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感染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血液科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血液科患者临床资料482例,统计分析入选患者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 48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106例,感染率21.99%;呼吸道感染52例、口腔感染11例、肛周感染19例、肠道感染12例、血液感染6例和泌尿道感染6例,分别占49.06%、10.38%、17.92%、11.32%、5.66%和5.66%;共分离鉴定1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革兰阴性菌71株、真菌11株,分别占19.61%、69.61%、10.78%;感染患者的年龄、侵入性操作、化疗次数、住院时间和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危险因素有患者的年龄、侵入性操作、化疗次数、住院时间和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针对感染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感染防治护理措施,可降低或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以期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538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6例、93例次,感染率为14.13%、例次感染率为17.29%;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8.05%,其次为淋巴瘤患者26.8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医院感染率最低为2.20%;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占51.61%,其次为血液、泌尿系统,分别占17.20%、11.8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有院外感染、粒细胞缺乏、使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以上因素存在是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患者入院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血液科的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100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结论:针对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血液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56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系统分析,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医院感染患者的基本情况、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分布,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结果血液科562例住院患者发生感染52例,千日感染率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3.7%;检出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7.9%,真菌占18.9%。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在加强室内空气、设备消毒基础上,慎重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对于降低血液科病房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科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为临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血液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34.67%;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d、使用二联抗菌药物、有化疗及有侵入性操作方面为感染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住院时间≥15d、使用二联抗菌药物、有化疗、有侵入性操作均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科的住院患者在临床上并发医院感染前应分析相应的危险因素,实施合理的预防对策,最终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自血液科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的检出病原菌,菌株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鉴定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科病区177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4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占54.8%,革兰阳性球菌86株占34.7%,真菌26株占10.5%;感染部位包括血液38.3%、痰液25.8%、尿液14.9%、伤口分泌物11.3%和骨髓3.2%等;标本采集时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占34.5%;粒细胞缺乏占29.4%;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占9.6%;鲍氏不动杆菌和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为严重,耐药率较低的主要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未检出耐利奈唑胺革兰阳性菌。结论血液科病区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多,部分菌株具有高耐药性,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经验性选择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95-69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血液透析室患者中实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规范性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基础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P <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364份血液科培养阳性的标本,病原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77株,主要来源于痰液、血液和尿液,分别占53.32%、17.77%和16.18%;革兰阴性菌235株占62.33%,革兰阳性菌105株占27.85%,真菌37株占9.81%;分布最多的6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16%、15.38%、12.73%、9.28%、8.75%和8.49%;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表现出多药耐药性,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无耐药性.结论 血液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来源于呼吸道痰液,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表现出多药耐药特点,应根据敏感性试验选择合理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12月间收治的9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7)以及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血液科患者化疗性静脉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于本院血液科就诊的癌症患者中12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和症状消除时间分别为(1.8±0.7)d和(4.2±1.5)d,明显少于对照组(3.4±1.2)d和(6.4±2.6)d;观察组发生局部感染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8.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对血液科患者化疗性静脉炎护理中疗效显著,能够解决临床护理中的难点,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碱性漱口水对血液科发热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发热患者9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8例;在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每日晨起、睡前、早、中、晚三餐后采用自制0.9%生理盐水漱口,每次100ml;观察组在每日晨起、睡前、早、中、晚三餐后采用自制5%碳酸氢钠碱性漱口水漱口,每次20ml;干预7d后,统计两组口腔感染率,第一次漱口前、干预结束后,分别由护士对患者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和其他部位感染率,对发生口腔感染患者,采集口腔分泌物标本进行菌株鉴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感染率分别为5.22%和2.01%,两组口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口腔清洁度、口腔气味评分和口腔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口腔清洁度和口腔气味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口腔pH值显著上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他部位感染率为4.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44%(χ~2=4.965,P<0.05);36例口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厌氧菌56株占73.68%,需氧菌20株占26.32%,黑色素普氏菌26株占34.21%,是主要厌氧菌类型。结论血液科发热患者应用5%碳酸氢钠碱性漱口水,可有效清洁口腔,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改善口腔气味,从而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医疗装备》2022,(2):161-163
目的 分析振动排痰仪结合预见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医院收治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抽取38例为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仪+预见性护理),40例为对照组(给予人工叩背排痰+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排痰量和恢复指标(重症病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需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1),分别给予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感染总发生率分别为6.15%和9.2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7%和27.87%(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钟建玲 《现代保健》2010,(21):107-108
临床护理带教是帮助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深化和提高,进一步让护生存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她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存整体护理中,护士不仅要为患者提供身心护理,还要指导他们了解或掌握预防、治疗和护理疾病的有关知识。因此,  相似文献   

15.
陈玲 《健康大视野》2007,15(7):96-96
预见性护理在抢救危重病人过程中的应用,正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抢救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加强预见性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真正起到降低死亡率,缩短出血时间及预防肝昏迷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椎术后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麻醉复苏室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收治的128例患者接受腰椎手术,根据随机数字量表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组(Y组)和常规护理组(C组)各64例。比较达出室标准时间、出室VRS评分、出室护理满意度。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腰椎术后的麻醉恢复期,未有1例患者发生麻醉严重并发症及意外事件,预见性护理组达出室标准时间、出室VRS评分和出室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于接受腰椎手术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期间,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明显缩短留室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安全平稳舒适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年我院骨科收治6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干预组(35例),对照组接受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周期、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周期、护理总体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周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88年—1991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96例,经抢救91例脱离了危险。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6例,男57例,女39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45岁。经6—21天治疗,病情稳定。其中5例死亡,3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与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44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伴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加强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是防止病情恶化,赢得救治有利时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12月12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高于实验组的1.67%.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