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外伤性脑梗死诊断中的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了36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的CT及MRI表现特征。结果:36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中,CT平扫即发现基底节区和/或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9例;7例CT平扫未发现外伤性脑梗死,临床高度怀疑,随后MRI检查显示与相应血管供血区的梗死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①CT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有确定性意义;②MRI对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40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脑外伤后脑梗死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小儿外伤后颅脑CT平扫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40例头颅CT平扫即时显示基底核内囊区或(和)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3例,余17例复查时始发现,最长1例为第10天;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核-内囊区及大脑颞叶、枕叶,检查呈现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影。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结论:头颅CT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价值,小儿头颅外伤性首次检查未见脑梗死,CT追踪观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计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4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结果:根据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将其分为2型即Ⅰ型(30例)轻微外伤型;Ⅱ型(24例)严重外伤型。Ⅰ型见于小儿,特别是婴儿,外伤轻微,CT表现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灶,其中76.6%(23/30)双侧豆状核见点状钙化灶。Ⅱ型多见于成人,小儿少见,有严重的颅脑损伤,CT表现为基底节区或/和脑叶梗死及颅脑损伤的征象,如颅内血肿、脑水肿及挫伤等。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死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死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患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偏瘫、癫痫等症状,经头颅CT扫描已经确诊,研究患儿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症状相结合.结果:脑叶梗死4例,占15.4%,基底节区梗死22例,占84.6%,16例伴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18例,病灶均呈软化灶.结论:CT扫描对儿童外伤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何衍晴 《中外医疗》2013,32(4):170-17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研究,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期间的3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CT诊断分析。结果轻微外伤者梗死灶多位于基底节区及其附近部位,临床预后较好。严重外伤者,CT表现为基底节区和(或)脑叶梗死及颅脑损伤征象,梗死范围较大合并脑疝者,死亡率极高。结论 CT对外伤性脑梗死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临床进行合理诊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方伟  郑兆华  邓家秀 《医学综述》2013,19(12):2292-2294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脑梗死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就治的5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等临床资料,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 50例患者入院后首次CT检查除4例阴性外,均出现不同性质及程度的颅内血肿;24 h内复查CT,颅内血肿范围不同程度增大,13例出现脑梗死,36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72 h复查,37例出现脑梗死。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脑梗死CT表现有一定特点,螺旋CT检查方便、快捷,分辨率高,对外伤性颅内血肿后脑梗死的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CT表现及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64例经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疝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合CT征象与临床表现共同分析,研究MS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结果:MSCT平扫诊断52例,行CT血管造影术检查发现脑循环异常并复查证实脑梗死19例。结论:MSCT平扫结合CTA,并联系临床表现,可较早对脑疝术后脑梗死作出诊断,及时提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应作为脑疝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诊断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用CT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了60例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在60例患者中,单侧大脑半球:3例,脑叶区并发内囊区:4例,放射冠区:7例,脑叶区:16例,基底节内囊区低密度梗死灶:30例。结论:临床诊断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用CT可进行准确诊断,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豫 《中外医疗》2014,(16):60-61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在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该院收治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CT检查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CT征象是早期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临床重视CT影像早期改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 CT对外伤性脑肿胀的诊断价值及对该病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外伤性脑肿胀的CT表现及预后。 5例复查头颅 CT。结果 :CT表现 2 3例均为基底池 (即环池、四叠体池、鞍上池 )受压 ,脑灰白质界限不清 ,中线结构无移位。另外 6例小脑幕受压 ;4例基底池及侧脑室均受压 ;1例基底池、侧脑室、三脑室均受压 ,5例复查4例表现为脑实质密度降低 ;1例无变化。该病死亡率极高 ,占 86 .95 % ,预后极差。结论 :CT为外伤性脑肿胀最经济、快捷及最有价值的手段。一旦 CT诊断为外伤性脑肿胀 ,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1.
128层4D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8层4DCT全脑灌注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h内行CT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比较CT平扫与脑灌注图像发现缺血灶的敏感性,测量缺血区的灌注参数值,并应用灌注扫描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管阻断或狭窄及分支缺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常规CT15例未见明显异常,有5例早期脑梗死征象,其中8处表现为病变区密度轻度减低,脑灌注图像中发现14处异常灌注区。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降低、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延迟;病灶侧与健侧、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5例CTA显示血管异常,其中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右侧大脑前动脉狭窄4例。结论 128层4D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一次注射对比剂,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灌注、CTA的数据,对早期发现脑缺血、全面评价缺血范围、避免病灶漏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CTA对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表现。结朵32例患者中,CT平扫阳性16例,诊断率50%;CTA显示大脑前动脉病变7例(闭塞4例,狭窄3例),大脑中动脉病变18例(闭基10倒,狭窄8例),走脑前、中动脉同时闭塞5例,颈内动脉末端闭塞2例。CTA诊断率100g。结论临床怀疑急性重症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行cT扫描,在排除脑出血及其它病变后应行CTA成像分析,为,临床诊治大面积脑梗塞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沈军  谢建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32-633
目的探讨SAH引起的局限性脑缺血和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发病年龄、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对51例SAH患者,均做CT扫描和腰穿证实。经治疗后4d-15d复查CT,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结果5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22例(22/51)患者平扫可见颅内小片状密度减低区,分布于额、颞、顶、枕各叶,增强后见强化征象。此外,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的延长,脑内局限性缺血和梗死灶明显增多,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结论①局限性脑缺血和脑梗死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机制是脑动脉痉挛。②患者脑池内出血越多,年龄越大,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越长,此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越大。③CT扫描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爱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8-18,20
目的分析运用CT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2.73%,总阳性率达59.38%。其中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11例,累及横窦-乙状窦4例,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4例;其他部位7例;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7.14%,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结论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可以显示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价值高,在临床上可斟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因外伤收住但脑CT正常的17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经CT分型证实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50 mm的162例病人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面积<50 mm的158例病人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对3组病例的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4 h内以及24~48 h进行CT检查的阳性率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10例,EEG轻度异常19例,EEG中度异常84例,EEG重度异常49例。小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28例,EEG轻度异常80例,EEG中度异常40例,EEG重度异常10例。2组脑梗死患者E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E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大面积脑梗死组EEG阳性率和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 h EEG和脑CT检查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对早期CT排除出血而未能显示梗死灶的脑梗死诊断价值较CT大,CT与EEG联合检查,可以更好地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报告了经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塞5例,其发病与阻塞的动脉再开通有密切关系。CT扫描有特征性影像,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指出在脑梗塞早期治疗时,应用抗凝、溶栓、剧烈血管扩张药物,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CT表现,寻找病变最早出现的部位、与临床表现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3年度患者60例,在病发后0.5-6小时内CT检查,后经CT、MRI或DSA证实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致大片脑梗死,但无合并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后动脉栓塞患者,对首次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其与脑动脉侧枝循环供血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57例表现出阳性征象,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23例,基底节区密度减低55例,岛叶密度减低42例,局部脑皮质密度减低40例,局部脑组织肿胀36例。临床症状重度23例,中度22例,轻度15例。结论出现连片急性脑梗死是按M1、M2、M3、M4、M5段沿途分布,最早出现病变部位由近到远延伸,依次是:1大脑中动脉主干高密度征;2基底节区密度减低;3岛叶及颞下前叶密度减低;4大脑背外侧前部颞额顶叶交界部皮质区密度减低;5大脑背外侧后部枕叶及顶后叶皮质密度减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早期CT表现病变部位及范围有相关性,P0.05,首次检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及大脑所属各部位病灶越多,其临床症状越重,CT或MR复查脑梗死大片病变范围越大,即病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并经CT扫描的330例(其中54例加磁共振成像)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性智能障碍是SAE的主要临床表现,CT显示脑内白质区多发低信号灶,MRI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同时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萎缩。结论:CT平扫结合临床是SAE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手段,MRI能更敏感的显示合并的脑内细小梗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