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利文 《职业与健康》2007,23(3):237-238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情严重,变化迅速,死亡率可达60%,是县市级基层医院常见创伤急症之一。颅脑损伤病人常因呕吐、口腔和鼻咽部合并损伤出血等导致呼吸道不畅,造成严重缺氧甚至窒息死亡。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只注意颅内局部症状而忽略呼吸道管理。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笔者收集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不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8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83例,运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静脉通路的畅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的饮食和心理护理,进行及时抢救。结果8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在10分钟内得到救护者76例,占91.6%,在10~15分钟内得到救治者7例,占8.4%。共抢救脱险72例,死亡11例,抢救成功率为86.7%。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地采取各项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爱霞 《现代保健》2012,(19):64-65
目的:探讨如何在脑损伤早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通过院前急救清除口鼻分泌物、湿化气道、有效吸痰、气管切开等护理措施进行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呼吸道护理。结果: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未发生误吸窒息死亡和肺部感染。结论:创伤早期保持呼吸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诊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急救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路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治疗效果及伤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显著提高抢救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诊护理,对9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过早期急救,抢救成功率为84.9%。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125例救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125例患者有效救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加强创伤现场及院前急救、术中脑保护与降颅压,术后专科监护和救治。结果存活93例(74.4%),死亡32例(25.6%)。其中手术治疗组102例中,存活81例(79.4%),死亡21例(20.6%),非手术治疗组23例中,存活14例(60.8%),死亡9例(39.1%)。结论强调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CT扫描、术中脑保护、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以及专科监护室内接受积极的处理是及时有效地抢救危重患者、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5~2008年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伤后半年采用GOS评估:恢复良好43例,中残22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5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13例。结论:准确了解病情,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成为护理工作的难点,从2003年至2006年5月,我科在护理过程中采用温化+湿化+雾化、注药、翻身、拍背、吸痰等综合方法,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地防止痰痂形成,与2000年至2002年12月16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传统的气道管理方法(单纯湿化)相比,降低导管堵塞率,减少肺不张,保持了气道通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2010年院前急救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现场快速病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脑损害、与院内快速紧密衔接、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200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120例,自动出院37例,死亡18例。问卷调查住院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97%,期间未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投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救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中,25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9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兰英 《药物与人》2014,(7):219-219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意识昏迷,常发生恶心呕吐、误吸及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咳出,易致呼吸道道堵塞,保证呼吸道通畅,减轻脑水肿及大脑缺氧,则行气管切开术,使呼吸道通畅,行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气道湿化,及时有效的吸痰,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入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降温抢救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并记录了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脑降温抢救仪前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应用颅脑降温抢救仪前后体温均有明显降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 颅脑降温抢救仪能有效的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降低颅内压,并减轻体温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而颅脑降温抢救仪的应用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救治策略。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导致91例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其中73例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单纯一侧或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或病变清除术以及引流术,未手术18例。结果存活30例,其中良好15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5例;放弃治疗9例;死亡5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降低颅内压,尽早手术解除病因及进行相关的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型颅脑损伤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择可冲洗套管,对照组选择常规套管,实验组定期对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引流,两组分别于气管切开后48h、7d、14d同步行咽试予、气囊上滞留物、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测。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22.5%,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45.0%;肺部感染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优势菌符合率为63.0%。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的移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引流气囊上滞留物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桂娣 《现代医院》2011,11(6):87-8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正确地吸痰,加强气管切开护理,湿化气道,以防治肺部并发症。结果 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49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7例,植物生存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并颅内血肿致中枢衰竭死亡4例,治愈率达79%,无一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亚低温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失常10%,血压降低10%,呼吸道感染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心率失常20%,血压降低30%,呼吸道感染20%,电解质紊乱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者在急诊手术时所做的麻醉手段。方法2011年7月20日-2013年6月21日,我院接诊重型颅脑损者136例,颅脑损伤的原因:高空跌落;物体击伤;意外事故。随机把136例重型颅脑损伤者分组:麻醉处理组和麻醉分析组。对麻醉分析组的68例损伤病人通过气管全麻术+丙泊酚进行麻醉,对麻醉处理组的68例损伤病人通过气管全麻+异氟烷予以麻醉。此外,在麻醉阶段,两组还要做其他处理:降颅压、支持呼吸、麻醉监测、并发疾病诊治等。之后,分析并对比麻醉处理组和麻醉分析组的麻醉成效。结果麻醉处理组的急诊成功率为95.58%。麻醉分析组的急诊成功率为73.52%,显然麻醉处理组麻醉效果优于麻醉分析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者的急诊手术中,适当的麻醉方法是提升急诊手术有效率以及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倒,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抢救事件、抢救预后、急诊护理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预后、急诊护理满意度、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及并发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