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与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与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参与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参与组(P<0.05)。治疗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高于参与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髋关节置管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故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9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随访1年,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愈后。结果虽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损伤较大,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及骨折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关节囊重建方案差异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5例)和B组(65例),分别采用常规关节囊重建方案和改良关节囊重建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Harris评分,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髋臼假体外展角和前倾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改良关节囊重建方案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改善远期髋关节功能,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关节脱位风险,价值优于常规关节囊重建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无柄全髋关节置换与有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对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无柄全髋关节置换组(无柄组)和有柄全髋关节置换组(有柄组),对两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闻、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无柄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有柄组,术后2周Harris评分高于有柄组。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无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有柄全髋关节置换具有相似的近中期临床疗效,但后者具有小切口美观、组织创伤小、疼痛少,并发症少及早期即恢复日常生活与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双侧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35例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15例采用后路Moore切口。结果 50例均获平均18个月随访,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46例,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进行随访,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2~80个月,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术后各时间段随访Harris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 基层医院有能力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07年12月~2014年12月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全髋关节组患者17例,半髋关节组患者1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及Postel疗效评分。结果:全髋关节组手术时间、术中术中出血量较半髋关节组显著较高(P0.05);全髋关节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较半髋关节组显著较高(P0.05);全髋关节组的Postel疼痛评分、行走能力、髋关节活动范围较半髋关节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更好,若患者身体状态良好且有一定耐受能力,则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强直,施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19例行单侧、7例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假体15髋,非骨水泥型假体18髋。结果患者髋关节疼痛都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29髋活动时巳无痛感,只有4髋活动时轻微痛感。所有患者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行临床效果评定,增高到65~90分,平均78.1分。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增大到165°~265°,平均215°,治疗效果满意。无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和对比全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短(或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术后得分皆高于术前(P 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直接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显著,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3.9%(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6/4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作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29例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全髋关节(全髋置换组,n=17)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置换组,n=12)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髋关节脱位、严重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假体位置良好,半髋置换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髋置换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手段,手术方式及假体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术后康复方法。方法对9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骨性强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功能锻炼,行为指导,半年后随访,对患者术前、术后关节疼痛、髋关节总活动度、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VA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发生坐骨神经或股神经麻痹,关节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严重髋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有效改善关节疼痛、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可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微创手术,观察组采取直接前入路微创手术,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相对减少,且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缩短(P<0.05);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2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直接前入路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890个月的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1个月。记录所有患者置换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置换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患肢长度、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消失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患者置换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疗效显著,可安全有效重建髋关节,改善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893-896
目的:对比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4例,通过计算机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一年后的HS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股四头肌肌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预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直径股骨头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125例(137髋)大直径股骨头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直径32 mm陶瓷头50例(57髋),直径36mm陶瓷头75例(80髋).通过拍摄双髋正位片及Harris评分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3年9个月,术前Harris评分23~56分,平均45分;术后1周Harris评分80~92分,平均87分;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85~96分,平均90分.术中未见假体周围骨折、血管损伤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断裂、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大直径股骨头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关节活动度,术中假体安装应掌握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切口双入路法与后外侧入路法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全髋关节翻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切口双入路全髋关节翻修手术及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并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和WOMAC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及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手术治疗中,单切口双入路手术技法术中视野显露更清楚,能有效清除髋关节周围的瘢痕挛缩组织,有利于术后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对患者髋部功能的恢复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高日峰  詹美华 《江西医药》2014,(10):1029-103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其中实验组50例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8例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3年和术后5年两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远期疗效上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方法 抽选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髋臼骨折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5),全麻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以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等级评估量表(NR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患髋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术后1年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内旋活动度较术前显著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组间比较髋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程度较术前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能获得相当的术后髋关节功能,缓解患髋疼痛,且并发症少,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及需要酌情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