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几种蚤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缓慢细蚤、长形病蚤普洱亚种、长形病蚤陇川亚种、偏远古蚤及泸水栉眼蚤五种重要蚤种在相应的主要宿主( 黄胸鼠、微尾鼠句、滇绒鼠、斯氏家鼠及锡金小鼠) 体表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运用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布型指数法进行,本文采用了扩散系数C、I指数(I) 、Cassie 指数(CA) 及聚块指数(m * /m) 四种指数。结果:所研究的五种蚤在相应的宿主体表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结论: 所研究的五种蚤在其主要宿主体表的分布有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2.
鼠疫主要是由跳蚤叮咬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蚤类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长期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蚤种类较多,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研究蚤类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不同生境对蚤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这对维持鼠疫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鼠疫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预防和控制鼠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鼠疫媒介蚤类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达到鼠疫自然疫源地媒介蚤类图形及图像等的共享性、快捷性、方便性及准确性,同时为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及有关领导对鼠疫综合性防制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windows98/2000/NT作为平台,利用Foxpro2.5进行研制。结果:建立了蚤类分类、生态、幼期文献、生活史、生化、分子生物学及防制图层及相关的数据库。并且相关的对图象、声音、图形、数据进行了结合。结论:建立了中国鼠疫媒介蚤类多媒体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内蒙古蚤类分类、生态、鼠疫媒介作用及幼虫研究进行了综述,内蒙古地区的蚤类有8科39属122种(亚种),蚤类模式产地12新种(新亚种)隶属3科7属。内蒙古研究了11种蚤类幼虫形态进行,发现了肛柱腹小孔和肛背孔2种新器官。内蒙古从30种(亚种)蚤体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其鼠疫主要媒介蚤类7种,次要媒介和偶然媒介23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达茂旗艾不盖-查干宝力格河河谷低地媒介蚤类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荒漠草原非地带性生境构成了长爪沙鼠基础鼠疫自然疫源地,96.5%染疫蚤判定在此类生境内。结论该疫源地区存在媒介蚤类多样性与蚤类多宿主性分布特点。秃病蚤蒙冀亚种、近代新蚤东方亚种、同型客蚤指名亚种是本疫源地的主要媒介占染菌率87.3%,在染疫蚤中雌蚤占85%。疫区与非疫区其自然染蚤率存在着显著差异(x2=56.70,P<0.01)。主要媒介秃病蚤蒙冀亚种在疫区小型啮齿动物中染蚤率占53.7%,而非疫区仅占3.5%。上述特点使该疫源地区媒介蚤类在宿主动物间得以充分交换,对保持蚤类种群数量稳定,鼠疫菌保存、延续,以及动物鼠疫传播流行等均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兰坪县紧连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1986年6月在该县金顶一带猎狗体上检出鼠疫F1抗体1份。为此,我们于1991—1992年在金顶一带作了鼠疫有关动物及蚤类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自治区对蚤类的分类研究最早始于1923年[1],蚤类的研究工作主要结合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而进行,经过几代蚤类学者几十年的调查和研究,采集了大量标本,目前内蒙古共  相似文献   

8.
西林县鼠疫流行期间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西林县鼠疫流行期间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的特征,探讨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在2001年鼠疫流行期间对一、二和三类疫区采用笼捕法进行鼠密度调查,采用粘蚤纸法进行地面游离蚤调查,对捕获的鼠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一类区黄胸鼠密度为5.73%,高于二、三类区的4.B7%和4.77%;二类区的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14,明显低于一、三类区的0.98和0.93;一类区的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6,明显高于二、三类区的0.0054和0。结论家鼠鼠疫疫区黄胸鼠和印鼠客蚤占总数的70%以上,当室内黄胸鼠密度大于5%及黄胸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等三项指标同时成立是鼠疫流行前期的预兆。  相似文献   

9.
云南印鼠客蚤的地理分布特征与鼠疫流行现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根据云南省近20年的鼠疫监测资料和数据,对该省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的地理分布特性及其与鼠疫关系等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认为云南近年鼠疫大面积的爆发流行与其分布和数量构成特征有关。此外,对鼠疫流行区中的重要蚤种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和人蚤Pulex irritansd的媒介地位和作用也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蚤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蚤类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研究掌握主要宿主动物寄生蚤种类、构成及其数量季节消长,以及与动物间鼠疫流行关系,对制订鼠疫防治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因此,对我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康保牧场鼠疫监测点1971-2001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长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最适温湿度条件下,研究了剑川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蚤类特新蚤指名亚种、棕形额蚤和方叶栉眼蚤传播鼠疫的媒介效能和感染鼠疫菌后跳蚤的寿命。结果表明:三种蚤媒介效能分别为0.334、0.067和0;感染蚤平均寿命分别为11.7、25.2和44.1天。分析认为特新蚤指名亚种是野鼠鼠疫的主要媒介,棕形额蚤为次要媒介,而方叶栉眼蚤不能形成菌栓,在传播鼠疫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野鼠鼠疫很少累及家鼠鼠群,并缺乏有效的家鼠媒介蚤,难于造成家鼠鼠疫流行,是至今未波及人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云南大理洱海周边地带小兽群落及小兽体表恙螨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物种丰富度(S)、均匀度(J')和优势度指数(C')进行分析。结果:捕获小兽3313只,鉴定为7科14属21种。从3313只小兽双侧耳壳、耳窝共采获恙螨56150只,鉴定为3亚科13属109种。在松林生境、灌丛生境、农田生境及农舍生境中,松林生境采获的小兽及小兽体表恙螨数量最多,小兽总数1266只,构成比38.09%,物种丰富度(S=18)、多样性指数(H'=1.9032)、均匀度(J'=0.6585)最高,优势度指数低(C'=0.2164);小兽体表采获恙螨18625只,构成比33.13%,物种丰富度(S=94)、多样性指数(H'=4.3404)、均匀度(J'=0.9553)最高,优势度指数低(C'=0.2658)。而在农舍生境捕获的小兽及小兽体表的恙螨数量、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则最低。结论:云南大理洱海周边地带小兽群落及小兽体表的恙螨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明显的相关性。小兽宿主的生境结构及人为干扰程度直接影响恙螨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野鼠型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生态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研究云南省野鼠型自然疫源地蚤类组成、优势蚤种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方法:选择云南省剑川野鼠型自然疫源地的室内及室外农耕区进行小兽体表寄生蚤类调查。小兽与蚤类采集、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按常规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用4种分布型指数测定。结果:从所捕获的718只小兽体表采获蚤类昆虫749只,经分类鉴定,隶属3科、8属、8种。褐家鼠是室内生境的主要小兽,齐氏姬鼠和大绒鼠是室外农耕地生境的主要小兽。室内生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达茂旗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主要宿主、主要媒介、疫源地类型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和研究。结果1970年在达茂旗发现了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查明了疫源地空间分布约1.6万平方公里.确定了主要宿主为长爪沙鼠,主要媒介为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同型客蚤指名亚种Xe- 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及鼠疫菌的生物型。结论只有系统地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动物鼠疫疫情。同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黄鼠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8,他引:2  
1985年首次从西辽河平原西北侧低山丘陵草原的达乌尔黄鼠及寄生蚤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检出4株鼠疫杆菌,到1989年共检出鼠疫菌57株,判定疫点47个。1985~1991年共检出达乌尔黄鼠鼠疫阳性血清271份,阳性率3.44%,几何平均滴度为1:99.17。疫点和血凝阳性点的空间分布约3000km~2。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为达乌尔黄鼠,主要媒介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动物鼠疫的流行呈单峰型,流行高峰时点在5月17日,1987年为流行高峰年,坡麓为该鼠疫疫源地的频发生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云南省捕获的1204只齐氏姬鼠体表采集的5323只吸虱进行性比分析。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及单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整理。结果优势虱种为锯多板虱(Polyplax serrata)、相关甲胁虱(Hoplopleura affinis)和红姬甲胁虱(Hoplopleura akanezumi),雌/雄吸虱性比均大于1。有吸虱寄生的齐氏姬鼠588只,雌︰雄>1及只有雌虱寄生的齐氏姬鼠共412只,占有虱寄生齐氏姬鼠数量的70.07%。在不同生境齐氏姬鼠体表吸虱性比分布,均呈偏-雌分布。结论齐氏姬鼠体表吸虱性比偏雌分布,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清新县和佛冈县两个监测点的鼠疫媒介宿主动物及健康人群监测结果分析,为制定我市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范围开展鼠疫疫情监测,设立人间和媒介宿主动物间监测点,采集健康人血,捕捉活鼠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验。对鼠密度和传播媒介鼠体蚤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监测期间全市无鼠疫疫情和自毙鼠疫情报告;采集376份健康人血清进行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F1抗体)全部阴性;共捕获8种鼠形动物(活体和死体)703只,其中褐家鼠70.84%,黄毛鼠8.96%,黄胸鼠7.25%,板齿鼠4.98%,小家鼠3.70%,臭鼩鼱2.42%,施氏屋顶鼠1.71%,青毛鼠0.14%;家栖鼠占84.21%,野栖鼠占15.79%;雌雄鼠性别比例为1.38∶1;总鼠密度为10.32%,家栖鼠密度为8.85%,黄胸鼠密度为1.04%,野栖鼠密度为11.74%;家栖鼠鼠体蚤指数0.21,野栖鼠鼠体蚤指数0.16。鼠体蚤总指数0.2,印鼠客蚤指数0.15,游离蚤总指数为0;采集活鼠血清549份进行鼠疫IHA-F1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对病变鼠脏器309份压印培养鼠疫杆菌全部阴性。结论清远市两个鼠疫监测点的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暂未发现鼠类和人群的鼠疫感染情况,存在鼠疫疫源地生态环境所具有的条件,应加强鼠疫指示动物和传播媒介的监测,开展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鼠疫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鼠疫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以鼠疫菌、宿主动物和媒介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并在一定生物地理环境条件下自然进化形成的鼠疫生物地理群落,即鼠疫自然疫源地。丽江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和证实,是云南鼠疫防治研究工作中的又一重要突破,目前,该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鼠间鼠疫流行处于持续活跃状态,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本文根据2005—2019年对丽江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历次现场调查、监测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对该疫源地的范围、流行特点、宿主媒介生态学以及病原体特征研究进行概述,分析防治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该疫源地的监测防控及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剑川县鼠疫疫源地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的构成及群落多样性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7年间,在剑川县按鼠疫监测方案分室内、园地、耕地和灌木丛四种生境进行鼠疫监测,捕获小型兽类,根据形态学特征对小型兽类进行种类鉴定。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小型兽类的构成及群落多样性指数。 结果 剑川县共捕获小型兽类4目7科16属22种19 929只,平均捕获率在7.22%~11.17%之间。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园地、耕地、灌木丛3种生境以齐氏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4种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在1.036 4~1.291 5之间;均匀性指数在0.125 9~0.207 6之间;优势度指数在0.359 3~0.438 7之间;丰富度指数在1.243 9~2.099 6之间。群落相似性比较结果,耕地与灌木丛、灌木丛与园地、耕地与园地为极相似,室内与园地、室内与耕地、室内与灌木丛为中等不相似。结论 剑川县小型兽类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园地、耕地、灌木丛3种生境以齐氏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群落多样性分析充分印证室内和室外的鼠疫防治措施和评价指标的区别对待,应根据不同生境不同多样性提出预警和措施,室内生境使用云南家鼠鼠疫防控策略,园地、耕地和灌木丛3种生境采用野鼠鼠疫的监测、预警和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