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春芳 《工企医刊》2000,13(5):67-68
我院于1997年11月~1999年6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PC)60例,现将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自1989年首次报道经腹腔镜协助施行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以来,它不仅改变了以往常规性手术操作方式,对临床麻醉也产生一定影响与要求。我院自1994年开展该项手术麻醉以来至今已达600例,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本组600例,男232例,女368...  相似文献   

3.
胡贵荣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47-2748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0例胆囊结石、5例胆囊息肉患者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其中5例加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观察SpO2、BP,分析术毕SpO2和拔气管导管时间。结果术中1例出现短时间SpO2下降〈85%,2例〈95%,93%以上维持在96%~100%,术毕有40例(88.9%)SpO2维持在99%~100%,4例(8.9%)维持在97%~98%,仅有1例为96%;术中有2例BP下降至(76~85)/(48~53)mm Hg,术后拔管时间最长50 min,最短为5 min内,平均18.1 min。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CO2气腹下完成,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明显影响,术中连续监测SpO2、BP,有助于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梁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88-198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麻醉苏醒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的全面护理措施,并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LC治愈32例,苏醒时间40~50min,平均35.50min。经术后综合护理,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正常后返回病房,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3~8d。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腹痛、黄染和发热等并发症,生存质量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了解掌握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处理方法,术后严密的对麻醉苏醒期实行整体护理更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体会。方法分析自2005年10月-2009年10月周口市中医院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4例,均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手术中、手术后进行观察各次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手术顺利结束。结论老年人可以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是老年人全身机体代偿能力和抵抗力减退,手术耐受能力差,麻醉处理复杂。从而增加了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风险。麻醉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管理都非常重要,尤其要重视合并心脑血管症患者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经祥  李招 《现代保健》2012,(23):4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 年2 月-2010 年2 月采取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148 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行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而言,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术中出血量少,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可作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比较分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LC组(7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36例)及中青年LC组(2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LC组及OC组并存病显著高于中青年LC组(P〈0.001);LC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LC组与OC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延长(P〈0.001),且并发症多(P〈0.05)。结论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评估麻醉与手术的风险,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对老年患者施行LC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更能显现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总结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救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1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进行两组:研究组(n=41例,施以针药复合麻醉),常规组(n=40例,施以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对两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恢复意识时间(13±1.3)min、拔出气管导管时间(16±1.2)min、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88%均优于常规组(19±1.7)min、(25±2.1)min、17.5%(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期间,对其施以针药复合麻醉,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我科室收治的13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65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较小,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观察组躁动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好,可长时间维持患者平稳镇静,患者术后躁动现象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60岁)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方法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无严重心肺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熟练手术操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9例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LC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24例)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25例)。静脉诱导后经口气管插管,P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静脉泵入0.25μg/(kg·min)雷米芬太尼,s组采用1%~3%七氟烷吸人和静脉泵入0.25μg/(kg·min)雷米芬太尼。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气腹后30min(T11)、手术结束时(T2)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糖和皮质醇,同时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等指标。结果HR:S组R较Tn下降(P〈0.05)。SBP和DBP:S组T1和T2 SBP均下降(P〈0.05),T2DBP下降(P〈0.05)。血糖:两组血糖T1时均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P组T1[(5.58±0.24)mmol/L]与Tn[(4.86±0.36)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s组T2较T0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质醇:P组T。[(226.44±16.37)μg/L]和R[(244.33±18.87)μg/L]与T0[(202.21±15.18)μg/L]及s组同一时间点[T1(209.39±9.95)μg/L和T2(215.53±9.35)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T2与TO[(204.35±8.00)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LC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基本相似。从神经内分泌方面分析,七氟烷较丙泊酚能更有效地抑制老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将60例老年高血压行LC的病人,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I组,n=30)和静吸复合全麻组(II组,n=30)。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30 m in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T3)监测HR、BP、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血管紧张素-II(AT-II)、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糖(BG)及苏醒时间。结果表明,2组病例多数观察指标随着手术时间的推移,有不同程度升高,但I组的变化明显小于II组,且I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II组。故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具有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稳定,全麻苏醒快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A组和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的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所需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将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与拔管前的SBP、DBP及HR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2A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所用时间明显少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6,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9例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LC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24例)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25例).静脉诱导后经口气管插管,P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静脉泵入0.25 μ g/(kg.min)雷米芬太尼,S组采用1%~3%七氟烷吸入和静脉泵入0.25μ(kg·min)雷米芬太尼.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0)、气腹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糖和皮质醇,同时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结果 HR:S组T2较T0下降(P<0.05).SBP和DBP:S组T1和T2SBP均下降(JP<0.05),T2DBP下降(P<0.05).血糖:两组血糖T1时均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P组T1[(5.58±0.24)mmol/L]与T0[(4.86±0.36)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S组T2较T0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质醇:P组T1[(226.44±16.37μg/L]和T2[(244.33±18.87)μg/L]与T0[(202.21±15.18)μg、L]及S组同一时间点[T1(209.39±9.95)μg/L和T2(215.53±9.35)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T2与T0[(204.35±8.00)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LC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基本相似.从神经内分泌方面分析,七氟烷较丙泊酚能更有效地抑制老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方法比较分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LC组(7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36例)及中青年LC组(2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LC组及OC组并存病显著高于中青年LC组(P<0.001);LC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LC组与OC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延长(P<0.001),且并发症多(P<0.05)。结论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评估麻醉与手术的风险,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对老年患者施行LC不仅安全可行,而且更能显现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4例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行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行静脉泵入麻醉,比较两组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采用全麻处理,研究组48例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与气道压上相较于对照组要明显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患者比较舒适,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行LC的老年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AEA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29例,观察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气腹时血压及心率(HR)升高,气腹后30 min GAEA组基本恢复,GA组恢复较慢;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EA组气腹时SBP、DBP、HR分别为(123.8±25.9) mm Hg(1mm Hg =0.133 kPa)、( 85.9±8.4) mm Hg、( 83.2±7.4)次/min,气腹后10 min分别为(118.2±21.1 )mm Hg、(84.4±8.3) mm Hg、(82.8±7.5)次/min,气腹后30 min分别为(114.9±20.7) mm Hg、( 80.2±7.6) mm Hg、(78.5±10.4)次/min,GA组气腹时SBP、DBP、HR分别为(138.3±26.7)mm Hg、(91.2±8.8) mm Hg、(89.3±10.1)次/min,气腹后10 min分别为( 130.3±21.3) mm Hg、( 89.2±8.6) mm Hg、(88.2±9.7)次/min,气腹后30 min分别为(126.2±20.7) mm Hg、(85.2±8.4) mm Hg、(84.9±9.6)次/min,两组气腹时、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 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AEA组麻醉起效时间(73.2±24.9)s,术后清醒时间(31.6±10.2) mm,GA组分别为(78.1±22.4)s、(35.9±14.3) min,GAEA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较GA组短,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AEA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3.4±8.2)分,明显低于GA组的(26.3±1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E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8/29),G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LC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减少术中应激反应的发生,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麻醉效果好,苏醒较快,但相对可能增加患者术后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行LC治疗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手术时间平均33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5 d。无胆漏发生,中转开腹胆囊切除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术后置管引流1例。结论LC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和娴熟操作技巧,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