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是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亲疏的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是一既古老、简单又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 我国古代就有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中学生的生活事件调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连市中学生面临的主要应激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SCL-90对大连市1024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大连市中学生目前面临的生活事件可以分为学业压力、学校人际关系问题、异性关系、与父母沟通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重大变故和社会事件七种类型;②方差检验表明,在家庭重大变故、学业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异性关系问题和社会事件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0.05),在学校人际关系问题、与父母沟通不良、异性关系问题和社会事件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0.05),在学校人际关系问题和家庭经济困难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交互作用(P<0.01-0.05);③生活事件的类型与心理症状之间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结论:大连市中学生面临的应激生活事件可以分为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的七种类型,并存在一定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医学心理指导》2011,(3):186-187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经济活动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关系到生产  相似文献   

4.
林红艳 《医学信息》2010,23(16):2653-2654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采血护士与献血者人际关系是在采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的人际关系。这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在互相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献血者提供真正高品质的献血服务。本文从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的特征及意义、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的基本内容、促进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的方法等方面探讨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以便为献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王书玲 《校园心理》2011,9(3):186-187
<正>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经济活动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会直接关系到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个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广义上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和与之相关的一切人的所有的人际联系。从狭义的定义来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相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和交往的所形成的人际联系。心理学有关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狭  相似文献   

7.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采血护士与献血者人际关系是在采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的人际关系.这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在互相交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献血者提供真正高品质的献血服务.本文从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的特征及意义、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的基本内容、促进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的方法等方面探讨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关系,以便为献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拉萨市汉族中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拉萨市汉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相应的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最高,给这些中学生带来的心理应激量也高于其它因子。学习压力因子给城区学生带来的影响显着地高于农牧区的学生。高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其它所有年级;高一学生在受惩罚因子上的应激量低于其它年级,他们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低于其它四个年级;普通师范学生受健康适应因子及丧失因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均高于其它年级,在总应激量上的得分也是这部分群体最高.结论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因子;各因子所带来的应激量和年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宿舍则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心理距离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交往状况,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与同宿舍同学交流和沟通的心理关系[1]。不同的学生,在人格特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后震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3个月后震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汶川地震后震区413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震区中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在偏执因子上显著低于常模;②心理阳性症状检出率最高是强迫症状,达到44.6%;③震区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④震区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震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上较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考试焦虑测验对阳江市3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人际和考试焦虑在性别、生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考试焦虑与人际交往呈正相关,并且与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方面和交际交友方面2个维度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951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女生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男生(F=8.71,P0.01),高中的人际关系显著好于初中(F=5.53,P0.05);2自尊和人际信任均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30~0.45,P0.001);3人际信任在自尊与人际关系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1。结论:中学生自尊、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人际信任在自尊和人际关系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团体咨询改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初中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 ,对于以后适应成人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不仅增加辍学、犯罪的可能性[1]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消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2 ] 。本研究使用团体咨询的训练方法针对大、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人际关系训练 ,以改善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 研究对象1.1 对象在昆明市三所大学张贴广告招募被试 ,经面谈和SAD量表筛选 (SAD得分介于 12~ 2 0分 ) ,抽取32名大学生 ,其中实验组 16人 (男 10人 ,女 6人 ) ,对照组 16人 (男 9人 ,女 7人 )。昆明市第三十中初二年…  相似文献   

14.
朱兰 《校园心理》2009,7(6):420-422
<正>人际关系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流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高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其他社会人群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关系。它使高职学生形成对其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取顺德区某重点中学的491名初一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近1年内相关心理卫生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总体自杀意念报告率为9.78%(48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困扰报告率为34.83%(171人),性问题困扰报告率为29.12%(143人),发现其心理健康状况和成绩满意度、与父母关系、特殊嗜好、父母之间关系以及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近1年的生活事件有影响。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与多项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军人爱情心理与人际关系、总体幸福感的关系,为有效提高和促进军人婚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爱情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187名现役军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爱情心理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恋爱与否在人际关系和总体幸福感上均呈显著差异(t=2.750,-3.383,P均<0.01);③爱情心理及各维度均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④爱情心理尤以激情维度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正向预测作用(R2=0.132,0.186;P<0.001),人际关系困扰对总体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R2=0.392,P<0.001).结论 军人渴望接纳关爱型的爱情,恋爱关系尤其是健康的爱情心理能减少人际关系困扰,从而增强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中学生性取向与心理危机的关系,以及歧视知觉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选取天津市1503名中学生,填写中学生性取向问卷、中学生歧视知觉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危机状态问卷。结果:(1)不同性取向学生歧视知觉差异呈边缘显著,非异性恋取向的中学生歧视知觉总分、言语歧视知觉维度和躲避维度得分均高于异性恋取向的中学生。(2)性取向、歧视知觉与心理危机显著正相关,性取向与歧视知觉显著正相关。(3)中学生的非异性恋性取向得分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歧视知觉和心理危机状态;歧视知觉在中学生性取向对心理危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学生的性取向与心理危机存在密切关系,今后干预应关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非异性恋性取向的个体,通过建构合理认知,降低其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内在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际关系敏感与主观社会支持(r=-0.202,P〈0.05)、社会支持总分(r=-0.215,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r=0.255,P〈0.01)及机遇(r=0.254,P〈0.01)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有势力的他人和社会支持总分能直接预测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β值分别为0.227,P〈0.001;-0.180,P〈0.05);社会支持完全以心理控制源为中介作用于人际关系敏感。结论社会支持通过心理控制源的中介作用影响人际关系敏感。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而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生态环境等许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其影响或是积极有益的,或是消极有害的。近年来,婚前婚外性行为增多,导致性过错、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与运动训练干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采用自我调节、心理训练和体育运动的方法,观察对具有人际关系敏感倾向的大学生干预效果.方法:使用SCL-90量表、艾森克EPQ量表进行评定,筛选西安邮电学院二年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倾向高分者及情绪倾不稳定者48人为研究对象,以三种活动方式进行八周的实验研究.结果:心理训练和运动处方干预八周后,其人际关系敏感变化和情绪稳定性变化均有显著改善(t=1.84~4.14,P<0.01),优于对照组;经Tukey法处理后,运动处方组与心理训练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善人际关系敏感倾向的效果与心理训练和运动处方相关;体育锻炼过程中渗透一些心理疗法则更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敏感倾向和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稳定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