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防护因子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参考。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治疗结束后,对其胃粘膜血流量、SOD活性、MDA、PGE2及iNOS-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SOD活性及PGE2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和iNOS-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V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对CAG大鼠多种胃粘膜防护因子的损伤有良好的复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探讨治疗CAG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治疗结束后,分别应用中性品红清除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和前列腺素E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V组。结论:黄芪建中汤可以显著改善CAG大鼠的胃粘膜血流量,提高其前列腺素E2含量,提示其具有加强CAG大鼠的胃粘膜屏障功能,从而达到对CAG治疗和逆转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EGF和EGFR在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表达及黄芪建中汤对其影响。方法:将24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C)组:作为正常对照组;②CAG组:6只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③维酶素(V)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维酶素治疗21d;④黄芪建中汤(RA)组:6只已造模大鼠,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运用放射免疫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各组实验大鼠胃粘膜组织EGF和EGFR-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CAG组大鼠胃粘膜组织EGF和EGFR-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经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维酶素(V)组无明显变化。结论:EGF和EGFR-mRNA的过量表达可能是CAG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乃至胃癌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黄芪建中汤可以降低其表达而逆转其基本病变,其疗效显著优于维酶素(V)治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及黄芪建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维酶素(V)组、黄芪建中汤(RA)组。并分别观察其对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IgG和回肠粘液SIg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大鼠的上述指标显著降低,经黄芪建中汤和维酶素治疗21天后,大鼠的上述改变有显著的改善。结论:从脾虚理论入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肠道功能的改变及黄芪建中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8w造成胃粘膜损伤,后4w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使大鼠致虚;使用维酶素或黄芪建中汤治疗21d,检测各组实验大鼠胃蛋白酶活性、2h木糖排泄系数和肠粘膜sIg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G组大鼠胃蛋白酶活性、2h木糖排泄系数和肠粘膜sIgA含量显著降低,而胃液pH值显著升高;经黄芪建中汤和维酶素治疗21d后,大鼠的上述改变显著改善。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阳性对照组、加味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MNNG复制CAG大鼠模型,运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运用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CNA、Cyclin E表达及其含量。结果:加味黄芪建中汤可有效治疗模型大鼠的CAG。与模型组、维酶素阳性对照组相比,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降低胃黏膜组织中PCNA、Cyclin E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通过降低CAG模型大鼠胃黏膜中PCNA、Cyclin E的表达水平,抑制G1/S期的转换,能够调节胃黏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是治疗CAG的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大鼠CAG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用长期以2%的水杨酸钠灌胃结合饥饱失常、疲劳过度的方法复制大鼠CAG模型,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21d后,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其血象、血液和胃黏膜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该方可显著改善CAG大鼠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从脾虚理论入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终末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检测复方蜥蜴散治疗后对CAG大鼠模型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蜥蜴散大、中、小剂量组及维酶素组。除正常组以外,均采取55℃热盐水、2%水杨酸、20mmol/L脱氧胆酸钠3个致萎缩因素配合饥饱失常造成大鼠CAG模型,分别运用复方蜥蜴散大、中、小剂量及维酶素治疗,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以TUNEL法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率。结果:造模后大鼠体重增加缓慢,与正常组大鼠相比体重明显减轻(P<0.01)。治疗4周后,复方蜥蜴散大剂量组较模型组体重略有增加(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胃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维酶素组相比,复方蜥蜴散治疗各组胃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复方蜥蜴散小剂量组比较,复方蜥蜴散大剂量组胃黏膜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复方蜥蜴散治疗后可使CAG模型大鼠体重增加,并且可促进胃黏膜病变细胞凋亡,阻断CAG病变细胞的增殖,从而逆转胃黏膜组织萎缩,防止CAG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数字表法分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加味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共计48只。采用自由饮用MNNG复制CAG大鼠模型,HE染色观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CNA、bcl-2、bax的表达。结果: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改善CAG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能够下调增殖蛋白PCNA、上调抑制凋亡蛋白bax、下调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尤其以中、高剂量加味黄芪建中汤效果明显(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够通过调节抑制胃黏膜细胞的过度增殖,调节胃黏膜细胞的过度凋亡,对CAG发挥治疗作用,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因子的调节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化瘀解毒益气法为治则的中药消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异型增生大鼠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NNG癌诱变剂灌胃为主多因素联合建立CAG伴Dys大鼠模型,按体质量随机分成自然恢复组、维酶素组与中药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维酶素悬浊液、消痞颗粒灌胃,并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对照。干预阶段持续12周,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状况。结果:中药组治疗后与自然恢复组胃黏膜病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维酶素组与自然恢复组无明显差异(P0.05);消痞颗粒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和维酶素组(P0.01,P0.05)。自然恢复组和维酶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消痞颗粒组PCNA表达的阳性比与维酶素组、自然恢复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而维酶素组与自然恢复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痞颗粒可改善CAG伴Dys大鼠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降低其凋亡指数及PC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证肺癌转移小鼠TIMP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用苦寒泻下法建立脾气虚证Lewis肺癌转移小鼠模型,药物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用药15天后,眼球取血,脱颈椎处死小鼠,无菌剥取瘤块,取肺及肿瘤组织。检测血清木糖及胃泌素水平,计算抗转移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TIMP1-mRNA转录水平。结果: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抑制转移灶,上调TIMP1-mRNA的转录水平,以高剂量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汤上调TIMP1-mRNA的转录,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汤对12C6+辐射脑损伤模型鼠脾脏细胞因子、外周血象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其防辐射分子机制。方法: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辐射模型组,黄芪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黄芪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汤18.0、9.0、4.5g·kg-1·d-1,灌胃2周。干预7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脑组织给予4Gy 12C6+离子束单次照射,辐射后7d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ELISA测定大鼠脾脏IL-1β、IL-2和IL-6的含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大鼠外周血细胞的数量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组织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辐射模型组体质量、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脾脏IL-2含量、外周血象WBC和RBC数量和肾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脾脏IL-1β和IL-6的含量均升高(P<0.05,P<0.01);单纯辐射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生,肾小管间质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肾小管管腔狭窄、不规则。与单纯辐射模型组比较,黄芪汤高剂量组体质量、脾脏IL-2含量和PLT数量均显著升高,脾脏IL-1β和IL-6含量均下降,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LT数量则显著减少,黄芪汤中、高剂量组肾组织Survivin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外周血WBC和RBC数量均显著升高,黄芪汤各干预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升高(P<0.05,P<0.01);黄芪汤高剂量组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情况显著改善,肾小管轮廓清晰。结论:黄芪汤对12C6+辐射脑大鼠诱发的旁效应脏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肾组织的细胞凋亡和调节外周造血系统,促进体质量恢复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枳实消痞丸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法莫替丁,20 mg/次,2次/d.治疗组黄芪建中汤,1剂/d,水煎200 mL,早晚两次温服;枳实消痞丸,6 g/次,3次/d.连续治疗4周为1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芪和红芪在补中益气汤提高免疫功能作用过程中的可替性.方法 取正常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含黄芪组和含红芪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含黄芪组和含红芪组分别给予含黄芪和红芪的补中益气汤20ml/kg,连续14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胸腺、脾脏质量并计算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及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含黄芪组和含红芪组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溶血素水平、T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IL-4水平(P<0.05或P<0.01).除含红芪组提高T细胞增殖能力作用强于含黄芪组外,其余免疫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补中益气汤中红芪和黄芪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四君汤对脾虚证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黄芪四君汤组。采用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含量下降(P<0.01),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升高(P<0.01)。黄芪四君汤能提高实验性脾虚证大鼠T3、T4水平及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结论黄芪四君汤能改善脾虚证模型大鼠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理与调节甲状腺激素及cAMP、cG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建中汤对脾阳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大建中汤对脾阳虚大鼠微循环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建大组、建小组和理中组 ,用多因素方法建立大鼠脾阳虚模型后 ,分别予生理盐水、大建中汤、附子理中汤灌胃治疗 15天 ,观测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状况。结果显示 ,建中组、理中组及正常组微循环状况均优于模型组 (P <0 0 1) ,且建大组优于建小组和理中组 (P <0 0 1)。大建中汤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且存在明显量效关系 ,可能是其建中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安云  陈伟刚 《新中医》2020,52(4):18-20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阳虚型功能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运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均治疗共4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失访,疗效结束后显效率治疗组36.0%,对照组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脘痞满、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脘痞满、食欲减退以及神疲乏力等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改善脾阳虚型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性评估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抚顺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联合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视觉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VAS疼痛评分(2.19±0.44),中医证候积分(6.31±2.26),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VAS疼痛评分(4.58±0.78),中医证候积分(11.29±4.53),总有效率86.67%(26/30),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晨僵时间,抑制关节周围炎性反应状态,汤药辨证内服联合温针灸局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中药免煎颗粒)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2例老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服用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治疗。治疗组56例,黄芪建中汤(中药免煎颗粒),2次/d,雷贝拉唑20 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经4周治疗,两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改善总有效率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总8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中药免煎颗粒)联合雷贝拉唑胶囊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更有效的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胃镜下检查溃疡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