8%。结论对口岸野外区应重点加强在鼠、蚤活动高峰期对大沙鼠密度、染蚤情况及鼠疫血清学等方面的调查。由于子午沙鼠、红尾沙鼠等宿主动物经常参与大沙鼠鼠疫流行.因此也不能放松对这类宿主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农村地区鼠类种群和鼠密度季节性消长规律,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1~1999年按全国鼠情监测工作方案。「结果」仙居县农村地区室内有鼠科6种,食虫目1种,主要家鼠为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野外有鼠科9种,食虫目1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鼠密度高峰期为12月至次年1月,野外鼠密度高峰期为6月和12月。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分城乡三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鼠种构成以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主,鼠密度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4~5月和9~10月,与出血热的流行高峰相吻合,鼠密度高峰在出血热高峰之前。通过几年大规模灭鼠,鼠密度和出血热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鼠情及人间疫情监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掌握鼠的种群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控制鼠害提供依据。方法夹夜法。结果3年来,大连地区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平均鼠密度为1.23%。结论随着灭鼠投入的加大,取得了极大成效,鼠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陈忠妙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9,5(2):53-54
仙居县为浙江东南部山区县。全县境内地形复杂,山间盆地、河谷盆地和河谷平原交错相间,存在着山区小气候,并具大陆性气候的某些特征,鼠类活动猖獗。为系统和全面掌握本县鼠情,摸清鼠类的生态规律,以提供控制鼠害的科学依据,我们从1985年起,连续开展了13年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地区鼠种、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评估本地区的鼠疫危害程度,预防人间鼠疫的发生。方法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试行)鼠情进行监测。结果捕获鼠类1 915只,隶属3科11属15种,大沙鼠为戈壁荒漠的建群种,洞群密度和鼠密度分别为1.02洞/100 m和5.05只/洞群,全区夜行鼠密度为6.14%,其中白碱滩区的鼠密度相对较高为7.70%,其次是克拉玛依区为6.33%,乌尔禾区为5.67%,密度较低的是独山子区,为4.35%,鼠疫血清阳性率为0.92%,从捕获鼠体表采集蚤类4 100只,隶属4科9属14种,捕获鼠平均染蚤率为42%,总蚤指数为2.14。结论克拉玛依地区为鼠疫疫源地区,本地的鼠疫保存宿主主要是大沙鼠,其体表带有大量的寄生蚤,是鼠疫感染的主要媒介昆虫,应重视本地区的鼠疫监测和鼠疫预防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鼠疫监测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鼠疫监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自广西隆林县、西林县鼠疫监测中收集的鼠脏器、鼠血清以及既往鼠疫阳性病人血清,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鼠疫菌F1抗原(脏器)与F1抗体(血清)检测.结果 鼠肝脏120份、鼠脾脏99份,胶体金法检测鼠疫菌F1抗原均为阴性;鼠血清235份胶体金法检测鼠疫菌F1抗体为阴性、既往鼠疫阳性病人27例胶体金检测鼠疫菌F1抗体灭活组阳性2例,阳性率为7.41%(2/27),升汞组均为阴性.结论 升汞对鼠疫菌F1抗体的检测有抑制作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在鼠疫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南州鼠疫的流行特征,探讨其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海南州是国家级鼠疫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收集、汇总2007-2012年海南州境内的鼠疫监测数据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发现3份阳性犬血清,2010年发现4份旱獭阳性血清和1份沙狐阳性血清,滴度最高达到1∶20 480。海南州动物鼠疫一直在流行;兴海县于首次发现鼠疫60年后的2009年再次暴发人间肺鼠疫,说明该地区动物间鼠疫传播给人的风险较大。结论海南州动物间鼠疫处于活跃状态,人间鼠疫防控态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5.
2002-2008年宁德市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的监测,及早发现鼠疫疫情,采取防制措施。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对捕获的活鼠进行分类鉴定,采其肝脾及血清检测F1抗体和检蚤,并计算鼠密度、染蚤率、蚤指数等。结果家栖鼠主要为褐家鼠和黄胸鼠,野栖鼠主要为黄毛鼠和板齿鼠;室内外平均鼠密度分别为7.46%和2.90%。家栖鼠平均染蚤率42.00%,总蚤指数为1.19,鼠体寄生蚤以印鼠客蚤占绝对优势。结论虽然历史疫区的宿主和媒介种类构成保持稳定,密度低,且媒介蚤指数呈下降的趋势,但仍应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信号,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鼠疫复燃。 相似文献
16.
余樟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5):453-456
目的对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及鼠疫疫情进行监测,为及时发现和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日法捕鼠,对捕获的活鼠进行分类鉴定,并采其肝、脾及血清分离鼠疫菌和检测F1抗体;主动搜索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开展疫情监测等以掌握鼠疫疫情情况。结果家栖鼠主要为黄胸鼠和褐家鼠,野栖鼠主要为黑线姬鼠;室内外平均鼠密度分别为3.19%和2.82%;鼠类平均染蚤率1.89%,总蚤指数为0.0493,鼠体寄生蚤以缓慢细蚤为优势种;活鼠鼠疫血清学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大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及鼠疫病例。结论虽然历史疫区的宿主和媒介种类构成保持稳定,密度低,且一直未发现鼠疫疫情,但仍应坚持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信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0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为控制人、鼠间鼠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SPSS软件、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指标与鼠间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83-2012年共发生3起鼠间鼠疫流行,发生年分别为1987-1988、2000-2001及2006年,流行年份前几年鼠密度、鼠体染蚤率、蚤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高趋势,鼠密度在1986、2000、2003三个年份出现小高峰,分别为39.63、16.28和21.01只/hm2;染蚤率与蚤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7、2000、2006三个疫情年份均出现高峰,染蚤率分别为45.10%、41.69%和43.06%,蚤指数分别为0.71、0.72和1.20。染蚤率与蚤指数、鼠密度与巢蚤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是监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鼠密度>16只/hm2,鼠体蚤指数>0.70,鼠体染蚤率>40%,提示可能会有鼠疫流行;陕西省鼠疫动物病流行呈现不规则周期性,间隔5~10年可能出现大的动物病流行;2012年监测表明疫情处于静息期,但距上次疫情发生已有6年,结合临近省(自治区)疫情动态,应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加强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鼠疫F1抗体胶体金方法的敏感性,分析河北省人群鼠疫F1抗体的分布及产生该分布的原因。方法采集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疫区和动物间鼠疫发生地区(张家口市)健康人群血清样本196份,保定市皮毛加工工人健康人群血清样本162份,非疫区采集100份血清作对照,用鼠疫F1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同时做间接血凝试验,对比其最小检出量。结果通过检测,鼠疫疫源地196份血清检出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1.53%;保定市162份血清样本阳性率为0;100份对照血清全部为阴性。结论鼠疫F1抗体胶体金法的最小检出量小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阳性血清,血清阳性者的年龄组成都在40岁以上,保定市皮毛加工工人健康人群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而非疫区人群血清F1抗体亦为阴性。经过随访,3份阳性血清中,注射鼠疫疫苗产生抗体的有2份,其他不详,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杜国义 史献明 董国润 刘合智 李玉贵 白万翔 乔峰 张月枝 杨顺林 郑金萍 杨建民 齐继东 高少坤 胡乐乐 杨小燕 白晓英 白雪薇 刘卫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19(3):246-248
目的调查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群F1抗体的三间分布情况和维持机制。方法在河北省历史人间鼠疫发生地和动物间鼠疫活动疫源地的2个镇3个行政村采集居民血样196份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非疫区的居民血样100份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常规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和鼠疫F1抗体胶体金试验。结果通过对历史疫区和动物间鼠疫流行活动疫源地的196份居民血清检测,阳性4份,阳性率为2.04%。间接血凝试验阳性4份,金标试验阳性3份;非疫区居民血清2种试验全部为阴性。经统计学检验,疫区居民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非疫区F1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22,P〈0.05)。2种试验方法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尚存在一定比例的鼠疫F1抗体阳性人群,具体原因需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